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主线与要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敕勒川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使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共同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是地域文化研究始终不改的初心。民歌,人民之歌。是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是中华各族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民歌的丰富和弘扬,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歌,是老百姓喜怒哀乐的真心表达,不知作者,却流传不息。因其不断接通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感受而常唱常新。所谓“新民歌”,是由词曲作家创作的在民间不胫而走、媒介提及率和民众提及率都很高的歌曲。而这次民歌大会,就既有民歌,也有新民歌。充分表现出广大百姓对产生共情的“好歌”由衷的喜爱。
开幕式上,年过花甲的男中音歌唱家那顺,用一首经典的《敖包相会》,打开了观众激情荡漾的心扉。是啊,“相会”,“相会”!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艺术家到内蒙古来相会,是渴望尽享民歌的人与歌唱家和歌手们的相会,是幸福的人民与歌唱幸福的心声在这里“相会”,也是炎黄子孙与伟大的母亲河在这里相会,……千里有缘来相会,是观赏者与主办方、组织者、策划者、表演者的缘分。
当热烈而欢快的歌舞《乌海迎宾曲》呈现给大家时,随着歌声的节奏而逐渐响起的掌声,似乎告诉这座新兴的山海沙城:“我们听懂了!这是乌海人民火热的情,滚烫的心。”
纵观整场开幕式,蒙古族民歌、藏族新民歌、汉族民歌和新民歌等等,在交响中呼应,在交流中闪光,在交融中共享。
当男声独唱让内蒙古东部民歌《天上的风》回荡在黄河的夜空中,观众沸腾的心慢慢沉静下来,从歌词中感受着人生苦短、感慨着生活多艰、感悟着生命的意义,由此显现出百姓口传心授百年的民歌,一定是充满智慧的,是心思放达的。“天上的风啊,有静也有动。地上的人啊,有死也有生。”歌词中流淌出的对大自然、对生命、对万物的珍视以及对生与死的豁达心态,通过沉郁的旋律,缓慢的节奏,河岸的凉风,把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终极性思考,推向了哲学的深度和人生观的高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呢?
毋庸置疑,民歌大会上,将气氛推向高潮的是年近八旬的老乌兰牧骑队员金花与儿子金•巴特尔的合作。一曲流传甚广的《送亲歌》,喜中有悲,因为这是在表达对女儿出嫁难舍的深情;悲中又有喜,因为女大当嫁是人生发展的规律。
当然,特别应该赞赏的是由金花母子演唱的藏族新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本来,这首歌是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的代表作,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近六十年。但是,当金花老人说:“这首歌,是藏族歌唱家教给我的。”人们立刻就会想到,56个民族之间,只有在交往的基础上才能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交融,艺术创作的互帮互学就是最好的佐证。
母亲金花是用藏语的民族唱法演绎这首歌的,清脆的嗓音带着金属的质感,直击人心;儿子金• 巴特尔则是用汉语的通俗唱法演唱的,有些沧桑的磁性音色仿佛闪烁着时代的带入感,他对旋律的创新性处理,与歌词竟然毫不违和:“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是的,对于“80后”“90后”“00后”的观众而言,歌曲的旋律是好听的,歌词却是陌生的。然而,只要能够感受到母子两代由衷而发的真情、豪情,以及经典的新民歌真真切切地在两代人之间传递时,传承的力量凸显了出来,不仅会使观众领悟到这类“民歌”中洋溢着的一种信仰的力量,而且还揭示着一个艺术规律:无论民歌还是新民歌,之所以能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就是因为接地气、接人心、接现实,继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所以,全场沸腾了,在掌声和喝彩声中,我们听到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曾听老人们说,在音乐传播没有电器化的时代,了解历史,都是通过“听书”。所以,2023内蒙古民歌大会便少不了曾在科尔沁草原非常盛行的“乌力格尔”,所不同的是,旋律在演变中,更易于歌唱,更易于传播。我们还听老人们说,呼麦,是一个人能同时发出不同高度两个声调的歌唱方法,属于蒙古族民歌的一种“绝活”,于是观众们又在这次民歌大会上欣赏到了属于祖国北疆的这一世界级非遗瑰宝。老人们还说,产生于鄂尔多斯地区的“漫瀚调”,其实就是蒙古族民歌与汉族民歌爬山调的融合,所以又称之为“蒙汉调”,而民歌大会上属于这一风格的豪放、纵情的歌声又把观众带到了北疆草原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处。
仔细想来,亲情、爱情、家国情,是这次民歌大会贯穿始终的反映百姓真情与深情的精髓。
从《送亲歌》里我们听到了血脉相连、父女母女之间难舍难分的亲情。所以,观众能够在熟悉的曲调中,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复盘着自己曾经的生活过往,同时也体会着父母与女儿婚嫁时深切交织的复杂情愫。
从蒙古族民歌《天上的云朵》和祖国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桃花红杏花白》里,又听到了难以言表的爱情——前者用如泣如诉的声线表达相思之苦,将爱而不能得其所爱,倾诉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把相思之苦、相见之难、相爱之重,表达得感人肺腑。其语言简练而质朴,情感热烈而坦诚,当歌已罢,其情其意却依然在余音袅袅中浸透着人心。
进入21世纪,新民歌呈现的家国情怀,大多体现的是红色文化基因。民歌大会上一曲女声独唱《绣红旗》,不仅激活了观众对小说《红岩》、故事片《烈火中永生》里江雪琴(江姐)等革命烈士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延展性联想和想象,而且还会振奋向先烈致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从曲目整体策划的逻辑上看,第八个节目“中华集锦”难能可贵。这是主创人员以宏阔的文化视野,谙熟不同民族的民歌风格的积淀,将藏族、彝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各自影响颇大、代表性颇强的歌曲组合在了一起,从《阿依嫫嫫》到《我的百灵鸟》再到《巴林罕山颂》,一首接一首,将观众带进了通感联想的快乐之中。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音乐的审美层面,立刻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更接地气了。
文明,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
六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民歌(包括新民歌),恰恰源自民间的文明根脉,是广大百姓由衷而发的天籁之音,既能彰显幸福,又可宣泄痛苦;既能表达爱,又能倾诉恨;既能见证历史,又可开启时代;是普及性最强,百姓最爱的审美途经。于是,观众听到了歌中的文化,领悟到了歌中的智慧,赞赏着歌者的奋斗,憧憬着歌者的理想。所以民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特别值得重视、值得挖掘和保护的精神文化资源。
“蓝天做帐,地做床,黄沙拌饭可口香。”听着民歌大会上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唱,人们不禁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初,下乡知青曾经唱响在这片热土上的豪迈和青春。
乌海啊,今非昔比!“黄河北上,美在乌海”,“美”就美在广大人民为打造文化之城付出的心血和艰辛劳动;“民歌大会,真情豪迈”,“真”就真在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民歌,在此次大会上展现了“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风采!
(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