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依据包头龙泉寺碑刻、账簿、走访调查口述资料及民国时期《包头商务会》部分档案记录,对清代及民国时期由山西代州商旅经营的包头中药业进行如下探讨。
前言
晋商代州帮,亦称代商,是最早进入蒙古草原与蒙古族以物易物的汉族商旅之一。在包头以旅蒙贸易发展起来的代商,把持着蒙古行、牲畜店、皮毛店、中药业等,形成包头商界三大帮派之一(其他为忻定帮、祁太帮)。
包头官方有明确记载中药行的文献,只能追溯到清末、民国时期,从包头幸存下的碑刻、账簿中可以得到更早一些的佐证。据1942年《包头药材同业公会调查表》载,当时药材行业有天德堂、永和庆、长泰和、广义堂、同仁涌、永兴正、永和正、通和德、同义堂共计九家,其中山西代州籍人开设经营的八家。就连武安帮的长泰和,经理安秉政也是代州人。包头权威史学专家张贵指出,包头药店多系山西代州人开设,笔者的父亲曾经在包头当过店员,他也曾说过,草市街和东前街的永和正、西前街路南同仁涌、马王庙路东的广义堂等中药店,都是山西代州人开设。
一、仁德堂最古老
包头市最古老的药店是关帝庙街的仁德堂,龙泉寺现存《聿修厥德》碑,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时所撰,碑阳刻有旧总领为仁德堂经理王玉成,这一碑刻证明道光年间仁德堂已经存在,是一家开业已久的中药店,而且是包头商界有名望、有实力的中药店。
包头是旅蒙贸易的中转站,是牲畜、皮毛集散地。随着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这里人口激增,随之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增加,本会包头地区的会员,立足本地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脉络对当地的药铺、药店进行了研究,并整理成文字,以述历史。
据永和正店员赵友仁所撰《萨拉齐药行史》一文中载:“萨拉齐县最早的药店为仁德堂,开创于道光元年,包头亦有分号”。包头仁德堂与萨拉齐仁德堂如果是同一家,萨拉齐仁德堂从道光元年(1821)到民国23年(1934)歇业,仁德堂在萨拉齐已有113年的历史。那么包头财神庙街仁德堂西柜从道光元年(1821年)到1949年改成股份制前已有128年的历史,是萨拉齐、包头市现存资料证明最早的药店。据李广威先生讲,“1982年曾陪同原春和玉经理申雨田去萨县城内崞县巷,采访过原永和正顶生意掌柜彭耀庭,彭掌柜提到包头最早的中药店是仁德堂、广仁堂两家,皆是由山西代州人开设”。包头著名史学专家张贵老师,手中藏有多部包头商家来往账簿,其中有光绪六年与仁德堂往来流水的记载,笔者收藏了两份清末账簿,一份是
“恒泰昌”存入账,记有仁德堂存入一千八百吊,一份是宣统元年召梁曹氏家族的流水账,其中一页记有西仁德堂取药记载。
在收集整理《我所知道的永和正》一文时,走访了家住包头市东河区财神庙街久长成巷十三号院的刘焕文老先生,曾介绍过包头的中药行业。据老人讲,其父刘仕林是民国10年(1921年)由家乡代州苏村到包头住地方(代商术语,指到商铺学徒)。最先住的是顺成涌、瑞生昌,但都先后歇业。后经其表兄双义长珠宝铺经理杨国宝举荐,入仁德堂工作。但仁德堂几经改组,先后改为天德堂、天德新、天和堂,出资者为代州阳明堡岑氏。
年届九旬的李树璧老人也曾提到,他“住地方”时人们还称水口街仁德堂为东柜、财神庙街仁德堂为西柜,只有车市街的总柜称天德堂。水口街东柜是仁德堂最早的老柜。仁德堂经理店员都懂蒙藏文药方,便于更好地服务于蒙古族。他们采购的药材大部分来自祁州(今河北安国)及河西等地,炮制加工后的药材要通过“蒙古行”
