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地区在辽、金、元时期曾有过丰州城,位于呼和浩特东二十公里一带,元末明初的战乱使其成为废墟。阿勒坦汗成为土默特部领主后,就曾遣使明边,索木工、画工、铁工往丰州盖城,但这一要求遭到了明朝的拒绝。“隆庆议和”之后,战争消弭,明蒙贸易的往来频繁,促使畜牧业、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土默特部成为塞外最富有的部落。而地处大板升城一带的板升,则更为富足,在和平来临之际,阿勒坦汗立即启动了城市的建设。
1.福化城
当年,阿勒坦汗建起大板升城,是以帝都形式建造的,这座城堡作为大明金国的统治中心长达几十年,除了作为蒙古金国的首城外,其产生的政治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坐落在宝丰山下的大板升城,作为土默特万户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统治中心,是阿勒坦汗苦心经营、多次扩展并逐渐完善的一个城堡式建筑。至“隆庆议和”阿勒坦汗被明朝封为顺义王,四年以后1575年(万历三年),大板升城义成了“城寺合一、政教并行”的福化城。据方孔炤《全边略记》记载:万历一年(1575年)十月,“俺答请城名,上赐其城名曰福化”。(见全二,大同略)“万历三年乙亥,赐俺答城名福化”。(见卷十二,师中表)《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三年十月,俺答乞佛像蟒段,且城市成,求赐名。赐城名福化,量给其请”。
根据以上记载,从万历三年随着明廷的赐名,大板升城正式改为福化城了。
关于大板升城更名福化城的这一记载,在历史上曾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即福化城与归化城的记载。由于这两个内容不同记载的出现,使得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分别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一为大板升城是福化城之说,而另一种结论为福化城与归化城之说。
在《明神宗实录》卷四十三中出现的是另一种记载:“俺答遣夷使乞佛像、经书、蟒段等物,所盖城寺,乞赐城名,镇臣以闻。部覆谓:俺答恪守盟约,禁戢部落,迄今五载,劳委可嘉,所请勿拒也。上然之,赐城名‘归化’,佛经、像佛,许该镇量写、铸给与。”
谈迁的《国榷》:“万历三年(1575)十月丙子,俺答乞佛像蟒缎,且城市成,求赐名,赐城曰归化,量给佛像”。(见卷七十一)
对此,《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下》也有同样的记载:万历三年(1575)“其九月,俺答市水泉。其十月,又市得胜。是月。俺答请城名,上以贡事积功劳,会五年,法当上赏,于是赐金币,名其城曰归化。”
发生在同是万历三年的一件事,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记载,于是史学界也出现了两种结论。即“福化城”与“归化城”之说,。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塞北文豪荣祥先生所撰的《“福化城”考略》中提出“福化城”与明廷所赐的“归化城”应该是各在一地,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并认定“福化城”就是今天的美岱召,之所以发生混淆,是因为明代史学家对塞外缺乏了解。而薄音湖先生1985在《内蒙古大学学报》第二期上发表的文章,引述了《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年“赐城名归化”的同时,断定“在归化城之外应该还有一座福化城”。认为:“总之按照上述史料所示,俺答在封贡后确建了两座城,如果我们把它们看作一个是归化,—个是福化,那么史料中明帝既赐俺答‘归化’又赐《国榷》的观点,认定“福化城根本不存在”。认为“所盖城寺”的“寺”应为“市”。持“福化城”的学者认为,《全边略记》的记载是准确的,即万历三年赐城名“福化”,呼和浩特建成后又赐城名“归化”。按上述记载“福化城”即美岱召,归化城为今呼和浩特。
上述两条记载均出自万历三年,无疑告诉人们阿勒坦汗建城是存在的事。但在同一年份,山现了“一个“福化”一个“归化”,说明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记载,持“福化城”观点的学者指出,问题是出自《明神宗实录》上,是它将“福化”,误载为“归化”,所以长期引发史学界的不同争议。一些学者在考证两条记载的同时,怀疑《全边略记》的记载,,“前后颠倒”,薄音湖先生为了证明《全边略记》的记载无误,以明朝封疆大吏郑洛的《扶夷纪略》两条记载予以佐证,在《明美岱召泰和门石刻考》一文中提出“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有一座被称作美岱召的明代建筑,最初是由著名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于1577——1580年修建的,名叫福化城……1606年,俺答汗之孙大成矮吉的妻子托克对玛齐克布延图达赖哈屯‘用各色宝石造成弥勒佛像,恳请开光,(迈达哩)乃持诵秘密坛城,散花之际,天降花雨……’(见沈曾植、张尔田《蒙古源流笺证》)。人们普遍认为,这位哈屯是在福化城塑造弥勒佛像的。