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敕勒川民俗百图 > 内容
敕勒川民俗百图--扎扫帚
来源:本站 作者:刘志军 日期:2012/6/28 浏览量:4622次
字体:     

 

  扫帚是扫院的,附带功能也有一些,比如打猪打狗打架,等等。庄户人哪家一年也得用几把。后山地区的扫帚花样少,是用芨芨草做的。而“芨芨草到处都有,农区的闲滩荒地,牧区的下湿地,芨芨草随处可见。立秋后,芨芨草穗头就泛黄了,把割倒的芨芨草捆成小捆,搭在墙头上,秋风吹来,梢儿欢快摇动,做着昔日的春梦夏梦。吹晒干燥后,就可以扎扫帚了。 
  “是匠不是匠,三分好作杖(工具)。”扎扫帚也得好工具,那工具主要是扎橛——一个圆锥形的2尺来长的木头橛子,底部大而头部尖锐。这不是啥木头都能凑数的,必须质地坚韧,多为榆木桦木和坚硬的松柏木。扎扫帚的程序大体是这样:把芨芨草的叶子捋掉,塞进扫帚的铁箍里,然后从根部把扎橛插进去。地上放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把插入芨芨草的扎橛高高举起,再狠狠掼下去,扎橛底部墩在平整的大石头上,那惯性使扎橛尖挺入铁箍里的芨芨草中,把箍着的那圈芨芨草挤扁了。这样反复掼多次,一个程序结束。接着磕出扎橛,在磕的过程中,随着扎橛的退出,顶着扎橛尖往进插一束新的芨芨草。之后,从新塞入的芨芨草根部插入扎橛,如前法炮制——高举起在扁平石上狠掼。这样周而复始三四次,把扎橛磕出来,把准备好的扫帚柄插入,在扁平石上墩进去安结实,一把威风凛凛的扫帚就大功告成了。

上一页    下一页

  本作品版权归敕勒川文化研究会所有,若以此作品从事经济活动,本研究会将追究其责任。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