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源。随着打井技术的发明,人类生活的空间才越来越宽广了。井匠的称谓源于何时,笔者孤陋寡闻,无从稽考,但这些决定一村一社人命运的人,历史上肯定很受尊崇。 我初次听到井匠一词,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所在的村为解决吃水困难,要新打一眼辘轳井,就从临村请来了井匠。这打井可不是一个人干的营生,最起码得两人以上。因为除井下作业的老师傅外,井口还得有一个掌控安全的把总。其余再配备若干拉绳的、抬筐的即可。 打井的第一道工序是选址。民间有隔墙不打井之说,可见要选一个保证出水的井位,决非易事。民间总结出好多找水的方法,“两山夹一沟,当中必定有水流”就是经验之谈。
第二道工序是竖井架。井位选好后,先人工挖掘一定深度,然后用檩条等覆盖井口,并在其上绑扎井架,用作提升砂土和运送石料。井架的重要部件是滑轮,滑轮中间穿一条拉绳,再在井架上插一面红旗,以象征工程安全顺利,吉祥如意。
第三道工序是甃井。井打到底后要做“水头”,就是要打到地下水位以下一定深度,以保证枯水期或干旱年份能正常供水。井底要下“涵”,涵用方木制作,用于支撑固定井壁。它既是砌筑井壁的基础,也是外围来水的通道,作用特殊。然后在其上沿井筒砌筑石料,俗称甃井。其作用是保护井壁,防止坍塌。 第四道工序是安辘轳。上讲究的地方还盖井房防止人畜坠井发生意外和保护水井清洁卫生。最后再摆上石槽,一口水井便完工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打井技术日臻完善,井匠的打井工具也升级换代,鸟枪换炮了。水井也派生出机井、压水井、大口井、水车井、撑杆井等一大串。凿井方法也开发出钻探法、震动法、冷冻法、帷幕法、沉井法等诸多种类。井匠正在向专家、教授、工程师方向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作品版权归敕勒川文化研究会所有,若以此作品从事经济活动,本研究会将追究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