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呼和浩特小西街,东接大西街,西临扎达盖河,长约600米,这在当时的呼市,已经是一条很长的街道了。有名的大西街也没有小西街长,只是小西街位于典型的居民区,而大西街是一条商业街。小西街和大西街一样,东西走向,沿着小西街路南从东往西走,依次有三条巷子和小西街相交垂直,他们分别是宁武巷、牛头巷和大兴泰巷,这三条巷子都比较深长。除了这三条巷子,小西街中段路北,还有条名字很特殊的大巷子,叫翠花宫巷,关于这条巷子,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说这条巷子以前住着一个叫翠花的宫女,所以这条巷子叫翠花宫巷。
那么,小西街到底和戏有什么缘分?曾经从事文化工作的凌先生说,小西街从明末清初到现在,一直和戏有缘。凌先生在查看呼市的文史资料时发现,100多年前,小西街就已经有露天舞台,开始唱戏酬神。文史记载,军阀混战的时候,阎锡山的部队和当地的地方武装在小西街上发生过冲突,虽然没有记载死了多少人,但是流血事件基本造成,这在当时的呼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管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子的,至少我们可以证明,100年前,小西街上有一个唱戏酬神的露天舞台,那个时候小西街已经和戏结缘。
凌先生说,上世纪50年代末,呼和浩特第一所艺术学校就在小西街路南中端一个非常漂亮的四合院里,这个院子通体砖瓦结构,和旁边的小门小户、低矮平房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主管文教的陈炳宇副市长还为艺校的成立剪彩庆祝。这所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晋剧、二人台等艺术人才。为呼市的文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第一批学员也都60多岁了。
“1962年以后,呼市民间歌剧团搬进了小西街艺校的院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每次走过小西街,远远的就能听见学员们练嗓子的声音。小西街中段路北曾住过一个晋剧团导演李晨征,这个人解放初期从山西来呼市支援我们内蒙古的建设,后来就一直在呼市晋剧团当导演,晋剧《秦香莲》、《江姐》都是他导演的。”凌先生说。
现在的小西街,经过几次拆迁和改造,已经是高楼林立,看不到当初的样子了。但小西街曾经的繁荣已经刻在老一辈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