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脉 > 内容
漫话玉泉井
来源:本站 作者:赵继性 日期:2012/1/18 浏览量:6094次
字体:     

 

  在大召的山门檐下,曾悬挂一块横匾,上书“九边第一泉”,顶端还有“古无量寺”字样。此匾额用柏木制成,高二尺七寸,宽九尺五寸,厚二寸。现在,挂在原东仓门上方的是复制品。原匾是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四百三十二家商铺集资修葺玉泉井时,由  归化城三大商号之一的大盛魁账房先生王用祯(亦说是王用恒,山西榆次人)用棉花绑在木棍儿上蘸墨而书(称棉书)成,它不仅显示了大召古庙与召前玉泉井两座名迹之关系,而且是一件宝贵的书法作品。“九边第一泉”是指玉泉井而言。历史上,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北方九处要镇为“九边”。也就是说,归化城(呼市旧城)之玉泉,在九边众多井泉之中是居首位的。   

  1983年5月7日起大召作进一步修葺,在召内发现了一通宽零点八一米,高二点一五米的石碑,系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玉泉井时的碑记,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七个年头了。从碑文中既可以看到玉泉井的情况,又可以了解大召喇嘛等在修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碑文为立书,上有“万古流芳”字样,正文是:   

  ‘窃谓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要亦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推斯井也,传之代远,年湮其所,由来者旧矣。溯毁坏修垒之故,殆有不胜其数也,而其修葺最完密者讵有若兹之坚而固哉。犹忆是井之所以从来也,闻之由康熙时出焉,或日天赐,或日地泄,抑又不知果,由于斯泉也,长养万物,利用厚生,源渊有自,会归有本。触处其流行之机,无女之不尽,用之不竭,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向尝走通都过大邑,从未见若此其味甘而美,故不日井泥不食而日水泉必香,由是茶坊酒肆油局烟行以及各街铺户大小人家群相争取,孰意斯年届节春令忽然倾颓坍塌。平昔井有八口,尚有日夜等候取携不及之弊,胡可寥落不修以为残废耳!是故本街铺户、大召喇嘛不忍坐视,极力经理募化资财,欲舍旧而图新,改弦而易辙,体经营缔造,上下周围尽皆以石层磊而砌以灰作浆而灌,总期立千秋永固之基,为万古不朽之业。爰作俚言,以记垂远云耳。今将经理募化人等开列于左,大同县儒学生员何之衢薰沐撰文,雁门茹解村业儒崔美壁薰沐敬书,募化人新协成泉李光林、郝天锡,新同成号马博宏,庆源李占元、牛温,协和世黄庭宪,袈裟喇嘛依力图、副大喇嘛六十八,信泰永王龙,原总管人大喇嘛达旺宿恒圪速贵章格泥尔把七老气。木工天成森,石工刘石铺,泥工郭永膺,油工杨茂。峕(同“时”)大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菊月中浣谷旦。   

  据民间传说,这口井泉是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他的御马千里驹踏出的。《归绥县志》  有这样的记载:“玉泉位在大召前,清圣主驻跸过此,马踏地有泉出,泉味清甘,四时不竭。 

  居民建祠其上,水流数步北汇为池,上覆巨石凿孔八”。实际共有九孔,八孔是玉泉井汲水之口,那一孔在祠庙内正是泉眼。   

  据耆老们相传,在玉泉井台建成的同时,在井台北建起一座小型井神庙,庙中有一老者,  除看护并神庙和玉泉井外,经常给人们讲解玉泉井的来历。此庙荒废后,才在井台南端建起木头祠庙。建祠庙的时间最晚是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    

  玉泉井台是北宽南窄咯成长三角形,高出路面三尺左右,东西两旁有供人上下的台阶。泉  眼在南端的祠庙内,井筒深两丈左右,呈圆形。北有井孔八个,每四孔为一组,下面的井筒呈六角形,约五尺见方,井深约一丈,井底呈锅底形。两组井的规格完全相同。 

  泉眼之水很旺,但不外溢,流至中间这四个井口内的水,经常有但不多,到深夜汲水者稀少后,水位超过井底约六尺时,才能通过隔墙之石孔流入北端那一组的井筒之内。八个井孔都以青石凿成井口,高出井台约一尺五寸。在井台的靠北端,东西各竖旗杆一根,底座呈方形,旗杆圆形,顶端系圆头,有镌刻的蟠龙图案,下有斗方(上宽下窄),连底座高约一丈二尺。 

