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珍闻 > 内容
匈奴: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
来源:本站 作者:吉文 日期:2012/6/14 浏览量:6309次
字体:     

 

  内蒙古阴山脚下,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水草肥美,满眼葱茏。两千多年前,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匈奴王国便在这里兴起。
  匈奴是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马背民族,发祥于内蒙古河套及阴山一带,它是北方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战争及交往中逐步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晋书·北狄传》曰:“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荤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他们的骑兵纵横于大漠南北三四百年,将匈奴之名永远刻在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丰碑上。
  现在内蒙古包头市境内的头曼城遗址,就是当年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统治中心。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匈奴民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自其兴起之日,就不断地南下袭扰抢掠。为了中原的安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一带。这次战役使匈奴北退七百余里,秦随之将原先燕、赵、秦三国修筑的长城相连,修成了万里长城。但这仍然无法彻底消除匈奴的侵扰之患,匈奴铁骑依然寇边不息。
  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正式确立了匈奴社会的奴隶制政权。匈奴在冒顿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史记·匈奴列传》说他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冒顿单于率领他的骑兵征服了许多邻族,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吞楼烦、白羊、河南王,北并浑鬻、丁令等族。控地东近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如此强大的匈奴王国,对于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无疑是一个巨大威胁。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与冒顿单于战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但初生的西汉政权,权力分散,府库空虚,人民疲惫,根本无力与强大的匈奴骑兵抗衡。刘邦被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之计,通过走“夫人路线”,才得以脱身。自此之后,西汉政府被迫走上了屈辱的和亲之路,把公主送到单于的大帐中,还要附加大量的金银、粮食、币帛等等。
  然而,汉朝的妥协忍让也为中原的发展赢得了时间。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经济逐步发展,《史记·平淮书》言:至武帝初年,都城及边邑的米仓尽满,府库的财物有余;京师之钱不可点校,太仓之粟年久积至腐烂而不可食;民间的马匹到处成群。年轻气盛的汉武帝遂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9年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即河南之战、河西之战以及漠北之战,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出了许多水草肥美、适于游牧的地区,转而遁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史称“漠南无王庭”。又适逢草原天灾,匈奴人口和牲畜大量死亡,经济受到致命的打击,生死存亡迫在眉睫。而对于汉朝政府来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是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公元前57年,为了争夺单于之位,匈奴又出现了内讧和战乱,即“五单于争立”,更是将本已千疮百孔的匈奴社会推向了绝境。值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匈奴历史上杰出的首领呼韩邪单于稽侯珊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以卓越的政治眼光,审时度势,选择了归附汉朝。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为以后汉匈关系的转折开创了新的起点,也挽救了濒于崩溃的匈奴民族。
  呼韩邪分别于公元前51年、公元前49年及公元前33年三次入汉觐见汉帝,并于最后一次提出愿当汉家女婿,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王昭君,一个出身平民的柔弱女子,自愿请求出塞和亲,她承负着两族人民要求和平的共同心愿,毅然从江南水乡走向了塞北的风霜雨雪,她也因此名垂青史,活在世世代代的各民族人民心中。昭君出塞不同于以往的和亲,她不再是汉朝政府妥协求和的政治工具,而是双方真诚和平友好的开端和象征。自此之后60余年,战火停息,双方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两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了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这其中昭君及其后代、亲属的功劳可以彪炳史册。
  这一和平局面到王莽篡位后被破坏了。王莽专断独行,对匈奴采取了极为错误的政策,如侮辱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并强立稽侯珊的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企图分散匈奴的势力等等。由此激起了匈奴的不满,于是单于便入塞侵夺,杀死雁门、朔方的太守、都尉,劫掠人民、牲畜、财物难以估算。北方重又陷入战火之中,汉匈关系再次恶化。后虽有昭君女儿、女婿及侄子从中斡旋,但没有挽回和平的局势。
  更始帝刘玄曾遣王昭君的侄子出使匈奴,以期重修旧好,但此时的呼都而尸道单于却态度骄傲,认为王莽失败与汉室的复兴“亦我力也,当复尊我”。汉匈关系,一直未能和好。匈奴仍不时寇边,并与地方势力勾结,给东汉政府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初建的东汉,人口锐减,百废待兴,根本无力与匈奴对抗,只能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来赢得重建的时间。直到公元48年,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稽侯珊之孙比,因争夺单于之位未果,故率部众投归汉朝,由此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逐渐南迁,与中原汉族杂居,至魏晋南北朝时逐渐与汉族融合。北匈奴退居漠北,力量大大削弱。公元89年,东汉与南匈奴联手,大破北匈奴,单于遁走,率部西逃。北匈奴残部西迁后,曾经一度销声匿迹,到公元四世纪中叶,又在欧洲引起大动荡,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南匈奴内附后,受到东汉政府的优待,大量匈奴人迁徙到内地,与中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经济、社会和生活、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中,不少匈奴人也参与其中,并且先后建立过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刘渊(屠各人,匈奴的一支)建立的“汉—前赵”政权,据地山西、陕西一带;卢水胡(匈奴的一支)建立的“北凉”政权,据地甘肃张掖一带;铁弗匈奴(匈奴与鲜卑通婚、融合后产生的一支)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 据地宁夏、陕西、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都城在今内蒙古与陕西交界的统万城。
  匈奴是游牧民族,畜牧业是匈奴的主要经济支柱,狩猎业、农业也有一定地位。他们约在公元前3世纪即已掌握了冶铁技术,标志着匈奴从野蛮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同时为匈奴作战提供了可靠的武器保障。匈奴在与汉人的交往中逐渐提高了农耕技术与一些手工业技术,如铸铜、金银器制造、制陶技术等。在内蒙古,匈奴文明的遗存还比较多。在出土的匈奴墓葬中发现很多青铜器、铁器、种子和陶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匈奴单于(或贵族)金冠,制作非常精美。
  匈奴民族没有文字,留存的史料大多是用汉语记载下来的。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一首匈奴民歌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感情真挚而厚重。另外,东汉大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曾被南匈奴掠走,在匈奴生活十余年,她写下了著名的诗作《胡笳十八拍》。诗中说,“胡笳本自出胡中”,“鼙鼓喧兮自夜达明”,可以知道匈奴人非常喜欢歌舞、音乐,其民族乐器有胡笳和鼙鼓等。
  为了抵御匈奴骑兵的侵扰,自战国时的赵国开始到秦、汉王朝都注重修建长城,秦始皇还修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保存着许多赵、秦、汉长城遗址;鄂尔多斯还在秦直道遗址建立了博物馆和旅游区。
  悠悠两千年,转眼已是沧海桑田。如今站在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匈奴的马蹄声已经淹没在滚滚的历史尘埃之中。但时间带走的是历史的过往,留下来的却是刻骨铭心、永难遗忘的记忆。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