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会论坛 > 内容
充分开发和利用草原文化资源 推进敕勒川区域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来源:本站 作者:乌恩 日期:2011/11/3 浏览量:5896次
字体:     
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乌恩在内蒙古敕勒川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会上讲话
 
  文化产业作为低碳、绿色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支柱型产业。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十二五”期间是内蒙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全区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内蒙古应当“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充满信心,但从目前基础看,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敕勒川区域是草原文化的富集区,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内蒙古人力、财力和技术装备等多种积极因素的集聚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要将各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们必须对文化产业的自身规律以及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准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于自身的发展之路。   
 
一、客观认识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新兴产业。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式、生产方式、资本运作方式以及消费方式,在市场化、科技化组合度方面超过任何传统产业。内蒙古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规律,应当具  备世界眼光和国际视角,将全球化视野作为文化产业运作的基点。全球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目前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文化资源的共享化。文化资源属于“非产权性”知识或财富,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代,“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交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民族和地域的差异己不再是文化合作或竞争的障碍,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已毫无保留地袒露在世人面前,人们借助现代手段可以轻松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化动态,认识和利用不同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国际共享已成为现实。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中国元素被美国电影公司频频搬上荧幕,最终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装满了美国电影商的钱袋。在全球文化高速整合的时代,如果文化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不能将自己的资源转换为产业资本和产业竞争力,只能变成资源的输出者,眼睁睁地看着优良文化资源成为他人的产业元素。   
  二是产业经营的垄断化。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竞争是其基本属性。产业的规模决定了竞争能力。目前国际文化产业的垄断化程度正在加深,美国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其中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就具有680亿美元的市值,业务涵盖电影、电视、互联网和报刊书籍出版等诸多领域。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资本、人力、科技手段,控制着文化消费市场的话语权,占据着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面对国际趋势,为了培育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产业主体做大做强,如成立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动漫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国”字头公司,以湖南广电为代表的地方传媒集团也开始大规模地进行跨区域、跨业态的整合行动。整合、兼并、上市已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三是产业链条的体系化。无限放大版权的吸金效应,是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差别。美国玩具制造商为了推销研发的新玩具,拍摄了动画片《变形金刚》;热销全球的《哈利·波特》追求的不仅仅是图书码洋,同时将故事转化为电影票房,进而开发出了角色扮演玩具和电子游戏产品;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并未满足于电视的播出,而是用动漫形象开发儿童服装和文具,甚至融入餐饮业,70%的经济效益来自衍生产品的授权;文学作品《狼图腾》不仅在图书销售上获得了丰厚利润,其国际版权交易、影视改编授权,再一次充分体现了文化产品的增值效应。围绕核心产品,开发衍生产品,不断拓展产业链,已成为目前国内  外文化产业的最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否具有产业链延伸的潜力,已成为评价特定文化产品产业价值的重要尺度。   
  四是创意理念的国际化。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不仅仅局限于对感官的刺激,更在于对受众心灵的触动和震撼。文化产品吸引力  是否能具备持续性和经典化,关键在于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揭示,古今中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无不体现了这一规律。只有深度挖掘“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带来理性思考、能够激发人们向上的文化产品,才具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蒙古国电影《哭泣的骆驼》、《小黄狗的窝》之所以屡获国际著名电影奖项,在于创作者挖掘了草原文化资源内在的、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元素;韩剧《大长今》的热播让“韩流”袭击了亚洲,原因就在于《大长今》的观众被主角坚守真挚、矢志不渝的信念所打动,潜移默化地被亚洲甚至全球观众所接受,韩国的旅游业、料理、医疗也随之受益,带来了文化出口的隐性经济效益。因此,文化产业的产品开发内容上要坚持多样  性,但理念上要追求人类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如盛大网络公司提出的口号:“用世界性语言讲述中国独特的故事”。   
