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思潮争鸣 > 内容
“科尔沁文化”解析(通辽市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论文)
来源:本站 作者:王明义 日期:2013/9/18 浏览量:7028次
字体:     

 

关于科尔沁文化的研究以及科尔沁文化大市的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开展,有了一定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还处于破题的阶段,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探讨。比如,究竟给科尔沁文化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科尔沁文化它有什么样的历史内涵?科尔沁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什么?等等。

我觉得,探寻一种文化的精神本源,莫过于探询它的历史,要探索一种文化,必须要找出它的精神内涵。所以,对于科尔沁文化这个概念,究竟怎么样表述,赋予什么样的内涵,来使之更好地完善?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前些年我综合了一下各个方面的意见,又进行了一点思考,对什么是科尔沁文化,提出了这么几句话,抛砖引玉,以期研究科尔沁文化的同志们来进行认真地探讨。对于科尔沁文化我作了这样的表述:“科尔沁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以科尔沁厚重的历史为底蕴,以‘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科尔沁精神为内涵,具有史诗性、融合力、开放式、创新型特征,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色彩的科尔沁草原文化。”

这里面提到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以科尔沁厚重的历史为底蕴,以“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科尔沁精神为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探求一种文化的精神本源,莫过于探询它的历史,而科尔沁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就需要把科尔沁的历史简要地回顾一下。

科尔沁,蒙古语的意思为“带弓箭的人”,或者叫“带弓箭的部队”。它的始祖是哈布图哈萨尔,《蒙古秘史》中叫哈萨尔合撒儿或拙赤哈萨尔。哈布图是清代给命名的,就是神箭将军的意思。科尔沁部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落和建立大蒙古国的进程中,一直是一支帐前不离左右的卫队和一支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蒙古秘史》对哈萨尔有着非常多的记载。公元一二O六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称帝,建立大蒙古国。哈萨尔作为“黄金家族”得以分封。分封地就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根河和海拉尔河流域的呼伦贝尔草原。实际上科尔沁部的发源地是在呼伦贝尔草原,现今额尔古纳市的黑山头古城,就是哈萨尔及其后裔的王府。

科尔沁部在呼伦贝尔草原这个水草丰美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部落,并且形成了诸多的分支。到明朝嘉靖年间,也就是公元一五二二年——公元一五六六年之间,科尔沁部为避战祸,在哈萨尔第十四代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的率领下,约于一六四七年率部众,随同蒙古大汗打来逊汗东迁,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越过大兴安岭,迁至嫩江流域,即嫩江下游淖尔河及洮儿河流域。因为在嫩江流域,所以叫嫩科尔沁,以区别于同族的阿噜科尔沁。

科尔沁部在嫩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明末,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强部,当时游牧地的面积是三十六万平方公里。到清初建立哲里木盟的时候,辖十个旗,左翼三旗,右翼三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和杜尔伯特旗。民国初年,王世仁先生写了一本《哲盟实剂》,那里面记载,当时的面积还有七十多万方里,四方里是一平方公里,还有近二十万平方公里。

科尔沁部在清代应当说是比较辉煌的,它以卓著的功绩,“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札萨克二十四部首”(《清史稿》卷五百十八)。科尔沁部一共出了四位大清皇后,这在二千多年中国的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蒙古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是指外蒙古,漠南蒙古是指内蒙古。内蒙古二十四个部,科尔沁位列之首。这就是《清史稿》明确地说的。《清史稿》里的《藩部》科尔沁部就位列第一部。所以应当说它在建立清朝、稳定清朝、平叛吴三桂的“三藩”叛乱、平叛葛尔丹以及后来的僧格林沁抗击英法联军的时候,科尔沁是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的。一个部落八百年生生不息、几经迁移始终保持强部,你能说它没有一个厚重的历史吗?

