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珍闻 > 内容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蒙旗保安队的出现及影响
来源:本站 作者:高景哲 日期:2013/1/31 浏览量:7249次
字体:     

--以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为例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乌、伊两盟的蒙旗、(归化城)土默特旗都建立了旗军事武装--保安队。近现代绥远地区的一些大事与保安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著名的“伊盟事变”中,反抗国民党驻军压迫的主力军便是扎萨克旗和乌审旗的保安队,这次事变的领导人如鄂其尔巴图、老瑞、奇金山等也均是保安队军官。一些蒙旗的保安队在上层人物的领导下还参加了英勇的抗日斗争,著名的蒙旗抗日三女王一一奇俊峰、巴云英、额仁庆达赖领导本旗保安队抗日便是典型。土默特旗的武装力量--老一团,不仅在白色恐怖下保护过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还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但保安队的出现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针对蒙旗内部的,本文的主旨便是想指出保安队对蒙旗内部的诸多影响。因准格尔旗保安队在这方面是最具典型性的,故文中便以准格尔旗为例进行说明。

  一、保安队出现前的蒙旗军事状况。

  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力是举世公认的。蒙古族曾将这种战斗力发挥到历史的极致,但是清朝建立后满洲人通过盟旗制度、推广黄教等政策瓦解了蒙古族的这一优势。有清一代,蒙古的军事力量可能是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来最为衰弱的。满清在内扎萨克蒙古地区编旗设佐时,理论上,每佐(苏木)由150名箭丁(阿勒巴图)组成,这些箭丁都是18岁至60岁的有战斗力的成年男子,而且这150名箭丁之中还有50名属常备军。每隔三年,各旗箭丁还要自备弓马到会盟地参加军事演练。各旗还有专管军事、统领旗府武装的统兵梅林。但实际上,真正的情形并非如此。首先,满清允许蒙古各旗拥有以上军事实力的真正意图,是让其为清朝提供后备军事力量,以备随时奉调出征。然而清王朝在完成对额鲁特蒙古的征服后,再没有大的战事,因此对蒙古各旗的会盟操练等军事事宜的监控逐步废弛。其次,清中叶以来,喇嘛教盛行,蒙古各旗人口下降,尚武精神退化,汉族移民的进入又引起部分牧民向更远的游牧地带迁徙,这样旗的军事人员远远达不到理论上的水平。蒙旗的军事力量就在以上两个原因下渐渐衰弱下去。到清末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爆发,清廷急于征调蒙旗参战镇压。准格尔旗时有四十二个苏木,理论上当有兵力六千三百人、常备军二千一百人。然而事实是,整个伊盟七旗才征调有2000人,由此可见蒙旗军事力量衰弱的境地。同治年间的这次平叛中,准格尔旗的蒙兵凭借着作战勇猛和(扎萨克)扎那嘎尔迪的指挥有方,其军事力量在伊盟地区还算强大。可是到了清末准格尔旗的抗垦斗争中,素有威望的东协理丹皮勒东拼西凑才拉起六十多人的队伍,其在被捕后的供词中写到当时他所拥有的军事力量:“革员在南坪由豹子塔抬回大炮3个,众处借下火炮20多杆,抬枪4杆,并旧日买的,聚集有60多人、军事衰败之形,可见一斑。可以说清末的准格尔旗除了王府的卫队之外,已没有像样的军事队伍了。