  五是产品形式的本土化。人们出于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性思考,为了满足精神生活多样性需求,对差异性、特色性文化产  品的需求强度日渐显现。在数字化的当代,现代科技使大量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但拷贝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具有浓郁  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受到普遍欢迎,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云南省文化产业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得益于文化产品本土化战略,《纳西古乐》、《丽江金沙》、《云南映象》等一系列著名品牌产品,就是利用了云南各民族原汁原味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通过本土化的包装,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文化图卷,展现出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独特魅力,走进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剧场,打入了欧美演艺市场,拉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二、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积淀的丰厚度、特色风格的鲜明度、影响力的广泛度,可以与任何文明类型相媲美。依托草原文化资源是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为新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二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对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有了准确的定位。   
  (一)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基于“内容”的生产力,即通过向市场提供音像、影视、演艺、图书、报刊、娱乐等产品、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内容”的丰富性、差异性、原创性决定产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成功的捷径。    
  草原文化丰厚的资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草原文化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形态之一,也是绵延至今的活态文化。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风格的差异性、与时俱进的鲜活性,使之内容博大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符合当代国际文化市场寻求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的趋势,成为文化产业开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草原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决定了熔铸于其中的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  组成部分,草原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历史的每一发展阶段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诸多的历史事件、诸多的历史人物、诸多的物质文明成就、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均为世人耳熟能详,已成为无需宣传的文化形象。依托如上资源  开发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草原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决定了市场的感召力。草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代表的核心理念,它所体现出的绿色生态、开放包容、重德忠义的思想,与当代人类的理性追求相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颇有借鉴价值。依托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围绕草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广泛的市场感召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播草原优秀文化的最佳手段之一。文化产业是依托现代传播方式而产生的产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传播  手段的拉动下,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历史上任何介质或载体无法比拟的。草原文化借助文化产业的平台,其影响力无疑  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任何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所具备和产生的现实功能,文化只有在经济  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否则特定文化必然衰亡。文化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草原文化资源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资源的产业化不仅能够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够为文化的传承者带来荣誉  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全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行为的自觉化。   
  (二)内蒙古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   
  新世纪伊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进一步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内蒙古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全区各界的  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省市相比较,我们的劣势依旧明显。有关部门和人  士总结前期的发展状况,认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文化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通过我们对相关省市区的调研,我们认为以上原因均属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所有欠发达地区一样,内蒙古自治区面对新兴产业,核心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这是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但在现阶段具体的发展路径选择上,更突出的问题在于我们自身的特殊性难点问题。   
  第一,资源“解读能力”薄弱已成为内蒙古文化资源转化的瓶颈。“解读能力”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文化资源――历史  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民间文学艺术精髓的理解和认识,对文化核心价值的阐释能力;其二,对资源与产品对接关系的领  悟能力。资源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市场是一个绝对动态的概念;资源的禀赋从内涵到外廷是有其时代的、内容的局限性的,  而市场需求从形式到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资源的解读能力实质上就是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发展文化产业并非  对传统文化资源简单的复制,而是借助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就目前的实  际情况看,我区面向市场转化资源的能力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产品提供方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选题、产品  形式、营销等方面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缺乏用国际化的表述方式讲述草原故事的能力,因而难以客观系统展示草原文化优  秀成分,造成具有感召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匮乏的现实;其二,对文化资源的误读现象十分普遍,低档次重复开发已  成痼疾,甚至出现都分媚俗的现象,造成受众对草原文化理解的片面化。“一流资源、二流生产、三流产品、四流营销”已成为我们目前的窘境。   
