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文史 > 内容
古城遗址蕴含的精神力量——巴彦淖尔的古城遗址
来源:本站 作者:都 兰 日期:2024/8/12 浏览量:195次
字体:     


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生活印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
产。敕勒川自古是各民族交汇交融的地方,多民族共同支撑起的敕勒川文化,是社会进步、民族和谐的象征,更是北疆文化的重要支撑。散落在其间的古城遗址,不仅是地区城市发展的前世与今生,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能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熏陶。

巴彦淖尔,位于敕勒川地域西南部,是广袤河套平原上的耀眼明珠。是黄河、农耕与游牧结合的塞上粮仓,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作用,因此巴彦淖尔是中国古长城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长城遗迹总长度约1070公里,被学界誉为“长城博物馆”。此外,这里还拥有众多的文化印迹与历史遗址,为促进我们提取并传承优秀精神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阙塞


鸡鹿塞遗址,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台地上。城呈正方形,边长约68.5米。此城用片麻岩和卵石砌成,筑于距沟底高约19米的山坡平台上。墙体残存厚度约3.7米,下端厚约5.3米至5.5米,残墙高约7~8米,西北缺口处高2米,平均高度为7.2米。古城南墙开一城门,城门外有类似瓮形的长方形小围墙,留有入口。靠南墙东部内侧和西北角砌有磴道。城内出土文物有汉代绳纹砖瓦、灰陶片、箭镞和一件青铜弩机。古城周围10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十几处,作为防御和报警之用。鸡鹿塞和烽燧共同组成了汉王朝西北边陲的军事要冲。

窳浑古城遗址,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约三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蒙古语为“保尔浩特”,汉语也称土城子。该城东西最长250米,南北最长200米,北与西北被沙漠覆盖,垣宽9~13米,南垣中部有一缺口宽约20米,约为城门。该城东墙北墙,残高1~2.5米。城中部略偏东处有一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层有1~3米深。文化层下层为汉代文物,该层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汉代建筑材料;中层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残片数种;上层为明、清文化层,较厚,有大量钧窑瓷残片,如青花瓷残片。在断垣残壁的表面也可拣到铁链、三梭铜合金箭镞等。台地东100米处,曾出土两件唐代金碗,工艺精巧,花纹逼真。

临戎古城遗址,位于磴口县补隆淖乡河拐子村西。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临戎古城择河而筑,在黄河拐弯的地方,该城呈长方形,城垣由黄土夯实筑成。南北垣长约450米,东垣长637.5米,西垣长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东北部残留高0.5~2米的土垣。城内出土文物有绳纹砖、瓦、罐、壶、瓮、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带有绳纹、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纹饰,此为汉代陶器的明显特征。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铁制作坊遗址,距遗址近千米的地段上布满铁器残片。还有极少灰陶片和红陶片,类似辽至西夏遗物。古城垣外的东南部,也有制铁作坊遗址,出土文物有箭头、戟、刀等残存物。

三封古城遗址,位于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约5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三封古城亦称陶生井古城,古城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土垣长约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残存的土垣。内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古城内外遍布砖、瓦、陶片,箭铤、箭镞数量亦不少,均为东汉遗物。在内城东南角和外城相近处0.5米深土中,发现有文化层。遗址出土有汉武帝和王莽时期的五铢、大泉钱币等文物。

达日盖遗址,位于乌拉特后旗达日盖山口,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遗址不远处有石棺墓群,为新石器时代游猎民族的遗址和墓群。

后契勒陶力盖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杭盖戈壁苏木西南4公里处的后契陶力盖(汉语意为火石梁)。1970年,发现石器时代的石器打制场,发掘出石核、刮削器和人工打制的石片等文物。

西受降城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西南15公里的圐圙补隆村东。建于唐代。此城东西宽280米,南北长420米。城墙大部分坍塌,只留北墙和东南城角楼。出土文物有“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等铜钱数枚。受降城是唐代设置的军事城堡。

呼鲁斯太遗址,位于乌拉特中旗呼鲁斯太苏木,属青铜器时代遗址。遗址发现连珠状匈奴牌饰,旁边有春秋时代的匈奴墓群。

新忽热古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在秦汉长城以北,大致在高阙塞西北的漠南草原地带,于公元前105年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是自西汉以来文献所载的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2013年5月3日,新忽热古城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顶帐房古城遗址


三顶帐房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顶帐房村南0.5公里处,古城东西长1120米,南北宽近1000米,西墙和南墙西段部分残高3~4米,其他部分残高1~2米,呈土垄状。城东北角有较大型夯土台地,似为角楼遗址和角楼附近建筑物遗址。古城中部偏南有较大建筑台基。城内遍布建筑材料,曾出土有汉代瓦当和“长乐未央”铭文砖,此为其断代的依据之一。城中出土的器物有陶制罐、瓮、瓶、盆、鼎以及两汉五铢和新莽大泉等货币。除了两汉的器物外,还出土有环状石器和典型的战国大铁鼎,这证明汉代之前,此处已成为要地。古城遗址的西部和东北部有大量的古墓葬。

沃野镇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东南5公里处,建于北魏。古城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680米,南墙东部还有东西约340米,南北约200米的外墙。城墙残高0.5~13米。城东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可能是角楼遗址。城内到处有砖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

临河区八一乡古城遗址,位于临河区八一乡东3公里处公路北侧,是一座汉代古城遗址。该城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内东北部和中部有两处台地为古城的建筑区,出土大量砖瓦和陶器残片。城正北2公里处有汉代砖石墓葬群。

除上述古建筑遗址外,还有乌拉特中旗的城圐圙古城、石兰计山口南西夏古城、乌拉特前旗增隆昌古城(汉、北魏)、城二古城(汉、唐)、张连喜古城、城台子古城(北魏)、西山咀晚唐遗址、麻个奈古城(北魏)、五原县西土城古城(汉、唐)、蔡家地古城(汉)、向阳乡西夏遗址、五份桥古桥(汉)、临河的黄羊木头古城(汉)等。

遗址遗迹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也是启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实物。他们是一个地区的记忆,是地区历史的见证者。作为敕勒川地域文化的支撑,它们同样也是北疆文化重要的力量积淀。

(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理事)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