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历时一周的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落下了帷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草原文化节还首次举办了节目交易洽谈会,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区市近70家演出机构和团体的目光。
随着“湖南文化现象”、“河南文化复兴”等的出现,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内蒙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潜在优势尚未变成现实优势
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目前全区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有些文化遗产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如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等。
以内蒙古为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的草原文化,已被公认为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与此同时,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在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下,如何开掘文化资源优势,成为了当地十分关心的话题。
从傲然挺立的一座座博物馆、大剧院,到久演不衰的《鄂尔多斯婚礼》;从改革运作模式唱响的《草原传奇》,到联手大集团成立的“新华发行集团”;从走进万家的蒙古族歌曲,到飞花五洲的内蒙古杂技团……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在短短几年间,与过去相比已有了长足发展。
但文化厅厅长王志诚却仍然高兴不起来: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仅占GDP的1.05%,不仅远低于发达省市5%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形成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跷跷板”现象。
王志诚的忧虑已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共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指出:“内蒙古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在优势。要把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大区的转变。”
早在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提出了“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战略,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吕瑛认为,所谓文化大区,其内涵包括:一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二是具有强大的文化产业,三是强有力的文化辐射力。
近六年时间过去了,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战略制定较早、被寄予厚望的内蒙古文化产业为什么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快速壮大?对此,王志诚坦言,与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文化产业还存在不小差距。如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现有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规模化程度不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没有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等。此外人才问题也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用市场手段培育产业主体
今年6月,内蒙古召开了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来把握,这意味着一场更深层次的文化体制改革,即将拉开帷幕。
打响草原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首先需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
在自治区宣传部长乌兰看来,文化产业必须转入培育主体、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自治区已经筹划首先抓好出版单位改革,今年年底前组建成立内蒙古出版集团;二要抓好影视文化单位的改革,于年底前组建内蒙古影视集团;三要积极推进文艺院团的改革,于2010年组建内蒙古民族演艺集团。同时,按照要求,今年年底前至少完成一家直属文艺院团的整体转制。各盟市在2010年上半年前完成影剧院、电影公司转制任务的同时,积极推进文艺团体改革。
在本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会上,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促进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讨论稿),让很多参加本次会议的民营企业家倍感兴奋。
成功打造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东联集团董事长侯钰蛇表示,新政策将大大加速东联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如今,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正在推进,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预计2011年底竣工,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部分项目已完工……
许多人看好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说:内蒙古的文化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用产业的理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必将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有望到2020年基本建成继承草原文明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民族文化大区。
责任编辑:国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