科尔沁在八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我觉得形成了一种精神,这就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这种精神就是“科尔沁”的本意,就是箭。因为“科尔沁”就是弓箭手、带弓箭的部队的意思。箭是什么?古代来讲,成吉思汗的时期代表一种先进的兵器,代表着人们一往无前,代表着我们常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八百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中,它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科尔沁最初是一个军事名称,在呼伦贝尔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形成强大部落,同时在科尔部迁徙到嫩江流域的时候,也是新开辟天下。到明末,形成强部,与努尔哈赤、蒙古的林丹汗在东北形成“三足鼎立”。清初建立哲里木盟,形成十个旗。哈萨尔的其他部落,包括阿噜科尔沁部,包括四子部,就是现在的四子王旗,包括巴盟的乌拉特部、包括茂明安部、包括青海的和硕特部、阿拉善和硕特部,都是哈萨尔的后裔。所以蒙古科尔沁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所体现出来“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体现出的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出来的“开弓没回头箭”的精神,应当是我们今天所要强调的,所要继承的。

在历史上,科尔沁铁骑曾身经百战,“有大征伐,必以兵从”,科尔沁人确实是非常英勇、视死如归的。在僧格林沁指挥通州八里桥的战役,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时候,几千名科尔沁铁骑,面对着侵略者的洋枪洋炮,像潮涌一般,像雷霆一般,前赴后继地冲锋,前一批倒下去了,后一批冲上来,直至最后一个倒下。而且据清史记载,他们倒下时是始终面向敌阵的,没有一个逃跑的。

所以,我们把科尔沁文化归纳为: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以科尔沁厚重的历史为底蕴,以“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科尔沁精神为内涵。

科尔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有悠久的历史,八百多年;科尔沁有灿烂的文化,最早发现的蒙古碑文就出自科尔沁,叫移相哥碑,移相哥是哈萨尔的儿子;最早发明蒙古文字的创造者,叫塔塔统阿,是哈萨尔推荐给成吉思汗的,他是回鹘人,创造了蒙古文,一直沿用至今。科尔沁起源于“武”,又和文化深深结缘,这就是科尔沁。它有悠久的历史,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众多的名人,如哈布图哈萨尔、奎蒙克塔斯哈喇、孝庄文皇后、僧格林沁、嘎达梅林等等。它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有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有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南宝力皋吐史前古墓群遗址,还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古岩画,燕长城、金界壕、元佛塔、清寺庙、闻名于世的辽陈国公主墓、吐尔基山辽古墓,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先后被列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在多年的发展中,还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文化。

我们现在推出了几大精品,科尔沁民歌、安代舞、乌力格尔说唱艺术、科尔沁草原版画,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民族曲艺之乡、马王之乡、版画艺术之乡等。很多著名的现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源自科尔沁民歌。胡松华的《赞歌》,取自科尔沁的情歌《金月玛》;玛拉沁夫写的《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后来改编成电影,主题歌叫《敖包相会》,取自们科尔沁的民歌《韩秀英》;内蒙古现在得世界大奖的无伴奏合唱《四海》,就是科尔沁的《祝酒歌》;还有《嘎达梅林》、《雕花马鞍》、《科尔沁迎宾曲》、《乳香飘》等等;建国后蒙古族作家创作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部中篇小说均出自科尔沁。所有这些,构成了一部非常波澜壮丽的科尔沁文化画卷。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发展的,并且深深地融入现代精神之中,使科尔沁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扬光大。

同时,科尔沁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文化。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吸取营养,它有《江格尔》史诗,有乌力格尔,而乌力格尔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喇嘛教占统治地位之后,萨满教在整个内蒙古几乎被斩尽杀绝,惟独在科尔沁与喇嘛教并存,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当然蒙古萨满博也随着形势的变化作了相应的改进和妥协。而且科尔沁在历史的发展中,比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它是最早和农耕文化结合的,它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增添它新的内涵。

所以又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它具有史诗性,它具有融合力,它具有开放式,它具有创新型特征,它是体现鲜明的民族色彩和个性色彩的科尔沁文化。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科尔沁文化的粗浅的理解。从科尔沁的历史,从科尔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中,所产生的精神,从科尔沁文化的内涵和它的特点,给它下了这么一个定义,也请同志们共同地探讨,使科尔沁文化这一独特的品牌发扬光大。

那么,怎么样弘扬科尔沁文化、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创建科尔沁文化大市?这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应该说,科尔沁的文化,科尔沁的品牌,既是民族的,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部落的概念,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民族文化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的概念,同时它又是构筑经济发展框架最为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因此,进一步弘扬科尔沁文化,全方位地发展和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既是创建文化大市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如何全力弘扬科尔沁文化、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我觉得应突出抓好“四个结合”,打造“四大品牌”。

