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动敕勒川文化发展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敕勒川》,七月一日在土默特右旗历史古城美岱召隆重举行开机仪式及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伏来旺,著名红色散文作家万伯翱,中国纪录片协会会长刘效礼,中国传媒学院副院长何苏六,包头市政协主席董汉忠,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及各旗县区宣传部领导,旗委书记唐勇,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王章,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章柱柱,政协主席张俊义及在家的旗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单位负责人出席开机仪式。王章主持仪式。旗委书记唐勇致辞;中国纪录片协会会长刘效礼简评纪录片《敕勒川》的创作价值;包头市政协主席董汉忠作重要讲话;伏来旺、万伯翱、刘效礼、何苏六、董汉忠、唐勇为纪录片《敕勒川》开机剪彩。
唐勇代表旗四大班子和全旗35万各族人民,对《敕勒川》的顺利开拍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大型纪录片《敕勒川》是土右旗今年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点工程,该片旨在运用现代电视传媒技术,系统再现敕勒川文化发展脉络,必将为促进敕勒川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文化产业长足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积极主动为摄制组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有关盟市、旗县和专业部门及各界人士全力支持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型纪录片《敕勒川》一定能够成为一部弘扬传统文化、激扬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一定会为土右旗乃至敕勒川地区科学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开机仪式结束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敕勒川北倚阴山,南邻黄河。一首传唱千年的北朝民谣——《敕勒歌》,更是勾勒出敕勒川纯美的地望山色,唱出了草原煌煌生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追溯史前文明的痕迹,敕勒川正是孕育早期中华文明的区域之一,远在70万年前,人类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古往今来,敕勒川区域的各族人民勤劳坚韧,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和谐、包容、多元、开放、创新的敕勒川文化,成为敕勒川区域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
今天,继续深入挖掘敕勒川文化内涵,是敕勒川区域内各地区的共同历史使命。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的精心指导下,土右旗旗委、政府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在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的大好形势下,不断加大文化工作的力度,推进全旗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继去年“敕勒川博物馆”开馆的基础上,紧接着推出历史文献纪录片——《敕勒川》,创新了文化发展的格局和推进的形式,致力于打造传播敕勒川文化的新平台,翻开了敕勒川文化发展新的一页。
据介绍,该纪录片以展示敕勒川文化为制作理念,深入挖掘敕勒川文化丰富的内涵,以历史的眼光,见证敕勒川文化的博大胸襟,回顾敕勒川区域多种文化交汇、多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多姿多彩历程,书写敕勒川光辉的历史。纪录片采用访谈加外景采访,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深刻反映敕勒川文化和谐、包容、多元、开放、创新的人文境界高度,通过电视媒介的视听手段,全方位、多视角,深入探究敕勒川文化的历史价值,借以推动敕勒川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
纪录片《敕勒川》分别以敕勒长歌、阴山作证、逐鹿敕勒、美岱之城、塞外丝路、饮马黄河、大美二人台、阴山遗风、红色风雷和敕勒新歌等十集来全面阐述敕勒川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该部纪录片拍摄任务重、涵盖容量大、涉及范围广,在具体拍摄过程中还要跨旗县区、跨盟市、跨省区。整部纪录片预计年底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