  二、保安队的出现及组织情况。

  1、准格尔旗保安队的创建。
  抗垦英雄丹皮勒被处刑后,纳森达赖上台执政(时扎萨克年幼,纳以东协理身份实际统治准格尔旗)。这是一个独裁而又有深远谋虑的人物。
    他吸取丹皮勒的教训,深知没有军队蒙旗便无法应对动荡时期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也无法巩固自己的独裁地位,因此“在他执政的前十年,因为根基没有扎稳,有了钱就扩充军队,购买武器。他曾从青岛雇回20多个枪匠,在杨家湾设立一个小型兵工厂,每天能生产出一二枝步枪……”。为加强武力统治,纳森达赖还在旗境各险要之处修建营盘,驻扎军队。“准格尔旗有军营一十五处,分布在西召、八音斗林、新召、坝梁、德胜西、暖水、红净塔等处。”其中位于黄河北岸俗称河套川上的有两处,“……将军窑子军营在旗境北,距旗治八十里。民国五年,连长甲林监修。五八素儿军营在旗境北,民国十六年,连长额垦米吉儿格勒监修。……案以上十五处军营均系近年纳森达赖掌权时以旗款所建,每处需款五六百至干元不等。”
  1926年,纳森达赖为能收集枪支弹药,竟甘冒风险私下收购驻准旗的晋军谭庆林部士兵的枪弹,最后被查出捆吊在马棚里可见其对于筹备武力是多么急切。纳森达赖的儿子奇子俊(二少爷),在扩充旗军事力量上面,也相当热衷。他思想活跃,经常外出游历,跟当时的各种革命势力和军阀都有来往。1924年奇子俊从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那里讨得豫陕甘剿匪总司令部骑兵团的番号,借此在准旗大规模招兵。纳森达赖亲自操办此事,选拔15岁到30岁的蒙古族青壮年,编成四个连。这次组军行动加之纳森达赖的前期扩军,奠定了准格尔旗保安队的雏形。1925年秋天,准格尔旗保安队正式成立。随后,冯玉祥又从苏联方面拨给奇子俊500枝苏联式七七步枪(准旗人称水连珠),充实了保安队实力。自清朝以来,准格尔旗的蒙古人首次见到了本旗整齐划一全副武装的军事队伍,这给准旗百姓留下了深刻的映像。1932年纳氏父子被刺身亡后,善于唱歌的准格旗人创作了蛮汉调《二少爷招兵》,来怀念此次保安队创建的前后经过: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二少爷招兵忽撒撒的人;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二少爷招兵出了个名;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二少爷招兵有原因;
   二少爷常去那南、北京,就爱交往几个日能人:
   二少爷入过内人党,满满儿装了一肚肚新主张;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二少爷一心闹革命,
   准格尔的娃娃老公爷的钱’二少爷招兵四大连;
   ……
 
  蛮汉调《二少爷招兵》唱出了1925年准旗组建保安队的原因、经过、规模、新式军队的特点,也唱出了百姓对二少爷的怀念,末句还暗示了纳氏父子死后准旗即将陷入混乱不清的局面。到1936年经纳森达赖父子组建起来的军队“有新旧步枪千余枝,内分杂牌老枪、俄造之连珠枪,及山西造之步枪。……此外迫击炮、机关枪各有四挺,另有手枪百余枝”,并有统一的服装,这样的实力在当时的伊盟来说已经算是强大的了。
  2、保安队的组织、纪律及军饷等情况。