运往外蒙及西部各牧区销售。草原牧区蒙古贵族及牧民,到福徴寺礼拜完毕,也要到仁德堂购买一些中草药。所以早期各牧区都知道,西包头有个仁德堂。蒙古独立后,包头蒙古行损失惨重,纷纷歇业倒闭,促使包头最古老的药店仁德堂的营业额锐减。
包头现存蒙疆时期资料及解放前档案,没有关于仁德堂的记载,只能从以上走访口碑资料中寻找答案,那么仁德堂何时改为天德堂呢?据1942年《包头商务会所属商号调查表》记载,天德堂成立于民国13年(1924年)一月十五。投资者是岑步云等,地址门牌是车市街一号,经理阎佐。1949年7月《包头市各业工会所属商号统计册》载,天德堂改组天德新,股东岑章、岑玉文、岑润甫、王振国、王定邦。1949年12月25日《包头市各业工会所属商号统计册》载,仁德堂西柜改组为天和堂,经理刘庆余,资金两千四百元,股东岑登云、杨万喜、贾士信、张德安。我走访了岑瑩老人,他回忆他家祖籍山西代州阳明堡南关村余家关,祖父岑秀、岑泰弟兄手里已有仁德堂药店、祥泰厚皮庄、天祥合面铺了,传到他父亲岑登云、叔父岑步云手里没有发展。经理阎佐原籍代州中解下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之后的经理是刘庆余(刘玉毛)独断专行,当时人说“刘玉毛一手遮天,张健(大先生)是能文能武”。
综上所述,仁德堂虽然在民国时期改组为天德堂,但还没有脱离仁德堂的框架,仁德堂的招牌并没有彻底摘掉。西仁德堂在1949年经过东、伙协商改组为股份制,除原出资者岑登云外,原祥泰厚经理杨发富之子杨万喜也加入进来,三掌柜贾士信、东柜张德安也分别入股,这才摘掉了在包头已有一百余年的老字号“仁德堂”的金字招牌,改为天和堂。其他店员如姚继先、翟秉文、杨国泰等,接收了同乡牛富才的同仁涌铺底另立门户。
二、永和正记持牛耳
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代州圆果寺西阁碑记》载:“永和正施银一两”。民国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前,包头最大的中药店就要数永和正药店了。光绪十八年(1892)八月十五日,由仁德堂出来的店伙,领了山西太谷城内武家永和允药铺的本金一万两千六百元开设,坐落于草市街29号。因其经理、店员籍贯都是山西代州,所以老包头市面上人们称之为代州班子。从1892开业到1954年公私合营,历时六十二年,在包头中药行占据主导地位。
侯彦之老先生讲,“光绪二十九年山西榆次王鹏年来包开设永和正药店,在这以前有山西代州人在关帝庙街开设的仁德堂,大圪料街开设的永和正两家”,这段史料曾在《东河文史》《东河史话》等方志中载录,被研究包头历史的一些学者广泛引用。笔者走访了原永和正药店从业人员刘焕文(苏村人)、阎凤熙(下阳阁村人)、李广威(下瓦窑头村人)、王兆林(二十里铺村人)等老人。刘焕文讲,“王鹏年、高真品他们是太谷永和允的经理掌柜,并没有参与包头永和正的实质性工作,王兆林的曾祖父王凯(1858—1939年)是包头永和正的当家掌柜,侯彦之所说的大圪料街永和正,应该是仁德堂东柜和总柜,就是后来的天德堂药店”。李广威讲,“我来包头先住的地方是双顺裕牲畜皮毛店,也是一家代州班子,后来才住的永和正。永和正经理李兴旺的长子李湘是我的姐夫,他们原籍山西代州城南上阳阁人,李兴旺(1873-1956年)接王凯的班,继任永和正的当家掌柜。”阎凤熙讲,“我是民国36年来包头住的永和正,从经理到店员没有一个榆次人”。王兆林讲:“我曾祖父原籍代州二十里铺村,在堡内靠近西门有两进砖瓦房院,大门口外边竖有旗杆,大门上悬蓝底金字牌匾‘选士第’,进里院要通过大过厅,里院正中是廊子房。曾祖父十五六岁就走口外到包头住了药行。后来在永和正当家,七十多岁才告老还乡。因见家中轿子车使用年长,漆皮脱落、车体破损,捎信到永和正柜上重新定制了轿子车配件,准备在庆八十岁生日时使用。可是等轿子车配件运回口里,曾祖父已去世了。我的祖父母早亡,父亲是曾祖父抚养大的,供父亲读完大学”。从以上走访中我们可以校正一些史料谬误,还原历史的真实。永和正的从业人员都是行内出身,在短短的几年内营业额超过仁德堂、广仁堂两家中药庄。永和正的业务蒸蒸日上,民国初年买下东前街路南87号,三间门脸及一处小院,正对穿行店南口,称为南柜,又在西前街路北(胜利路)设立西柜。这样永和正经营范围、规模都超过仁德堂及其他中药店。
