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察哈尔文化研究风靡全区、影响全国,开拓了草原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形成了一个草原文化研究的新亮点、新学科,使察哈尔文化研究向理论化、系统化和学科化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亟需进一步挖掘和阐述察哈尔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察哈尔文化的理念与范畴体系。正如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所指出的:“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
察哈尔蒙古族文化作为草原文化根脉中的“主干源流”,其文化的核心理念,不仅是草原文化精神实质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察哈尔文化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对察哈尔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也是察哈尔文化形成、发展以及对外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因。在这里我们特别提出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将把其概括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敬重礼仪、爱国英武”这样五句话。这是察哈尔文化研究深化的又一新的成果。对此,我们应该作深入的研究。
一、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的基本特质
察哈尔文化所蕴涵的核心理念是其最基本最普遍的价值,又是其最深层、最核心的价值,像血液流淌在民族的血脉中,主宰着民族的生存、走向,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主要表现为:
(一)崇尚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恒久永在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也是孜孜不倦的认识主题。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察哈尔蒙古族像其他蒙古民族一样将自然当做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珍爱的心情崇尚自然,他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或生活方便而破坏自然。
从生态角度看,蒙古包是人类用材最少的长久性居住建筑,也是对自然破坏最小的建筑;牧人取暖用的材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林;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狩猎不能一网打尽,每次围猎必须放生所猎各种动物至少一雌一雄,幼仔要全部放走;喜欢用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动植物等自然物和四季名称来命名自己的孩子;牧人一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死去时依然不愿给大地留下创痛,不论火葬、风葬抑或是土葬,定要还大自然一个清净无痕,等等,从四季倒场游牧的方方面面到狩猎、生活的种种细节,处处表现出察哈尔人用自觉的道德自律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和珍爱之情。
从法律角度看,在《大札撒》《元典章》《喀尔喀法典》等成文法中,都以立法的形式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链,曾作为蒙元汗国中央部落的察哈尔部,数百年来跟随大汗守卫汗廷、捍卫国家、参与朝政,察哈尔人更应是遵守法纪的典范,为其他蒙古部族敬重自然、保护生态树立了榜样。
察哈尔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实践,让其形成了依恋、爱护、珍视自然的情感和思想,从万物有灵的信仰和朴素的自然观,到自觉地以习惯法、成文法和行政制度的约束,这些都体现了察哈尔人敬畏爱恋大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与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亲情意识;对大自然知恩图报、适度索取的节制意识;对大自然爱护有加、担当责任的自律意识等。我们可以把察哈尔人长期蓄积、为世人信奉的这一生态理念称为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就是察哈尔人崇敬自然、顺应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与自然环境互为条件、和谐共存的密切联系。这种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精神的察哈尔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思想,而且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践行开放
草原天高地阔,察哈尔部随历任大汗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这必然促成察哈尔部与蒙古各部注重互助、看重交往的开放思想;由于游牧经济的单一性,迫切需要与外界经济保持各种形式的互补交换关系,需要高度开放的经济交往,不论主动还是被动,不论互市贸易还是武力夺取,必须融入到当时更大规模的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体系当中。察哈尔蒙古族历来以心胸开阔,少有文化排拒心理而著称。对外来的文化只要他们觉得好,就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之,而且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总要一试为快,这几乎成了他们的天性。察哈尔蒙古族先后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很能说明他们善于借取异域文化的元素,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可以说,察哈尔文化是历史上察哈尔部吸收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创造的,是草原上多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同时,曾在历史上兴盛的察哈尔部是蒙古各民族的精华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子弟中挑选出聪明伶俐、品貌端正、武艺高强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军,聚集了蒙古诸部的优秀人才及优秀文化。因此,察哈尔文化的结构具有多元性,兼收并蓄、包容开放。