  第二,草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文化资源已经得到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界广泛关注。由于草原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其历史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文学艺术界关注的题材。18世纪意大利音乐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元朝公主的传说创作了著名的歌剧《图兰朵》,上个世纪40年代郭沫若根据元末云南梁王阿盖公主的传说编写了话剧《孔雀胆》,曹禺编写了话剧《王昭君》,在国内外影响广泛。进入21世纪,以草原文化资源为题材的产业开发在国内外加速,2001年美国人以匈奴历史为题材出品了电影《阿提拉》;2006年日本与蒙古国合作、2007年德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国合作,以成吉思汗历史为题材分别拍摄了电影《苍狼》和《蒙古王》;北京麒麟公司制作了《成吉思汗》网络游戏,凤凰卫视以呼伦贝尔各民族原生态文化为资源开发了儿童音乐剧《五彩传说》,马可·波罗的名字被用来注册购物网和瓷砖;以内蒙古草原生活为内容的文学作品《狼图腾》自2005年出版以来,到2008年共计发行240万册,连续17个月位列全国文艺类图书发行排行榜的前三名。先后有多个国家购买外文出版版权,目前海外版权销售已达26个语种。电视改播权和影视版权也成功售出,同名电影已进入拍摄准备阶段。内蒙古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正在努力改变“原字头”的发展模式,但“原字头”的文化资源又面临着流失的挑战,同时面临“解读权”的竞争。如果不能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内蒙古人将最终成为草原文化产品的买单者而不是受益者,能够将资源转化成产品的能力显然比拥有资源更重要。
  第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巳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社会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我们认为,从综合角度看,内蒙古是各类资源的相对富集区,政策、人才、资本和技术条件并不匮乏。但是受体制、机制的影响,人们已习惯于从本位角度思考,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协作机制,缺少宏观的大产业意识,社会资源难以形成聚合效应,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开发中不能够形成合力,在国际国内垄断化的挑战格局面前,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   
  第四,产业的开发方式及其内容组合缺乏建构大产业体系的自觉意识。应该肯定的是,内蒙古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过程中,全区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诸多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观察,很多努力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项目开发的“零、散、乱、小”。大多数节庆活动依旧停留在“舞台化”式的运作层面,注重自我展示而忽略国际化、地区化互动;相同题材被重复开发利用,却未能形成品牌;大型舞台艺术作品频频产生,由于缺乏前期营销和后期市场运作,难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旅游景点大量涌现,同质化倾向却日趋严重,等等。虽然文化产品数量不少,但形成市场“聚焦效应”的甚少。我们认为树立大产业开发的思维方式,是内蒙古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第五,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开发缺乏示范效应。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虽然在国际国内已经拥有诸多的成功案例,但在相当数量的基层工作者和企业家头脑中犹如海市蜃楼,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人们在趋利效应的影响下,更多地是关注短期回报率较高的经济行业;另一方面,内蒙古目前还没有产生一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再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观念中还认为文化是政府的事,文化是一项公益事业,投入多回报少,所以对文化产业仍处在观望状态,难以形成多渠道投资、特别是社会投资效应。   
  基于现状,“我们必须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既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个阶段,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也不能落后于发展阶段,不敢大胆提出切合实际的战略任务,丧失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敕勒川区域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缩短自身文化产业的摸索过程。与此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大胆创新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推动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是以工业方式进行内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敕勒川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路径选择,在定位上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而在发展方式上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是由普遍共识的产业要素构成的,但对诸要素的认识和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往往决定产业发展的最终走向。针对国内外文化发展的趋势,根据敕勒川区域的实际,我们认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应选择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   
  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要素,是文化产业的载体,而特色、规模决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内蒙古传统的文化部门各司其职,既没有设立专业的文化产业研发机构,更没有形成以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为主业的规模化文化企业。虽然近年来有相当多的文化部门已完成企业化转制,但业务内容、人员结构、运作方式并无彻底改观,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充分发挥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优势,以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影视业(含动漫)、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和龙头,演艺、出版、报刊、会展业跟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占领市场制高点,掌握市场话语权。政府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项目立项、经费支付等方面给予导向性扶持,使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良好市场环境,构成合力优势,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将内蒙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航母”。   
