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我参加完在厦门举行的会议之后,应邀前往武夷山市考察。这是一个闽赣两省交界处,隶属福建省南平市管辖的县级小市,面积只有279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3万,却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天然植物园”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特别是九曲溪、茶文化及古今名人达士,更加彰显了武夷地区的风采。
九曲溪
武夷山地貌奇特,石显红色,溪水清澈,“丹山碧水”,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此处奇峰峭拔、秀水潆洄、风光绝胜的美景。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景区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九曲溪。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由西而东穿越武夷山60公里。进入景区后,折为九曲,有9.5公里潺潺碧水,每一曲都有绮丽景观。两岸奇峰,怪石林立,“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六六”三十六峰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天游峰、大王峰、玉女峰等。我与同行之人乘一竹筏,端坐藤椅之上,沿溪流而下。抬头观山景,千奇百态;俯首看水色,水清见底;回首望峡谷,一线长空;侧耳听溪声,似入真空。水深处,水面如镜;激流处,细浪飞舟。真有“筏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感。竹筏前后各有一名撑竿的艄公,后面酷哥撑动力,水深时轻竿点石,水浅处方显男士本色;前头靓妹管方向,左顶右插,保驾护航,前后默契配合,使竹筏不离河道中央。用她们的话说,这叫“吃饱了撑着”。筏妹风趣幽默地解说,滔滔不绝,扮演着导游的角色,使我们加深了对武夷的了解。
从地质学角度讲,地貌种类可分为:风蚀、喀斯特、冰碛、冰缘、冰川、重力流水、重力、外动力、构造、气候、雅丹、海岸、火山、丹霞地貌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构成,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这种地质形态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经过地壳抬升、山体崩塌等地质运动,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保留下来的岩层,形成红层地貌。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其中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我一边听撑船妹的解说,一边仔细观察,这种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石墙、石峰、石柱,“一块石头一座山”。许多山峰外形都似一块整石,它们陡峭、挺拔、整齐、平滑、有光泽,好似人工雕琢过一样。最典型的是眼前这座天游峰,筏妹介绍说:天游峰虽然海拔不高,只有410米,但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名峰拱卫,三面曲溪环绕,登上峰顶可见群峰出没于云端,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武夷山全景尽收眼底。筏妹说因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天游峰时信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本为戏言却引起了一场争论,桂林人抱怨:郭老怎么能这样说话呢!后来时任副总理谷牧的一首打油诗,“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风光亦神奇。都是祖国好河山,何必彼此论高低。”才平息了一场闽桂之争。
游到玉女峰,筏妹又讲了一段有趣的爱情故事:很久以前,武夷山洪水泛滥,百姓遭难。有一位英俊青年名叫大王,他领着乡亲们劈山凿石,辛勤劳动,垦出良田,种出茶叶、水稻和果树,还开出了九曲十八弯的九曲溪。天宫里,玉帝的女儿拨开云雾,望见武夷山男耕女织、其乐融融,便动了凡心,私自下凡来到武夷山。在九曲溪边,玉女与大王一见钟情,于是结为同心。玉女与大王成亲的事,被奸诈的铁板鬼知道了,密告了玉帝,玉帝大怒,招来天将,欲将玉女抓回天宫。玉女紧紧抱着大王,死也不肯回去。天将厉声说,玉帝有旨:“不回天宫,就把你们化为巨石!”玉女心一横,毅然回答:“宁可为石,也要留在人间!”于是大王和玉女就被化成了两座石峰,为了不让他们相见,铁板鬼也化为巨石横在两石中间。皇母怜悯女儿,偷偷派人送镜下凡置于玉女右侧,让大王、玉女镜中相见,以慰相思之情。在九曲溪边确有一块岩石,酷似镜台。当竹筏从镜台划过时,我在想这位大王,不就是传说中彭祖的儿子武或夷吗?