而为佛像开光的喇嘛迈达哩之名亦为弥勒佛,所以福化城从此以美岱召(迈达哩异译)一名流传至今。根据方孔炤《全边略记》、《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料记载和薄音湖先生的考证,“福化城”就是今天的美岱召。除此而外,著名学者胡钟达先生也辩明在“所盖城寺”上,明代文献中有误将万历三年建成的城名记为归化。同时,一些学者认为阿勒坦汗在同一文书先“乞佛像、经文”,后为“所盖城寺,乞赐城名”,与美岱召当时的情况十分吻合。万历三年阿勒坦汗皈依佛教后,在阿兴喇嘛的鼓动下,立即投入到皈依三宝的佛事活动中,为全身心向佛,阿勒坦汗向明朝索要佛像、经书,请赐城名,而此时尽管归化城已建成,但尚未有寺,弘慈寺(大召)万历八年才竣工。因此,阿勒坦汗在福化城建寺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于美岱召的建设情况与使用情况,可大致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板升城期间,其功能是阿勒坦汗统治中心,第二阶段为福化城期间,即“隆庆议和”后,阿勒坦汗为构建其“政教并行”体制,于1575年建成了大雄宝殿之佛殿,福化城即源于此时。第三阶段为1575年呼和浩特建成后,阿勒坦汗权力中心逐渐东移,到1606年之前,五兰比吉接管了美岱召,此间美岱召城改寺的工作逐渐完成,美岱召进入完全意义上的寺庙期。我们今天所看到美岱召,基本是那个时期的大体原貌。
2.归化城
隆庆议和之后,继大板升城即福化城建成不久,阿勒坦汗立即启动了对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只是汉译过程发音的不同)的建设。库库和屯(蒙古语,青色的城),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玉泉区一带,原建筑曾毁于战火。关于呼和浩特的建城年代,曾有过不同的说法,有考证呼和浩特建于1581年的论文,后来一些见诸报端的文章也将呼和浩特的建城时间说成是1581年。1981年呼和浩特曾举办过建城400周年大庆,后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探讨,1985年内大学者薄音湖先生,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撰写了《呼和浩特城(归化)建城年代重考》的论文,确定了呼和浩特建成于1575年(明万历三年),此外手抄本的《阿勒坦汗传》也记载呼和浩特建城的年代。该记载说:
名圣阿勒坦汗于公水猴年,
又倡导仿照失陷之大都修建库库和屯,
商定统领十二土默特大众,以无比精工修筑(此城),
于哈鲁兀纳山阳(大青山之南)哈敦木伦(黄河)河边,
地瑞全备的吉祥之地,
巧建拥有八座奇美楼阁的城市,及玉宇宫殿之情如此这般。
上述记载的“水公猴年”即壬申,隆庆六年,这年恰好是公元1572年。而“哈鲁兀纳山阳”即大青山阳坡的意思,“哈敦木伦河边”是流经土默特部的黄河。所有的这些资料均表明,在土默川上修建呼和浩特是1572年,而建成时间是1575年。
就呼和浩特的建城背景看,公元1571年正是阿勒坦汗与明朝达成通贡互市协议,受封“顺义王”的时候,互市贸易使商业日趋繁荣,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往来和了解。土默特部除畜牧业之外,农业、手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各安生业,同乐太平”的大好形势,为建筑城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土默特部非常强盛的情况下,土默川成了该部的核心,于是需要一座城市管理板升、接待使者、处理政务。在1572年,阿勒坦汗召集举世无双的能工巧匠开始建城。
这座城初建时称“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只是早先音译用字的不同,其含义为“青色的城”。“库库和屯”建在青山脚下,远看青山叠嶂,郁郁葱葱,十分壮美,其冠名紧扣美景,是恰到好处的。
经过四年的建造,明万历三年,城市基本建成,阿勒坦汗请明廷为新建的城市命名,被赐名为“归化”,但土默特地区的蒙古人仍按自已的习惯称之为呼和浩特。
公元十六世纪,阿勒坦汗在土默特万户主政以后,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土默川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情况使得早在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就有建城打算的阿勒坦汗再次重启希望蓝图。他也想到了效仿先人建一座美丽的城市,作为政权建设,迎宾驿站之设。然而在蒙明严重对立的情况下,他的这一宏伟蓝图是无法实现的。如1560年大同总兵刘汉出捣丰州,将板升烧绝,使阿勒坦汗多年经营的板升几乎是毁灭殆尽。因此,只有和平的环境到来之际,阿勒坦汗才能放手实现他城市建设的宏伟抱负。从《阿勒坦汗传》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呼和浩特是一座背靠青山,南临黑河,沃野茫茫,环境优雅的草原城市,诚如荣祥先生生前描述的那样:“青山似屏,黑水如带,碧野平芜,一望无际……环境之佳,冠冕塞北”。《阿勒坦汗传》记载了呼和浩特的盛况,荣祥先生的描述更为我们展现了四百多年前呼和浩特的美景,,然而最能体现呼和浩特城市特色的,是以青色为这座城市的命名,1575年(万历三年),城市建成后,阿勒坦汗请明朝为这座城市命名,被当时的万历皇帝赐名曰“归化”,是归顺明朝接受教化的意思。