从旗杆的底座到顶端,全部是石头凿刻而成,在底座的上方刻有“御泉社”字样,这可能是建井者组织的行社所立。早年,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时,由街道的“兴旺社”操办,请鼓班来此吹奏红火一天,以求泉水旺盛。   

  1983年一天的下午,我从大召采访后回家,路过玉泉井时,见井台上围了不少人。原来是一根石头旗杆在“文革”中被毁,从河北制成新的刚运来,还跟来一位师傅。只听石匠说:

“你们只要在旗杆底座上写清‘御泉社’,我就能凿刻。”我看大伙儿发愣,便自告奋勇接过—位工程师手中的毛笔和砚台,照着另一无损旗杆底座上的笔体,写上“御泉社”三个字。师傅凿好字后,又在每个字外凿了圆圈。今天,这对儿新旧石头旗杆仍然耸立在玉泉井台之上。 

  我能为玉泉古迹做点儿事儿感到非常高兴。玉泉井的这次修葺,将挤占了玉泉井地盘儿的房屋全部拆除。八个青石井口,除新换了两个外都是原来的,在井台北端添绘了《御马刨泉》壁画一幅。将保存在大召内的那一通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玉泉井时所立的石碑,物归原主继续立在玉泉井台的北面。在《玉泉区志》中的一组照片中,有一帧是“闻名遐迩的玉泉井”,它将这一场面全景式永久地“保存”了下来。我认为,这次修葺基本上做到了修旧如旧。你看那各种式样的汲水斗子和斗子的吊绳经过多少年的软磨硬泡把青石井口摩擦成那种非常不规则、但又十分自然的形状。你说它不像古树的年轮吗?有一段时间,玉泉井被围了起来,向游客售参观票。   

  早年,在井台南端建有祠庙,宽约七尺五寸,长约六尺,高约九尺,全部使用木料筑成。在祠庙前面曾经耸立一根青石柱,上面刻有“源泉常混混”字样。据《辞源》解释:“混混,水流貌。或波浪声也。”《孟子》上有“源泉混混犹滚滚也”的记载,这是此语的出处。据职业挑玉泉井水者相传,清代在井台南端有四根青石柱,上面都有字。到民国末年,有两根不知去向。留下的两根,除“源泉常混混”一根外,另一根上凿刻的是“不尽一昼夜”。四根青石柱上写的,是两幅对仗工整的楹联,留下的是每幅的一联。后来,“不尽—昼夜”的石柱也没了踪影。   

过去,在归化城郊的景致中,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一则,就是指此处而言。多次修葺玉泉井,都未恢复这一景致的全貌,毁坏石头旗杆的早已修复,而木头庙却一直空缺。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在玉泉井南新建木头祠庙,以恢复“石头旗杆木头庙”这一景致。   

  从井台、井筒、井底、井口、泉眼井、旗杆到人们挑水时上下的台阶,几乎都是用石条凿砌而成。由于是石底石帮,哪怕是掉到井里—块手帕,以挑水为职业者都会用带铁钩的细竹杆儿为你轻易地取出。   

  据说,此井雨涝井水不增,天旱井水不减,多用井水不降,少用井水不升。这里的水泉清而味甘,用它滚水泡茶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喝多了也不会胀肚。   

  来玉泉井汲水者,从早晨到夜晚几乎无片刻休止,经常见各式各样的水桶排成长龙等候打水。夜深之后,则是各家茶馆、茶摊儿的人前来汲水。离此较远的商铺等,还专门雇人前来挑水。由于挑水者多,所以不少人家便安放两只水缸,一只盛放甜水(即玉泉井水)饮用,一只盛放其他井的水,做洗涮用。谁家来了稀客,先要敬上玉泉井水泡的茶;女人坐月子后,常用玉泉水熬稀粥喝;朋友们聚餐酒喝多了,也要用玉泉水泡浓茶用以解酒。甚至有玉泉井水能去百病之说。距此较远的贵妇人洗浴、少爷煎药、宴请上宾,则专门派人来取玉泉水。