包头永和正又在萨拉齐城内设立分号,赵友仁老先生提到萨拉齐城内永和正没有固定资金,都由包头总号调拨,营业所得全部交回总号。经理有王存仁、刘鸿基等,从业人员十五名,都来自山西代州。
清末,为解决永和正店伙家中生活开销,包头永和正在代州城内东大街路南开设分号。店员有六七人,包头永和正的人员回乡亦先回分号。解放前由席琦、李永福负责经营。三地联号经理、店员无不兢兢业业,因而生意兴隆财发万金,成为包头最大的中药店。
三、旅蒙商人投资的同仁涌
解放前包头东前街46号有家珠宝铺叫同心成,经理张会元,山西代州上曲村人。因看到旅蒙行业获利颇丰,于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投银三千两,聘请代州古城村人牛凤山为经理,开设同心西旅蒙商号。同心西在乌兰脑包(乌拉特中旗德岭山境内)设庄贸易,一边经商一边种地,牧养骆驼五百峰。收获的粮食经过加工出售给蒙民,因所占位置优越,蒙古族牧民都愿意到同心西庄口上换取生活用品,旅蒙商同心西买卖兴隆,三年结账每股开红利八千两。这和同仁涌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经理牛凤山说起。
据郭禄科先生讲,同心西经理牛凤山,九年没开红,所有积蓄都在同心西柜上。退休前决定在包头开设中药店,字号同仁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二月十六日投资现洋三千三百元,在前大街71号(今胜利路百货公司)正式营业。经理崔执道(代州大茹解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药店学徒,到牛凤山请崔执道到同仁涌做经理,已经在包头中药行工作了二十九个年头,精通中药行业务。店员十六名多是山西代州人,只有郭连成是崞县人,最小的店员陈满全(代州陈家堡人)才十三岁。
同仁涌药店,在崔执道的精心策划下业务很有起色,药店又处于最繁华的西前街南端,所以营业额在所有中药行占中等水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财东牛凤山之孙牛富才来包清理柜事,意欲转让该店,时有天德堂从业人员姚继先(代州古城村人)、翟秉文(代州中解翟街人)二人接收经营。
四、李桂林与广义堂
李桂林原籍代州东乡山底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接收了坐落在包头马王庙路东、西前街五十七号的一处三间门脸带一小跨院的老药庄广仁堂,侯彦之所撰《包头的医疗卫生》一文中指出,民国二年(1913年)山西代县人杨子珍在马王庙开设广恒堂药店并坐堂。而包头最早的中药店除仁德堂就是广仁堂,也是代州班子。笔者推测是否广义堂是由广仁堂到广恒堂逐步演变过来的呢?据王威先生(药剂师)讲,“广义堂就是广仁堂,我住该药店时听说几经“办柜事”(商号改组),李桂林接过铺底改为广义堂,店员都是山西代州的,天镇人陈清廉坐堂。后来广义堂就我们七八个人”。刘焕文老人也曾讲,“广义堂经理为人和善,从老家来包头的乡亲,暂时找不下工作的就住在广义堂柜上,帮忙切片子、蹬药碾子,干一些杂活,管饭没工钱。公私合营时李桂林带资产加入医药公司,原广义堂药店门市及小跨院在旧城改造时拆毁。