从历史进程看,察哈尔蒙古族从不自我封闭、固步不前,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经济、军事、文化交流、与蒙古诸部及中原内地沟通等方面,铸就了察哈尔蒙古族开放的心态、豪放的性格和进取的精神,以开放豁达的心态待人待事,尊重、善待不同的文化、宗教。
从当代发展看,农耕文明进入了察哈尔草原,商业文明进入了察哈尔草原,当代的工业文明也进入了察哈尔草原,将来还会有更新的事物不断进入察哈尔草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察哈尔人始终以其包孕万物、有容乃大的胸怀,接纳他们,哺育他们,使强者更强,优者更优,劣者变优,腐朽者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察哈尔蒙古族之所以能够非常方便地接受异质文化、将异质文化的优秀部分融入到自身文化当中,与他们热情爽朗、胸怀宽广的民族性格是分不开的。察哈尔蒙古族上述的思想意识可以称之为践行开放。 践行开放,就是察哈尔人顺应时代潮流、接受新事物、不断开拓进取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的博大胸怀、包容态度、豪放性格和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宽容大度是践行开放理念的基本内核,开拓进取是践行开放理念的外在表现。这就是说,察哈尔人在践行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努力接受外来文化,丰富发展自身文化,而且积极扩大自身文化的影响,以此促进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与其他文化一起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完全可以说,践行开放理念是察哈尔文化的观念性范畴之中最具活力、最具张力的理念。
(三)恪守信义
“信义”是立身之本。察哈尔蒙古族最看重的是名誉,“名誉是人的第二条生命”、“荣誉重于金子,名声赛过珍宝”。而“信义”是获得和维护荣誉、声望的基本前提。虽然生命与“信义”同等宝贵,但是,当面临荣誉和生命、利与义的抉择时,高尚的察哈尔人以恪守信义来维护荣誉。
察哈尔蒙古族大量相关的谚语证实了察哈尔人恪守信义的高贵品质。如:“诚实的失败,比卑鄙的胜利好”、“情愿贫穷而正直,不愿富贵而虚假”。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践行自己的诺言,“吃到肚里的要消化,说出口的要兑现”,“即使暴雨如注也不要误时间,即使大雪满天也不要失信用”。为了恪守信义可以放弃物质利益,“宁可失良驹,切勿失诺言”、“宁失牛,勿失信”;为了恪守信义,可以用宝贵的生命换取,“高尚的死亡,胜于肮脏地苟活”,所以“情愿光荣地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宁可刚直不阿地死去,也不卑躬屈膝地要活”;为了恪守信义,不为强势折腰,“宁可折骨,不可弯腰”、“宁做英雄的弓,不当王爷的狗”。
曾有人真实地记录了察哈尔蒙古族的信义观:“最敬者笃实不欺,最喜者胆力出众,其最重者然诺,其最惮者盟誓。伪则不誓,一誓,死不渝也”([明]萧大亨著:《北虏风俗》习尚条)。他认为在当时的蒙古社会,诚信之人最受社会敬重,所以察哈尔人最慎重的事情是承诺和盟誓,因为为了兑现诺言,他们会至死不渝。成吉思汗在赞誉察哈尔部的前身怯薛军时,不单纯是对他们勇猛善战能力的肯定,更多是对他们品行的高度评价。成吉思汗的勇士们就是以诚信、忠贞、义气和骁勇善战扬名于13世纪的蒙古草原。察哈尔蒙古族的信义观,不仅是为英雄的勇敢和力量所折服,更主要是对英雄们一诺千金的诚信和胸怀坦荡、仗义执言、见义勇为精神的敬仰。他们塑造的无数英雄形象,事实上就是信义的化身。察哈尔蒙古族上述的优秀品格可以称之为恪守信义。
恪守信义,就是察哈尔人以诚待天、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以义为本、大道诚信的思想概括,体现了草原天地高远,民风淳朴,把崇信重义当做人生最重要的心灵约定。我们认为信义思想不仅是察哈尔蒙古族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而且是彰显察哈尔文化优秀品格的核心理念之一。恪守信义,为察哈尔部及蒙古社会的和谐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恪守信义,使察哈尔部及蒙古社会诚信守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恪守信义,也为察哈尔部及蒙古各部赢得了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赞誉。
(四)敬重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非常重视礼仪。察哈尔部起源于成吉思汗创立的护卫军“怯薛”和元朝时期的宿卫,形成于北元历任蒙古大汗驻帐的察哈尔万户,长期处于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经受了数百年来蒙元宫廷礼仪文化的薰陶和宫廷礼仪的习染与规范。察哈尔部的前身护卫军怯薛驻扎在成吉思汗的斡尔朵周围,除了日夜警戒汗帐内外,还管理汗廷的兵器、车马、庐帐、文书、饮食、府库等事务,其实质是身兼“护卫”的政府高级官员。从北元时期,察哈尔部作为大汗驻帐的中央万户,既是北元宫廷礼仪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蒙元宫廷礼仪的实践者。因此,蒙元宫廷文化直接的目睹者是他们,最后的守望者也是他们,可以说察哈尔文化完整地传承了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和蒙古黄金家族文化的特色。蒙元宫廷文化的遗风直到今天,在察哈尔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处处得到体现。
察哈尔人不但在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上更加尊崇典籍礼仪制度,而且十分注重走路、上车、进门、入座、喝茶、吃饭、喝酒等日常行为的礼仪规范。比如在节庆宴会方面:有重武备、重衣饰、重宴飨的习俗,重在突出豪华的大汗气派,容宴饮、歌舞、竞技、娱乐于一体,显示蒙元宫廷文化的典雅高贵、欢乐活泼的风格。
在接人待物方面:给长辈或客人敬酒时,首先将衣着首饰穿戴齐全,用右手无名指把酒杯托起,以亲切典雅的姿态将酒杯递给对方,还要向对方连行三次鞠躬的劝酒之礼,其待客的热情和蔼而庄重礼遇显示着宫廷礼仪的民间传承。在服饰方面:察哈尔男性服装以苍天的蓝色为基调,女性服装以大地绿色为基础,又采纳了蒙元宫廷款式和简结无华、朴素简练的特征,反映了作为宫廷侍卫的职业要求。在婚丧嫁娶方面:察哈尔人与众不同的是,结发的嫂子从前来娶亲的新郎佩带的箭筒里抽取一只箭,用箭头将姑娘式发型分结成媳妇发式后,才予以佩带首饰;察哈尔蒙古族的葬礼在出殡死者前,要念数日“麻尼宫布”经,然后将死者装入座式棺材立着埋葬。这些都被察哈尔文化继承和弘扬,展现了其端庄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高雅的修养品味等深层次的宫廷礼仪的精神内涵。综上所述,察哈尔蒙古族不论对宫廷礼仪的遵循,还是对民间礼仪的敬重皆归之为敬重礼仪。