  前述1925年成立的准格尔旗保安队有四大连,500人左右。这是创建之初按冯玉祥国民革命军“豫陕甘剿匪总司令部骑兵团”的编制而定的。之后,奇子俊受冯玉祥指使,率准旗保安队进攻山西河曲等地,被阎锡山的晋军打退,折损部分人马。1927年以后,冯玉祥渐渐失势,纳森达赖开始锐意经营保安队,拒绝保安队参与军阀混战,转而用其维护当地治安和自己的独裁统治。《绥远通志稿》记载纳森达赖父子遇害前后“伊盟准格尔旗有游击队兵十队,每队兵额四、五、六、十名不等,各设队长一人,分驻境内各营盘,以资守御。”纳森达赖还将保安队的部分士兵编选为自己府邸的卫队,并设立手枪队。1932年奇寿山发动政变时就伙同了纳的手枪队长奇景峰和卫队士兵杨保保等。《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则记载了纳森达赖父子遇害后,奇文英、奇凤鸣二人统治准旗时的保安队组织情况:
  “准格尔旗共有军队约千余名,由东西协理分别统辖,东协理所部略多于西协理。其编制有总队长,下设大队长一人,分队长及班长若干人。特种兵有迫击炮队及机关枪队二种,合计不过百人。此对外之名义如是,然考其实际,全旗军队仍分两团,总队长代理扎萨克奇文英所辖者称骑兵团,本人自兼团长,另设团副一人,以佐理团务,现由杨光普充任。此外有卫兵一队,队长为奇得魁,奇文英之侄也。另一团则大队长西理奇凤鸣所辖者,亦自兼团长,但未设团副耳”。
  可见准旗保安队自创建起,就以现代化军队的团长、队长、班长等组织来进行管理,而没有遗留有封建时代“统兵梅林”等官职。其实在民国建立后的二十年里,内蒙占的蒙旗几乎都有了自己的保安队,为此南京国民政府还于1931年颁布了《蒙旗保安队编成大纲》。
  蒙旗保安队编成大纲(民国二十年十月国民政府施行)
  第一条蒙古各旗原有之各项队伍,一律改编为蒙旗保安队,专任保卫地方治安之责。
  第二条蒙古各旗带兵梅林一律改为保安队队长,秉承扎萨克旨意统率全旗保安队。带兵恭领一律改为保安队副队长,为队长的助手。
  第三条蒙古各旗保安队三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为一分队,置分队长一人;三个分队至五个分队为一中队,置中队长一人;中队长员数多寡由蒙藏委员会安各旗情况酌情定夺。
  第四条蒙古各旗保安队经费由各旗之财政收入中支出。
  第五条蒙古各旗保安队队长、副队长由该旗扎萨克从旗军警人员中选取有识之士担任,并呈请盟、省政府及蒙藏委员会备案。
  前面《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里记载的准旗保安队编制情况“此对外之名义如是”,显然就是为应付《蒙旗保安队编成大纲》而虚拟的。
  保安队的纪律应该是严明的。因为士兵都是本旗质朴的蒙古族青年,所以并不存在有扰民等现象。另外从蛮汉调《二少爷招兵》的唱词也可以看出,保安队自创建起就制定了许多严明的军纪。如“当兵
的不能坑害人、当兵的不能串门门”,作息时间要以“洋号号”为准,回家探亲要请病假等。
  在军饷方面,保安队“士兵皆不给饷,惟在服役期间,伙食由旗供给。……二十一年二月,本旗旗长纳森达赖因兵变遇害。第一次事变后,始行发饷五月。二次事变后,复由纳森达赖家属捐助遗产租金,作为士兵饷糈的款。各队统归旗署管辖,发饷定额。队长月支十六圆,士兵月支二元五角。月共支一千六百十元。遗产租金不敷,以水草碳各捐挹注。”可见保安队军饷不是定时定额发放的,大部分时间里士兵是无偿服役的。而两次事变后的军饷完全是在混乱的局势下,一者为稳定军心,再者是政变的胜利者为赚取保安队士兵的拥护而发放的。