五、兼营别业的同义堂
民国初年德兴厚、德昇厚的财东王姓(代州东章人)和该号戴姓(代州中解梨园人)、刘姓(代州阳明堡人)垫资在财神庙街的戏台路南开设同义堂药庄,门牌三十五号。掌柜刘仕清(代州阳明堡人)、吴秉璜(代州中解吴街人)、刘士林(代州苏村人),坐堂先生侯宝山(代州下庄人)。民国18年(1929年)三月十五日同义堂办柜事,代州东章人王以富独资,店员12名。民国32年(1943年)同义堂药庄再次办理柜事,刘仕清开了仁义堂药店,吴秉璜和其兄吴秉达在瓦窑沟开设同义德。刘仕林分的铺底准备和一保德州人合营,后因种种原因搁置直到公私合营。同义堂药庄经营理念和其他同行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始终保守着药行的规矩,炮制丸散膏丹从来不减少工料。他的个性是经营多元化,从他们的经营体制中看出该号创始人是走草地的买卖人,除经营药店外,还做一些年节物品销售。在中秋节前半个月即雇人加工月饼,同时从外地购进水果,八月十五前后出售水果、月饼,进入腊月自制爆竹及年货出售。此种经营方法在包头各药行也是独树一帜。
六、其他药店
民国3年(1914年),赵起旺等投资三千元,在大圪料街开设永和庆药铺,门牌2号(原解放路五医院处)。经理李子元,店员八名,经营状况一般。日伪蒙疆时期百业萧条,永和庆药铺店伙纷纷回乡。最后执事人白如云于解放前夕将铺底卖于春元绍药店,自己等到公司合营,成为包头医药公司的员工,退休后回了老家。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八月初十,通和德药庄在财神庙街15号正式挂牌营业,财东是山西代州城内李郁文,出垫银洋二千三百块,经理周伦为代州马站东门外人氏,时年五十岁,顶人力股一股,店伙八名。忻州泡池村人董崇山欲在包头投资中药行,经人说合由原仁德堂从业人员代州下庄人侯汝福领其资本两千元,选择包头最繁华的西前街三间门脸(同仁涌药店隔壁),于民国31年(1942年)四月初八开业,店员八名。
结论
包头是旅蒙贸易的中转站,是牲畜、皮毛集散地。嘉庆时期包头人口剧增,经过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进入民国,皮毛业发展更趋繁荣。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加,出现了由代州帮经营的仁德堂、广仁堂、永和正中药店。从民国四年(1915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人口猛增至十万人,代州帮又相继开设了同义堂、永和庆、同仁涌药店,1930年以后又开设立通和德、永兴正两家。总结包头代州帮经营中药行的历史如下:
(一)包头的中药行业最早由代州帮商贾开设经营,由来已久。包头中药行的同业行社药王社,历来由该帮经理担任。道光年间,仁德堂的经理还担任过包头镇公行总领一职。说明他们在包头中药行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包头代州帮商贾开设的中药行业,是有东(财东的财股)、有伙(经理、店员的人力股)的药店。财东只是出资者,不负责经营,经营者是聘用的职业经理,由职业经理负责管理号事。在用人制度上要求严格,所选店员为了知根知底,均来自山西代州地区。
(三)进入民国,包头最古老的药店仁德堂、广仁堂、同仁涌、同义堂相继改组,西口仁德堂退出了包头药行业的老大地位,反而使永和正在包头药行业独领风骚,成为解放前包头地区最大的药店。
(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