敬重礼仪,就是对察哈尔人仪表行为、礼貌规范特别是对蒙元宫廷礼仪文化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时注重谦恭礼让的礼仪风范。因此,察哈尔蒙古族礼仪繁多,层次明确,举止高雅为世代著称,成为察哈尔文化的精魂,也是察哈尔文化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爱国英武
爱国英武,倡导英雄主义精神,是察哈尔蒙古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没有衣领就不成其为袍子,没有察哈尔就不起兵出征”这一蒙古族民间格言道出了察哈尔部与蒙元王朝及北元存亡的密切关系。成吉思汗对自己建立的护卫军“怯薛”的勇敢、忠诚精神推崇备至。护卫军也曾以其勇猛善战和护卫安全赢得了成吉思汗的赞颂和喜爱。它始终保持对历任大汗和国家的忠诚,无论跟随历任大汗转战南北还是汗位虚悬时期,都始终誓师捍卫大汗的正统地位,成为17世纪史书所赞誉的如大汗身边的宝剑和钢盔般可信的战士——“利剑之锋刃,盔甲之侧面”,这是就对集结在大汗身边的察哈尔勇士的形容。
由于察哈尔部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察哈尔部人就养成尚武忠诚、傲骨铮铮的气质,不畏强暴、勇猛强悍的拼命精神。很多史籍描写察哈尔部“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成吉思汗时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还是在铁木真汗时将追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四杰”世袭担任四支“怯薛”军的长官,直至元亡;无论在达延汗的中兴大业中建立的赫赫战功,还是布尔尼举旗反清失败中的不泯精神;无论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血战镇海的保卫战中投池殉国的两江总督裕谦,还是1000多名八旗察哈尔人血战六昼夜的镇江保卫战中战斗到最后一人;无论是天津大沽口、京津保卫战、反对西方传教士侵略内蒙古、抗击德国侵略军进犯归绥等斗争中,还是在辽沈战役的黑山保卫战、平定西藏叛乱,以及在早期共产党人纪松龄、孟克吉勒格尔、蒙古族女英雄巴彦玛、乌喜鹤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中、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敌人的严酷拷打下,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抛头颅、酒热血,留下了气壮山河的业绩和不朽的英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对察哈尔蒙古族为祖国和民族勇于献身的高尚民族气节给予高度评价。
英雄不是力量出众的莽汉,也不是独善其身、恃才傲物的众叛亲离者,英雄必须是顾及群体利益、与群体休戚与共的人,是不畏强暴、知难而进者,直至为理想献出生命者。所以“英雄”在察哈尔蒙古族中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我们不难看出,察哈尔文化是孕育爱国英武、宁死不屈、英雄主义精神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爱国英武、英雄主义精神是察哈尔文化更突出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以及草原文化中其他部族文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之一。
爱国英武,就是察哈尔人对国家对民族赤胆忠心、英勇善战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忠贞不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勇敢顽强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世世代代陶冶着察哈尔蒙古族,深深积淀在他们的意识之中,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和特质,进一步升华为察哈尔蒙古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和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敬重礼仪、爱国英武的核心理念,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为有机整体。我们对察哈尔文化的研究,绝不能割裂与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之间的传承关系。其中,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是察哈尔文化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一脉传承,成为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同时,察哈尔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孕育出了韵味独特、别具一格的敬重礼仪、爱国英武的核心理念,体现出察哈尔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以及与草原文化的凸现特色所在。
二、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的当代价值
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察哈尔蒙古族文化的内核和精华,是察哈尔蒙古部乃至整个蒙古民族自身延绵不断的精神资源。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持续发展的精神内驱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精神资源价值
察哈尔文化的践行开放、爱国英武等核心理念,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具有深层的内源性影响。察哈尔蒙古族从一个近万人的护卫军,一跃发展成为世界性帝国的中央万户,在草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高潮迭起。这种深层的动因就是察哈尔部的特殊性,造就了与时俱进、践行开放、爱国英武的核心理念,是察哈尔文化乃至草原文化的民族精神极有活力的深层原因。在过去,正是察哈尔蒙古族的这种勇敢、进取和英雄主义精神,为成吉思汗一统中原,达延汗二次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巨大功勋,进而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融合和文化整合,推动国家的统一和不断扩大。