  (二)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   
  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目前五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而言,搭建平台,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的发育创造基础条件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首府城市的人才、信息、资本、交通、物流等优势,面向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以国家级标准,在呼和浩特市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为系统开发和生产草原文化产品提供平台。基地建设应紧扣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潮流,勇于迎接挑战,开发以草原文化为内容的数字信息库、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网络游戏、网络期刊、动漫、手机平台产品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定期举办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创办国际草原文化主题影视节,使之成为国际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中心,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草原文化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同时兼集文化产业培训、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以建构大产业体系的战略思维进行建设。   
  (三)系统梳理草原文化产业资源   
  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进程中,自治区先后启动了“草原文化数据库工程”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资源普查”项目,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区文化资源的规模、类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组织专家团队对资源进行产业化研究,深度探讨蕴含于其中的开发价值,对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做出产业化分类,提出开发方式,最终以产业开发资源信息库的形式,与产业项目库建设相结合,面向社会,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素材和指导性建议。   
  (四)  建立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产学研孵化器   
  文化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智力和科技的融合代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品的产生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市场研判——资源解读——产品创意——产品生产,而目前内蒙古面临着企业、演艺部门、媒体有积极性而缺少优质项目,编创队伍有压力但对草原文化资源的深度“解读能力”薄弱,科研部门有理论知识储备但缺乏产业意识的局面,资源与产品开发之间缺少创意的纽带,研发与生产无法接轨,因而难以产生与市场对接的文化产业精品。针对内蒙古文化资源转化能力薄弱、品牌匮乏的实际,内蒙古迫切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和平台,尽快成立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院,由指定的文化单位或科研院校建立组织架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专项课题为纽带,由项目实施方提供经费,面向国内外聘请专家团队(包括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对自治区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战略导向、资本运作、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研判等宏观问题,文化企业存在的项目创意、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产业链开发等操作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使研究院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专业化智囊团、全区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和高端信息平台。   
  (五)  开发以草原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   
  内蒙古全区的文化产业处在起步阶段,资源配置、产业要素组合不尽合理,难以形成合力。因此,近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整合资源,集中优势,面向市场,实施品牌工程。通过严谨论证,制定战略规划,突出创意优先、高科技项目优先、产权项目优先、“走出去”项目优先的原则,将产业链延伸潜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确定自治区重点龙头项目和近中期实施步骤,围绕品牌项目,实施各产业部门联动,通过整合优势弥补市场主体和人才方面的弱势。如将某年确定为“内蒙古旅游某某文化主题年”,除旅游部门外,广电、报刊、出版、演艺、网络等行业围绕主题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销;再比如拍摄著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电影、电视剧,各行业应发挥各自优势,出版相同主题图书,组织宣传文章,开设专项旅游线路,为核心产品造势,同时开发系列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力争每1—2年塑造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品牌,实现各行业互动共荣的良性局面。用5-10年的时间培育多个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占领国际国内草原文化主题产业的高地。   
  (六)     实施市场开发工程   
  文化产业的成功取决于市场的认知度,品牌的确立有赖于忠实的消费群。大量的实例表明,消费者对草原特色的文化产品有较高的关注度,市场有较强的需求。但我们目前显然缺乏有计划的消费引导,市场化的定位产品开发尚处于自发阶段,未能生产出引发市场关注的热点组合性产品,草原文化产品的丰富性、系统性对消费者而言仍处在朦胧阶段,市场的消费冲动无法获得明确的指向。因此,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有序配合,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借助各类媒体以及国内外大型会展平台,有计划地宣传草原文化优秀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培育和促进市场的消费需求,用绿色、开放、豪迈、特色、多彩的草原文化打动人心,激发消费渴望,使之成为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消费时尚,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诚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有待完善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环境的支撑下,敕勒川区域五市依托丰厚和优良的草原文化资源,依托人力、财力和技术装备的优势条件,特色鲜明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必定具有辉煌的未来,为提升内蒙古的软实力、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做出重要贡献。敕勒川区域大有作为!
   
(作者为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长、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