第一,要把科尔沁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科尔沁产业品牌。

发展是第一要务,推进经济发展进程是我们当前的重大任务,如何把科尔沁文化品牌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打造科尔沁的绿色产品品牌,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们有许多纯天然的绿色农畜产品,如牛肉、荞麦、玉米、绿豆、红干椒、山杏和中蒙药材,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打科尔沁品牌,能不能通过打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还有,纯天然、无污染的科尔沁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如何提升,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尔沁绿色系列产业品牌,这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二,要把科尔沁文化与创建旅游大市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科尔沁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业之魂,旅游业如果不赋予浓郁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那只能“进山看庙、回家睡觉”。由于气候等原因,我们的旅游又受到很大的限制,“五一”草没绿,“十一”草又黄了,靠什么吸引人?所以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尔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科尔沁的名人效应,科尔沁的民风民俗,科尔沁的草原风光,使它赋予厚重的文化内涵,来打造我们的旅游产业,来建设我们的精品,来发展我们的景区景点,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差距,更要看到优势,看到“潜质”。这种优势不仅仅是草原,是天然,是自然,更有诸多独特的东西。

首先,科尔沁历史悠久,名人众多。说得出的有“四大历史名人”。科尔沁的始祖哈布图哈萨尔,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亲王,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等。这些历史名人彪炳史册,震古烁今。这种历史、人文资源,历时愈久,价值愈丰,是我们发展旅游的永恒优势所在。

其次,科尔沁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在奈曼旗出土的辽代陈国公主墓,被列为“七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二00三年在吐尔基山发掘的辽代古墓被评为二00三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出土的辽彩棺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二0一0年发掘的哈民史前聚落遗址被列为二0一一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它所呈现的五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凝固了历史瞬间和重大灾难事件的原生状态令人震撼;我们还有金界壕、古方城、燕长城、元塔、清寺庙和王府等等。这些历史遗存,文化底蕴厚重,旅游价值巨大,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发掘。

再次,我们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在北方沙地中地貌奇特,被誉为“沙海奇观”;莫力庙沙湖碧波荡漾,是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奈曼的怪柳林百态千姿、鬼斧神工,全国独一无二;霍林河、扎旗北部的山地草原风光秀丽、广袤无垠,等等。

最后一点,就是博大精深的科尔沁文化。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第三,要把科尔沁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之根,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活力和灵魂。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文化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特色。我认为把科尔沁文化与城市发展建设结合起来,最突出的就是要体现浓浓的科尔沁文化特色,把它融入于城市建设之中,融入于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之中,使它有一些标志性的科尔沁民族特色的东西,一看就有特色,使我们的城市从外观到内涵都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特点,浓重的科尔沁文化特色,塑造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家园,而不是“千城一面,一个城市对另一个城市的克隆”。所以如何高擎起科尔沁文化大旗,把这种特色融入到城市发展建设中,这也是我们认真思考的。

第四,要把科尔沁文化与文化艺术事业结合起来,打造科尔沁文艺精品品牌。

怎么打造?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讲,我觉得要突出抓好四大科尔沁文化精品和两节、一奖建设。所说的四大科沁文化精品,就是科尔沁民歌:目前有上千首,许多民歌至今仍广泛传唱;乌格尔说唱艺术:我们的琶杰、毛依罕、孙良等曲艺大师,都是国家级的,国外有关专家学者也都在研究他们,所以琶杰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曲艺家协会席刘兰芳亲自来参加,琶杰是受毛主席接见的为数不多的曲艺家之一;安代舞起源于通辽市库伦旗,现在风行内蒙古,被誉为蒙古第一舞,应该提升和挖掘;搞好两节,一个是8 . 18哲里木赛马节:已连续搞了二十多年,应该说越搞越红火,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另一个是科尔沁艺术节:两年一次;抓好一奖,就是设立政府文艺大奖,科尔沁文艺奖。通过上述科尔沁文化品牌工程建设,使科尔沁文化更具魅力,更体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使这独特的民族文化一—科尔沁文化得以弘扬光大。

 

 

 

(作者为通辽市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研究会会长)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