即使在今天体现与时俱进时代要求的这种开拓进取、爱国英武精神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包括察哈尔文化在内的草原文化激发着各族人民求真务实、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务求成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昂斗志,为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和谐内蒙古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我们看到蒙牛、伊利、察哈尔酒业、察哈尔乳业,以及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以察哈尔文化为内涵的品牌企业等,仅仅几年的时间,凭着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深层的动因就是察哈尔文化乃至草原文化践行开放、爱国英武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二)文化资源价值
察哈尔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民族个性鲜明,地域色彩浓厚,历史发展悠久。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时代,以文化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察哈尔文化是宫廷文化和绿色天然的象征,它为文化品牌的运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能。诸多企业注重挖掘察哈尔文化丰富的内涵,打造草原品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崇尚自然、无污染、纯绿色的新的的健康观念。所谓绿色产品,就是在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污染或基本没有污染的产品。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使用,其中的每一步工艺都要尽其所能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这样,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环境,而且也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区域的许多知名企业,就是绿色产品为理念,生产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产品,从而使察哈尔文化品牌闻名国内外。
察哈尔厚重的宫廷文化,集纳了民族风情、民族习俗、民族礼仪、民族婚礼、民族音乐、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宗教文化等蒙元文化的优秀遗产,同时察哈尔历史文化遗迹众多,自然风光壮美秀丽、得天独厚,大草原、大自然、大湖泊为人们喜爱和向往,推动察哈尔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在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定位的指引下,必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仅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璀璨亮点,而且对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树立地区形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生态资源价值
察哈尔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资源。察哈尔蒙古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重视对草原、森林、河流的保护,他们认为没有水源丰富的草场,就不能繁养众多的牲畜,没有风调雨顺的天气,就不会带来牧民的丰收,也不会有人的生存与发展。正是察哈尔乃至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才有北疆草原这方绿色。
察哈尔文化的传统生态观念渗透在察哈尔蒙古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代代沿袭,传承下来。这种文化积淀,在人们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维护湿地、森林、草原的生态平衡,提倡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今天,仍然闪耀着超时代的光芒,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内蒙古巨大的资源优势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要求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必须合理、科学利用资源,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北方绿色天然生态屏障,内蒙古实施封山育林、禁牧、休牧、生态移民,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全区上下对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生态的重要屏障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空前提高。特别是今年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提出了“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无不都体现了察哈尔文化乃至草原文化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观念,在新的时代的继承和创新。
(四)道德资源价值
察哈尔文化中的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既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又是草原文化传统道德的行为准则,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宝贵的思想源泉和道德资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诈骗活动有所蔓延。主要表现为社会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引导人们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察哈尔文化中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在今天经济社会大潮中,在思想道德和伦理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偷窃、撒谎、淫乱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热情、互助、好客、尊老爱幼、正直、诚信受到人们的推崇。当前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愈将完善,现代经济对伦理诚信的内在要求,不仅成为企业的基本精神,也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准则,内蒙古诸多以察哈尔文化为内涵的名牌企业、品牌产品享誉国内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把“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
