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敕勒川民俗百图 > 内容
在绘画中品味敕勒川民俗 ——《塞北民情风俗图说》出版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0/3/9 浏览量:1065次
字体:     



       敕勒川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元,而且民族众多,习俗杂融。在传承与发展中,各民族相互借鉴,久而久之成为独特的民俗风情,这独特的风情就如同敕勒川地区的文化特点一样,交融、支撑、衍生、发展,是民族团结与合谐的像征。
      一本反映敕勒川上民俗风情的绘画集——《塞北民情风俗图说》由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理事刘志军创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6月发版发行。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邢野作跋。该书收集有地方民俗风情134项,汇集了本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耕、生产、生活、娱乐方方面面的内容,既是作者儿时的童趣回忆,同是也是老百姓生活、地域民族文化风情、风貌的独特再现。绘画中所记录的生活、生产及娱乐场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些已成为历史,有些则早已从现实生活中消失,只有生活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人们才能感同身受,找回心中的回忆。为了能让这些留有岁月印迹的民俗风情不被人们所遗忘,同时也为了给后人留下继续挖掘本地文化特色的依据,作者用四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并创作完成该书。
作者在自序中写到:
      我从小在中国正北方的土默川平原成长与生活,对这里的每一山,每一川,都有极为深刻的记忆,大青山的许多山头都留有我和小伙伴们打柴、摘杏的足迹。我在这里长大,我爱这个地方,早年的一幕幕民情风俗经常萦绕我的脑海,不时撞击着我的灵魂。2011年,《内蒙古日报》副刊开辟专栏,连续登载内蒙古中部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情景故事文章。主编约我为这些故事配一些插图,我凭着记忆,陆续发表了近40幅这样的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意外勾起了我再收集一下此类题材的冲动。于是,又陆续补充了90多幅。直到形成现在的《塞北民情风俗图说》。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加之是在电脑上直接作画,省去了纸质草稿的麻烦。同时又有十分方便的网络帮忙,记不起的,吃不准的,点开网页找一找,查一查,参考一下,估计离谱的东西还不算太多。整理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只是想把记忆里的东西简单做一个展现,让人们闲暇之时翻动翻动画页,回忆回忆过去。儿时的记忆是人一生最难遗忘的经历。但对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随着一天天变老,这些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淡漠,有的甚至一时很难想起。如果通过我的双手把这些东西画下来变成书籍,给大家提供一个回忆的机会,也是十分荣耀的事情。
      作者刘志军,字东凯,号大公,1956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曾任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自幼喜欢书法,业余时间曾担任多家出版社编辑部门美术策划。绘画以国画人物、山水为主,书法以隶书、行书见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电脑绘画,本书是作者直接运用电脑绘画制作而成。一个地区的民情风俗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作为中华民俗传统一的支,敕勒川民俗既是本地区的独特民俗,同是地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在这本《塞北民情风俗图说》中同样也可以找到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踪影,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收入本书中的民俗风情,只是湍湍文化大河中的一叶,但却是极具代表性的内容,足以反映出敕勒川地区蒙汉民俗在演化过程中的融汇与继承,印证出本地区团结合谐的文化特点。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