  除前面已经谈到的各家茶馆都安排专人担挑玉泉井水外(庆荣源茶馆的二宝是众多打水者中技艺最高的),还有以挑玉泉井水为职业者。我—儿时同学辛连科(71岁)曾住大召前街南楼巷,1968年时因生活困难,业余时间给饮水站、民众剧院等担玉泉井水,每月可收入三十元左右贴补家用。据他回忆和我记起的职业挑玉泉水者,有马仪(回族)、老五(大同人、姓名不详)、运孩子(本地人、姓名不详)、老刘(托克托县人)、大个子(清水河人,姓名不详)、瘸胳膊(本地人,姓名不详)、三豁子等。这位三豁子是豁嘴,本地人,姓名不详,排行第三,有点驼背。听老人们说他姐姐住大召西夹道路西,他兜里经常装着能盛二两白酒的扁玻璃瓶,不时喝上一口。马仪将圆形柳条水斗子改成扁方形薄铁斗子,汲水量超过柳条斗子。先前,他们都是肩担水桶给商铺、住户送水。有提前付钱的,多数是在住家户的门框上用石笔或铁钉子划一道为一担,也有写“正”字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一结算,五分钱一担,按距离玉泉井台的远近,最远的用户在大什字,一角钱一担。后来,有在排子车上安放一只大汽油桶,上有注水口下有出水口,到时再装满两水桶为一担送给用户。一位家住宁武巷的老人,雇不起人挑水,又想喝玉泉水,便找了一对大一点儿的罐头筒子前来打玉泉水。还有一位家住火车站饲养热带鱼的中年人,骑自行车带上一对儿水桶前来打玉泉水养鱼。   

  清冽甘甜的玉泉水,曾给大召前一带带来了繁荣,荣升源、荣美源、发福源以及大召东仓内的茶摊儿等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摊儿,每天要接待无数茶客。随之,饭馆、酒肆、剧院、电影院、商铺也同时兴旺起来。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大召前成了呼和浩特市最红火热闹的地方之一,犹如当年北京的天    桥一般。对红火热闹之处,当时有这样的称道,是“北有牛桥,南有大召”。   

  玉泉井的泉眼,每隔十来年清理一次。1941年、1953年清理过。1953年的清理,是由当时市饮食行业工会茶馆分会主席、庆荣源茶馆服务员刘有其和荣升源茶馆的杨润组织的,是雇城东南双树村的打井师傅王双宝使用两个木头滑车清理的,清理出泥沙近一百排子车。每年冬季,还要刨一到两次井台上的结冰,都是由附近各商铺、茶馆等集资雇人雇车搞。解放后,这项既脏又累的活儿,几乎被长和廊公安派出所的人民警察和街道干部们承包了。

  民国十年(1921年),塞外几位老诗人组织起一个“吟边诗社”,开始就以“九边第一泉歌”限用柏梁体为题,向社内外人士征诗。被誉为“塞北文豪”的荣祥先生曾应征写了一首赞美玉泉井的诗《九边第一泉歌》:   

地灵潜伏清冷渊,郁向丰州涌醴泉,

万家晓汲长涓涓,佳名第一宣九边,

曾闻父老相与传,此泉辟将三百年,

畴昔胜清开幅员,千乘万骑征薛延,

龙旗直指昆仑巅,驾抵阴山马不前,

八骏振鬣嘶春阡,掘之忽见波潺谖,

疑以传疑俗纵然,毕竟不情无取焉,

昨有客自南中旋,馈我绿荈芳如荃,

呼童汲此试一煎,其光沉碧其味鲜,

畅饮七碗烦忧蠲,风生两腋如飞仙,

猗斯泉水清且涟,独惜未载茶经篇,

譬彼奇才卧苍烟,兰台哪得知其贤,

万物升沉各有天,使我感慨情绵绵。

  荣祥先生的这首诗,经诗社诸同仁特别是诗文前辈的评议,被推举为是上乘之作,曾赠以湖笔、徽墨等物留念。荣祥先生时年27岁,遂与发起者归绥道尹周熙民结成忘年交。   

  因玉泉水清冽甘美,玉泉井远近驰名,所以大召前街的不少商铺就以此取名,如协成泉、德厚泉、谦德泉、义丰泉、德余泉、振兴泉、天生泉等。有一家郝姓大同人开的铁匠铺取名“德泉炉”,张祯(崞县人)开的焙子铺取名“永丰泉”。直到今天,还有以此命名的,如玉泉区(“文革”中更名为向阳区,拨乱反正后仍恢复原名)、《呼和浩特晚报》曾开辟“玉泉”副刊。本地还有这样一句歇后语:“站在蜈蚣坝瞭玉泉井--远水不解近渴”。可见玉泉影响之大。 

  1957年,国家地质勘探队派技术人员对呼和浩特的地下水做了化验分析后,确认玉泉井的水质是呼市所有井泉中最好的。1975年5月28日,由于井台路东一片房屋随地陷而下沉,致使井水突然枯竭。1983年5月开始修葺,基本上做到了修旧如旧。2007年8月的修葺,将八个井口换成了新的,周围建起了新护栏。一对石头旗杆仍耸立在井台的东西两边,这次也未建木头庙。   

           (本文作者系呼和浩特政协退休干部)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