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起源于叙利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景教传入中国后,几经起落,史踪一直扑朔迷离。遗留下来的文物不多,这就影响其研究。国内主要发现的文物有西安碑林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洛阳发现唐代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内蒙古出土的元代瓷质蒙文景教墓志铭;内蒙古达茂旗塞外历史名城阿伦苏木古城发现过许多刻有叙利亚经文的石刻墓碑,其中,汪古部首领的墓葬出土最有名景教墓石椁;泉州出土过一些景教墓碑;北京十字寺石碑等。较多景教文物出现在蒙古国界内。 这件马头骨景教文物,在其下额骨两侧各画有两个一大一小的“十”字花纹图的景教徽标,头盖骨正中央也画有一个大的“十”字花纹图景教徽标,下面还有一个小的,上下左右写有蒙古文字。据收藏者讲来自包头达茂旗,这可能与汪古部有关。 汪古部早在辽金时代就迁居于阴山南北一带游牧,蒙古人因为住在阴山,所以把他们称“汪古”。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教的运动打击和取缔景教,景教徒们被迫大举迁往阴山南北。并很快传播到周边地区。金元时期,居住在西北的克列部、乃蛮部也都信奉景教,在当时汪古部辖区景教是主流教派,信徒较多。阿伦苏木古城周围的景教墓碑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件用马头骨制作的景教文物,是基督教东传史上又一重大发现,在东西方文化文明 交流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尤为珍贵。对于我们研究景教在中国传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课题,那就是景教与马。 为什么用马头骨来制作这件景教文物,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也有了很多的遐想,但我们肯定其中有必然的联系。不妨我们作几点猜想。从用途上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陪葬,另一种是祭祀。陪葬一般就是墓碑,墓志铭,随葬物。有可能是景教信徒或传教士身前的坐骑,心爱之宝。与主人患难与共,出生入死,马死后将其头制作成标本,最终跟随主人陪葬。唐代最为流行陪葬唐三彩马。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就能说明这一点。也有可能是景教的一种葬俗。祭祀用的神位,马可能是景教的崇拜物,放在寺庙供信徒供奉。也有可能是祭品。 这件景教文物的时代推测为唐代至元代期间。我们从“十”字花纹看,说唐代只能是唐初期和武宗以后,因为在此中间,景教传教士为了在中国传教,充分与中国宗教相融合,出土的景教碑中,“十”字花纹下都有莲花座。而且,大多数文字是汉文。唐武宗灭佛运动取缔景教,景教徒被迫迁阴山以北大漠,在中原销声匿迹,而在汪古部出土的景教墓碑没有了莲花座。也多是叙利亚文和蒙文,这就得到了见证。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草原丝绸之路直接由西方传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不能说没有可能。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出土的地里位置应该是汪占时期比较合乎逻辑。如能通过科学检测就更好了。 数千年来,居住在北方蒙古草原的各部族,与西方及中原的贸易往来频繁,开拓了草原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反映了数千年来居住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兴衰,以及他们与周边民族的相互学习及交流过程,他们创造的器物除了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色彩外,同时融合了西方的风格和特色,反映了中国文化多元与独特的一面。 总之,它是一件值得研究的景教珍贵文物,对于中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意义重大,也为人们认识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