三、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的传承发展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敬重礼仪、爱国英武作为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察哈尔蒙古族文化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是察哈尔文化形态特征的体现,是察哈尔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之所在;是贯穿察哈尔部历史、文化各个层面的主线,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全部文化行为所遵从的根据。它不仅是察哈尔蒙古族的生存智慧、发展动力,而且察哈尔蒙古族通过实践这一核心理念,为蒙古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华文化的兴旺发达注入了生机活力。作为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敬重礼仪、爱国英武既是历史的范畴,也是现实的范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察哈尔文化的某些特质被舍弃了,或者被新的特质所取代,某些观念渐渐消失了或被新的观念所取代,而惟有这些核心理念始终与文化整体一同前行,并且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至今仍不失其风采和价值,继续成为察哈尔文化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每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而在这些文化理念中有些理念又是居于核心地位,在整个观念体系、乃至文化整体中起到统摄作用,决定文化形态的状貌和性质,引领整个文化体系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敬重礼仪、爱国英武的理念就是在察哈尔文化的观念体系和文化整体中发挥着如此的作用,并成为察哈尔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活的灵魂”。察哈尔文化之所以成为绿色生态型文化,就是因为崇尚自然的理念化为察哈尔人始终不渝的自觉行动;察哈尔文化之所以能够从传统走向现代,就是因为践行开放、开拓进取的理念使察哈尔部的文化实践超越时空而与历史同步;察哈尔人之所以籍贯不同而有着共同的性格特征,共同构成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就是因为恪守信义的理念使他们拥有了彼此认同的基础;察哈尔文化之所以有高贵的文化品质,就是因为敬重礼仪的宫廷文化理念增强了察哈尔文化的厚重与神秘;察哈尔人之所以在历次战争中能够骁勇善战,就是因为爱国英武、英雄主义的理念化作他们践行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对此,我们要通过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发掘察哈尔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其中蕴涵着的具有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引领风尚的精神财富。
(一)要切实把察哈尔文化的学科根基打牢
学科建设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立身之本,也是履行社会科学研究崇高使命的根基所在。察哈尔文化在中国北方草原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形成与发展,在今天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要以“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为抓手,全面组织实施察哈尔文化研究工程,整合社会各界学科力量,并且创建“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的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察哈尔文化研究的理论建构、人才培养、资料建设、平台构筑等方面基础还相对薄弱,还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切实把察哈尔文化学科建设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
(二)要加大察哈尔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察哈尔文化研究要高度关注现实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要求,要实现自治区“8337”提出的“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定位,把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当中,用核心理念感染和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并迅速提升察哈尔文化的“形象”。
(三)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增强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的大众认知感
察哈尔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察哈尔阿斯尔》为代表的气势豪放、绚丽多彩的宫廷音乐,都表明了察哈尔文化取得的最高成就。我们要让察哈尔文化理念从专家学者的书斋“走出去”,走进大众的生活当中,要让察哈尔文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用通俗的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察哈尔文化及其核心理念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用文化的力量提升社会成员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未来可以预见,察哈尔文化灿烂的明天,将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组成部分而跻身于世界文化的盛宴。
察哈尔文化促进会论文之一
察哈尔文化促进会论文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