刚建成的呼和浩特规模很小,城周围只有2里,城墙高2.4丈,仅有南北二门。南门是在今天的人民电影院街东口处。北门是在今大北街北口。因为城的规模不大,1581年(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又修建了周长川公里的呼和浩特外城,使这座美丽的城市具备了更大的规模,在阿勒坦汗的请求下,明朝对建城所需的颜料、车辆、粮食、建筑工匠、设计工匠曾给予大力的支援,使呼和浩特这座青色的城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默川上。
关于呼和浩特的城市状况,《阿拉坦汗传》曾有过描述,当时的记载是城内有八座奇美楼阁”、“玉宇宫殿”,。还有记载的是绘于1580年(万历八年)的《顺义王俺答贡马表图》中,画有一座具有很多建筑、规模宏丽的大城,这座城可以佐证是当时的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城市建筑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佛教召庙的建设。大召寺,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旧城西南部,1580年由阿勒坦汗建成,是土默特部最大的一座黄教寺院。大召的修建同样得到了明朝的支持,建成后明廷赐名为“弘慈寺”,因召中供奉银制的释迦牟尼像,亦称“银佛寺”,即释迦牟尼寺。银制的释迦牟尼坐像高三米,共用白银1.5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586年,三世达赖喇嘛法驾莅临呼和浩特,主持了银佛寺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便成为土默特地区最大并最有名的寺院。以后随着寺院的逐渐扩建,今天我们所见到大召已是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宏伟寺院,是呼和浩特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寺内的宗教文物众多,尤以镇寺三宝最为著名。除银佛外,龙雕、壁画是三宝中的两宝。龙雕即银佛座前两根通天柱上雕塑的两条金色的蟠龙,高约10米,张牙舞爪,盘旋而上,造型刚劲而灵动,历经400余年,竟没有一点裂缝,其雕塑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大召的壁画题材丰富,画面生动。内容以佛教人物、故事为主,描绘了天上人间及地狱的各种景象。其中佛祖与外道六师辩经、斗法图最为精美,其画面整体连贯,又独立成章,共绘有神佛、凡俗等各种人物770余人,其场面宏大壮观,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因用天然颜料绘制,虽历经数百年,仍然色泽鲜艳。
1582年1月13日(万历九年腊月十九日),阿勒坦汗逝世,满珠锡里·胡图克率众诵经七七日,而后将阿勒坦汗遗体葬于大青山阳。1585年,锁南嘉措应三娘子和顺义王都隆森格汗的邀请,前来土默特部举行法会,超度阿勒坦汗的亡灵。三世达赖喇嘛到达土默特部后,法驾驻锡释迦牟尼寺,并在此寺唪经祝福。以祓除黄金家族之魔障,1586年三世达赖主持了释迦牟尼佛像加戴金冠的开光仪式。同年年初,三世达赖喇嘛主持了阿勒坦汗遗体的火化仪式。公元1588年3月26日,三世达赖逝世于草原后,阿勒坦汗曾孙云丹嘉措是历代达赖喇嘛中唯一的一位蒙古人。作为四世达赖喇嘛的云丹嘉措因为年幼,不便进入雪域高原。便暂住库库和屯的大召寺,直至十三岁时才离开了大召寺。
上述这一藏传佛教历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对呼和浩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呼和浩特召庙林立,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小召相继建成。使呼和浩特成为一座神圣的召城。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使呼和浩特遭受到了破坏,许多建筑毁于战火,直到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西征时才对呼和浩特加以扩建,新建的城由二门改为四门,扩建后的呼和浩特城区范围,北至现在的大北街北口,南到大北街南端,东到南顺城街,西到小北街,略显凸字型。尽管经历了战火的破坏,但当时的呼和浩特仍然不失其美丽壮观。清代诗人高其倬在《青城怀古》中曾描写经历战火之后的呼和浩特:
筑城绝塞跨冈陵,门启重关殿百层。
宴罢白沉千帐月,猎回红上六街灯。
夜江欲渡金源马,秋使方征渤海鹰。
劫火东延名胜尽,前尘难问再来僧。
短短五十六个字,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城市概况图,这使人感觉到仿佛与扬鞭的牧人在一起,领略呼和浩特的恢弘与豪迈,建筑的精美与宏伟。
斯人已去,往事如烟。美岱召、库库和屯留下了一段蒙汉人民和合、友好的佳话。苏卜盖、毕克齐的大小古城,尽管其遗迹已荡然无存。但它们同样是沧桑岁月在历史长河的印证。“从北京,到南京,红火不过个归化城。”这个传承了四百年的口语至今仍是一些老年人乐此不彼的话题,由此可见呼和浩特在历史上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