  三保安队出现后的影晌。

  1925年由纳森达赖父子创建的保安队,奠定了准格尔旗日后旗制军事化的基础,而旗制军事化则对以后准旗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掌握保安队的贵族军官代替以往的贵族地主阶级,上升为新兴的政治势力。1932年纳氏父子在政变中遇刺身亡,政变的发动者奇寿山因为没有得到保安队军官的支持,在上台83天后被纳的连长奇文英反攻击毙。纳森达赖时期驻防于神山的奇文英与驻防于河套川的奇凤鸣,此时凭借手中军权成为准旗新的主宰。由于实力相当,二奇便将准旗13个达庆排一分为二,实行南北分治,并埋下日后河套川长期与黄河南岸隔离的伏笔。在奇文英、奇凤鸣之后,又有奇子祥、奇致中、奇涌泉、奇尚斌等年轻贵族军官参与准旗的大事决断。这些保安队“驻军长官对于所在地之争讼亦往往自由审理”,并且“各有在自己管辖区内驻军、收税、甚至有生死予夺之权”。他们一身兼着传统的“协理”与新生的保安队“司令”两职,且将往往“司令”一职置于“协理”之前,如奇文英在公文中的头衔为“扎萨克监印委员司令协理”(监印协理是扎萨克未满18周岁,而由协理担任监督守护大印的官名),而现实中人们则直呼其为“神山老司令”。
  其次,保安队军官依仗武力争夺政权造成准旗政变频发,局势动荡。1932年奇寿山勾结杨家湾公爷府(纳森达赖府邸)手枪队长奇景峰打死纳森达赖父子,发动第一次政变:同年纳森达赖部下(连长)奇文英伙同其他军官,由神山向沙圪堵进攻,推翻奇寿山政权并将其击毙,发动第二次政变。1946年准旗西协理奇子祥命所部士兵埋伏在准旗西南部的以力斯太沟,将从此地经过前往成陵的奇文英刺死,发动第三次政变。此外尚有1933年平民军官韩根栋、郝茂林、黄德山、郝勇功(四人均为保安队营长)联合河套川达庆奇拉格胜,向奇文英、奇凤鸣等贵族发动的武装斗争。这些政变的发动者均为保安队军官,纳森达赖父子组建保安队本想保境安民,却不知恰恰种下了旗内上层统治混乱的根源。
  再者,保安队人数的激增,粮秣摊派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早在纳森达赖父子组建军队时,百姓们就苦不堪言,他们用蛮汉调唱到:“杨家湾修成归化城,二少爷招兵活杀人”。从奇文英、奇凤鸣开始,贵族军官尝到武力带来的甜头,疯狂的扩充军队。以驻防河套川一地的保安队来说,札林格(奇凤鸣之兄)在任时有100余人,奇凤鸣在任(1938年前)时有200人,1939年奇子祥在任时发展到450名,1940年发展到700名,1949年时发展到1200人。保安队人数在激增,但是土地产量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军需只好在同一块地亩上不停的加重税收。
  拿摊派的山药一类来说,1938年上等地每亩征收5两,1940年为4两,三年之内增加了8倍,这无疑是百姓负担加重的明显表现。田村英男在考察20世纪40年代准旗河套川汉族农民所承担的赋役时,以下这几类关乎保安队粮秣的摊派是达庆官员征收的重点:
  “5、粮秣摊派。这与保安队的创设有关,成为现在(20世纪30年代)河套川地租税体系的核心。此摊派作为准格尔旗河套川警察队、保安队人员、马匹的给养。对人员一年份的、对马匹除6、7、8、9四个月外的八个月的费用通过达庆给各村汉人土地所有者按亩摊派。
6、应称为私摊派的部队费用,除公家的粮秣摊派以外的警察队、保安队员从各村征收的物品、现金等,此摊派的比重与公摊派几乎占同等分额。这也被转嫁到农民身上。7、羊皮钱。这是作警察队、保安队员冬季防寒被服,也由达庆以现物或现金的形式征收过来。”
  第四,保安队引起的旗制军事化是对封建时代蒙古族全民皆兵制度的恢复,它解决了下层蒙古族青年不习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同时也是对行将崩溃的苏木制的补充。封建时代的蒙古族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弓箭自备,青壮年均为士兵。满清统治时期,由于惧怕蒙古族冷兵器时代的威力,故对其组建军队和购买兵器等行为严格限制。满清政府倒台后,准旗的统治者迫不及待的恢复了祖先的遗风。纳森达赖父子第一次组军就是四大连500多人,这些人纯为蒙古族青壮年,而且多为骑兵,马匹自备,少发或不发兵饷。到建国前夕,准旗东西官府(协理)所率军队近2000人,其中多数是蒙古人,可以称之为全民皆兵。准格尔旗在清中期后,草场被大面积的农田取代,下层的蒙古人既不习惯农业生产又无大量地租可供生存,保安队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下层蒙古族青壮年几乎都参加了保安队,有效缓解了蒙古族寄生化的同时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清查壮丁人数,编制旗兵,参与会盟时的操演,这本是苏木制的军事功能,但是苏木制崩溃后准旗统治者通过编制保安队填补了苏木制的这一项功能,这也可以说是旗制的一个转变。
  第五,保安队的出现加强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力度。加强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力度,一是指有效抵制了邻边汉县对蒙旗权力的侵夺,二是指加强了对汉族移民的统治,准格尔旗境内在清朝时有东素海台站地一块,为传递军事情报和王公贵族进京觐见的专用通道。清亡后,台站地的管辖权本应归还准格尔旗,但却被托克托县抢走。1939年准格尔旗西官府的保安队以河防驻军为由,强行夺回对黄河北岸东素海台站地管辖权。1927年河套川二十几名汉族地主因不满蒙古贵族专制统治而联名控告纳森达赖,素以残忍著称的纳森达赖却因为保安队初创所以没有对这些人进行迫害。而到1943年河套川党三窑子红泥圪卜村汉族大地主边根太因不满蒙古人坐收汉族移民大量粮税而向驻萨县日军控告奇子祥“通匪”时,奇子祥当即将其逮捕枪毙,并没收其全部财产,随后暗示其他汉族地主要谨慎行事,不要有反抗心里。奇子祥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原因就是前文讲到的保安队军官在各自范围内“有生死予夺的大权”。
  第六,保安队的出现杜绝了蒙旗境内的匪患。民国时期绥远地区遍地匪患,萨拉齐县土匪蜂起,鸡犬不宁,而与之毗邻的准格尔旗却向称安宁,原因就在于准格尔旗保安队实力雄厚,土匪不敢染指旗境。“蒙人精马术,剿匪驰骋如风,追击匪众,每获全胜。历年以来,股匪往往相戒,不敢轻入旗境。故各旗编练游击队后,所受匪祸较县境为轻。”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