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脉 > 内容
呼和浩特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牛桥
来源:本站 作者:额 博 日期:2024/8/12 浏览量:285次
字体:     

天主教堂下扎达盖河畔的桥伢子。


由旅蒙商从俄蒙带回的俄罗斯生产的手摇缝纫机。


扎达盖河畔蒙古马交易市场。


归化城(呼市旧城)明末清朝中国西北最大的牲畜茶叶贸易集散地,成为中国西北最繁华的商贸城市。


清康熙年间,土默特领主为迎接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在漠北平定准格尔部叛乱取得召莫多大捷,并凯旋而回,在归化城扎达盖河上修建了牛桥(庆凯桥)。

在水草丰美的敕勒川草原,有一条从大青山流出的山泉汇成的河流,河水甘甜可口,河岸两边驻牧的蒙古牧人给这条河起了个名字,扎达盖河。明朝与雄居土默川的北元领主阿拉坦汗“隆庆议和”后,在河的东岸建了一座城市,叫库库和屯,明廷称“归化城”。

扎达盖河两岸居民、商家枕河而居,妇女在河中洗菜,男人挑水饮马。每到夏季,两岸风拂垂柳,石间溪流淙淙,城边居民在柳下纳凉读书,扎达盖河真可谓是归化城的母亲河。

清朝皇帝康熙御驾亲征时,在漠北“召莫多”大败噶尔丹。消息传到归化城,土默特领主为迎驾康熙,在扎达盖河上修了一座长七丈、宽二丈,下有三孔涵洞,桥面用青条石铺成的庆凯桥。桥栏是24个石狮柱头,桥栏两端各有一个汉白玉龙首吸水兽,桥身正中嵌一块石刻“庆凯桥”的匾额。

庆凯桥两岸地势开阔,归化城的牲口贩子、皮毛商号都在庆凯桥两岸后沙滩、西河沿一带交易牛羊、皮毛。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牛桥。每到秋后立冬,走后草地的旅蒙商驼队从外蒙古的大库仑、科布多等地回到归化城,将牛马羊赶到扎达盖河两岸。来自全国的牲畜贩子、“桥牙子”都云集在牛桥上。这时扎达盖河两岸的牲畜市场一开市,这里就人头攒动,人喧马嘶好不热闹。归化城牛桥牲畜市场一开市,就带动了餐饮、娱乐、交通、房产等百业兴旺。牛桥也就成为当年中国西北最大的牲口交易市场。

牛桥的大宗牲畜贸易由归化城的晋商“大盛魁”“天义德”“天盛德”三大号操控。而小宗交易则由一批个体牲口贩子,归化城人称之为“桥牙子”作为中间商进行交易。

汉族与回族的桥牙子系有一群熟知牛羊市场行情,能说会道、眼力超群、精明强干的人。老道的桥牙子精通蒙古语,懂蒙古人的礼节,衣着讲究,一身礼服呢中式褂子,黑绸带扎裤角,脚蹬千层底圆口布鞋,头戴黑绸瓜皮帽,鼻子上架着水晶眼镜,手提红缨黄羊腿马鞭,骑一高头蒙古马,跑起来当当作响,十分气派。好桥牙子识马不用看牙口,就知道这马几岁口,看眼睛就知道这匹马是否有病。这些人在牛桥上找卖主,也大有学问。

后草地进城办事的牧民,往往顺手牵两匹马,到牛桥卖掉后便进城里下馆子、购物。有经验的桥牙子在红山口即拦住这些牧民,用蒙古族礼节交换鼻烟壶,用蒙古语与牧民亲切交谈,会很便宜买下牧民的牛马,然后牵到扎达盖河边上将牛马梳洗打扮一番,就能卖个好价钱。有的桥牙子专跑达茂旗、四子王旗挑瘦弱的牛马买,牵回自己的棚圈里喂上细料,一个月就能把瘦马喂养得膘肥体壮,再把鬃毛修剪一下,用水将毛刷得油光锃亮,一出手就能翻一番的价。这和今天广州的车贩做翻新车差不多。牛桥的牲口牙子们讨价还价不能明说,统一用袖筒语交易。

1959年8月,呼和浩特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大青山的洪水汹涌而下,上游冲下来的树木,残垣杂物将牛桥的三孔洞堵死,洪水顷刻间漫出河沿,淹没了半个回民区。当年旧城北门刚被拆掉,洪水毫无阻挡,无情地涌进旧城大北街,将沿街多家百年老店冲毁,其中就有呼和浩特最早的“豫芳照相馆”。同时,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牛桥被冲垮,桥的巨大石雕构件被冲到几里外扎达盖河畔的乃莫其召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呼和浩特市在扎达盖河的天主教堂下,建起了一座汉白玉雕栏的新牛桥,并在扎达盖河西岸开辟了宠物鸽鸟交易市场,形成特色一条街。如今,牛桥已成为首府市民思古怀旧、玩鸟赏鸽,休闲娱乐的地方。(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家乡的梨花河


供销社大院里长大的孩子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