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 “临河”作为一个具有固定内涵的词组,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户34338,口136628,县10: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遒、窳(音yǔ)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 在战国的时候,赵国在河套地区设有九原城。秦统一六国后,在黄河北岸设九原郡,因河为塞,筑44县城临河,迁徙内地人充实初设之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新设置朔方郡,并改秦九原郡为五原郡。 汉置郡县多因袭秦制,所以历代志书都说:秦蒙恬北击匈奴,因河为塞,筑44城,置临河县(嘉庆一统志·鄂尔多斯)。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只有《汉书·地理志》。 由上看出,“临河”一词一出现,就是以一地的方位来命名一级行政建制的,是一个行政建制名,不是一个自然实体名,后来才逐渐有了地名的含义。 此外,有关临河的记述还有《水经注》。《水经注》中说:河水自窳浑来为北河,东经高阙南,又东经临河县故城北;又南河自临戎来,东经临河县南。 临河县自西汉元朔二年设,至东汉废。到民国14年(1925年)设县时,考虑到本地历史,于是就采用了西汉时的县名。1984年又改设为县级市。 河套 “河套”一词最早见于何史籍,不能明详。但可以想像中华民族与河(古籍中河独指黄河)的关系密切,早在远古,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与境内的河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创造了灿烂的河套文化。 自元代起,“河套”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书籍里,并有了较稳定的内涵,用来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南,黄河沿岸地区。并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也有以黄河南、长城北地区为前套的,与河的北面的后套对称。清乾隆七年(1742年),陈履中编辑的《河套志》木刻本问世。 到1949年后,“河套”一词的外延逐步缩小,演变为仅指境内的河套地区、或以这一地区为中心的一个更大的范围。因而在1954年国家撤销了绥远省建制后,就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内一级行政区的申报,即改陕坝区为河套行政区。 国家批准用“河套”一词来命名境内的一级行政区,从而确立了这个词的地区独有性。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河套大学,以后境内各大企业又纷纷获得“河套牌”商标的注册。 河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各民族不仅共同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河套文化,也开创了辉煌的近现代文明。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是蒙古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作为行政建制名最早出现在1956年。1956年4月3日,国务院第26次会议决定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合并组成巴彦淖尔盟,巴彦淖尔盟辖巴彦浩特市(县级,盟府所在地)、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在这以前在今阿拉善盟境内是否有以巴彦淖尔命名的地方(湖)尚不可知,据阿拉善盟地志办人员介绍,设巴彦淖尔盟时是以其境内东有富饶的阿拉善山、西有美丽的居延海而起名的,但从其盟志中看不到。 1958年,行政变更时,新的巴彦淖尔盟仍延用了“巴彦淖尔”名称。辖区逐渐演变为临河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五原县和磴口县范围。“巴彦淖尔”一词与现在境内的自然实体、历史、文化都没有渊源关系。查《巴彦淖尔地名志》,境内以“巴彦淖尔”命名的只有行政建制名。除盟级行政名外,再就是乌拉特后旗乌根高勒苏木的一个嘎查叫巴彦淖尔,境内也没有命名的自然实体。《内蒙古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4月第1版)说:巴彦淖尔盟之所以得名“巴彦淖尔”,是因为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及众多的湖泊。“巴彦淖尔”一词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境内人民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也对其产生了深情厚谊,如称境内土地为巴彦淖尔大地,山后地区为巴彦淖尔高原、巴彦淖尔草原等。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上,不如“临河”、“河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