在九曲溪对面的旅游度假区内建有一处“中华武夷茶博园”,园中正对着大王峰、玉女峰一角,正在兴建一个旋转舞台,据称他们聘请张艺谋为总策划,搞一个与《印象刘三姐》相似的《印象武夷山》,以表达武夷人民对爱的忠贞,对美的崇尚,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走下竹筏回顾九曲溪,情不自禁作一首小诗以赞:
九曲溪
端坐竹排放眼帘,
一溪九曲绕山间。
奇峰座座丹霞貌,
赤壁尊尊玉女颜。
袅袅云烟清肺腑,
涓涓细流润心田。
艄竿撑起武夷梦,
胜景漂游恍成仙。
茶文化
出生塞外草原,对酒文化略知一二,而对茶文化却一窍不通。平日里虽也喝茶,但都为了解渴与提神,并未意识到“茶中有道”,对“茶文化”的概念十分淡薄。偶有两次出差,参观江南茶园,搞清了制茶工序,而未对茶道进行过考究。此次来到武夷,受到特殊礼遇,两日内,品了六次茶,都是坐而听茶道,用一个酒盅一样的小杯,一观、二闻、三品尝,且学着当地人慢慢吸出哨音,现学观悟,似乎品出了一些味道。
早听说武夷山有一棵神奇的“大红袍”茶树,驱车来到产地九龙窠,定要一睹其风采。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邃的峡谷,两侧长条状单面山,左五右四,九座岩峰漆黑如铁,仿佛九条将要腾飞的巨龙。峡谷里岩石错落,岩缝中渗出细细山泉,汇成小涧清溪,曲折东流。沿峡谷往里,有一片片、一层层的茶园,映衬着竹木花草。武夷岩茶就生长在这峡谷的岩壁上,象盆景一样争奇斗巧、充满生机。人们把九龙窠称为“茶树王国”。
在我的印象中,“大红袍”应是一个魁伟茂盛的大树,但走近一看,完全与想象不同,它是生长在九龙窠岩壁上,只有一米多高的小灌木,貌不惊人,难怪导游一进山口就说:“不看终身遗憾,看了遗憾终身”。但当我细心观察后,确有神奇之处,悬崖陡壁,远离地面两丈多高,一个很小的石层上,大概是峭壁的岩缝,终年不断供应富含有机物质的泉水,以点滴方式滋润深根,根部扎在包含有机物质的砂岩碎屑之中,四周崖壁耸立,阳光照射适度,空气湿润,气温稳定,加之茶农精心呵护,因而常青不衰。
望着几棵小茶树,导游讲述了“大红袍”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书生进京赶考,病倒在路上,被天心永乐禅寺的老方丈用神奇之茶叶治愈。临别,将一小包茶叶赠与书生,嘱咐好好保存,日后会有用处。书生果然金榜题名,得中状元。一日,皇后腹痛,卧床不起,遍请京城名医,用尽灵丹妙药,都不见效。状元将自己遇老方丈相救、赠茶之事奏与皇上,并拿出那一小包神奇的茶叶献给皇后。皇后喝了茶汤,痛止涨消,玉体康复。皇上龙颜大悦,命状元赶赴武夷山谢茶、赐封。状元来到武夷山,老方丈带他走进九龙窠,告知他那包茶叶就来自悬崖那株茶树。状元亲眼看到救他一命、又为国母治病的神奇茶树,感恩动情,将皇上御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来人们就把这棵茶树叫做“大红袍”。
听完故事,我们走上“大红袍”对面岩台茶房,围坐茶桌,欣赏茶艺表演,她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眼前的一壶、一碗、一杯,一边向游客解说“大红袍”冲泡之术和品饮之方:“头遍为汤,二遍为茶,三遍四遍是精华,五遍有余香,六遍有余味,七遍八遍也不差,九遍又一遍,色香味俱佳。”我等喝了一杯又一杯,不知不觉沉浸在茶香之中。借着茶兴,作一首小诗:
武夷大红袍
岩红水碧貌丹霞,
峡谷幽长望铁崖。
悬壁横观三簇灌,
峭石竖看六盆花。
九龙窠里品茶艺,
永乐禅堂访道家。
状元红袍传佳话,
九州颂赞帝王夸。
有人说:民间茶好,寺庙的茶更香,我们何不去品一品“禅茶”。于是我们登上附近的山坡来到天心永乐寺。这是一座建于南唐时期的古寺,寺庙传承上千年,香火盛极,这里的僧人兼做茶农,那包为状元和国母治病的茶,大概就出自这里。当我们走进茶室大厅时,一幅醒目字迹映入眼帘:“禅茶一味”。随后,我们登到山的高处,会见了现任寺庙住持泽道先生,这位住持学识高深,谈吐不凡,对“茶道”文化、人生哲理更有独到的见解。听他一席话,感悟到禅茶渊源之深,茶文化更是如此之精深、厚重。从禅堂出来,我开始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茶者,上为草,下为木,中间为人,是人与自然结合的最高境界。从字面上分析,茶者,二十加八十,再加一个八,合为一百零八,可看作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中国茶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六类:一是绿茶,包括龙井、碧螺春、云雾、毛峰、毛尖等,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绿茶采摘后经过杀青、揉捻、炒、烘、蒸、晒等干燥过程制成;二是红茶,分为祁门、荔枝、滇红等,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不同,是经萎凋、揉捻、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三是青茶,又叫乌龙茶,常见的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毛猴等,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有“绿叶红镶边”之特点;四是白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叶上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五是黄茶,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六是黑茶,原料粗老,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如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等品种。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国人在唐或唐以前,就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据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臆。
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约在南宋末年,南浦昭明禅师来到中国求学取经,才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到明朝中后期,日本高僧千利休总结出茶道四规,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敬重,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就一种空灵静寂的心境,给人以熏陶。不难看出日本茶道的宗教色彩很浓。
朝鲜人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中正”指凡事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均不合中正精神。中正精神应存在每个人的人格中,使消极的变成积极的,使悲观的变成乐观的,得此道者,这种方能称得上是“茶人”。因此韩国人将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朝鲜,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规范茶道礼仪。看来中国的茶道重精神而轻形式。到1990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才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即推行清廉、勤俭有德;名品其香,共尝美味;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另有学者程启坤则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不少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可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台湾学者也提出“和、俭、静、洁”、“美、健、性、伦”和“正、静、清、圆”等中国茶道精神。
各家对茶道精神的归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精神是接近的,特别是“清、静、和、美”符合中国“和”文化的核心。“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是“茶道”的核心。
中国人有气度,不干则已,一干惊人。“茶道”事业虽起步晚,但成就卓著。在武夷山市中心,一个偌大的“中华武夷茶博园”中书有十个字“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在这个园中可读到与茶有关的广泛的内容,图、文、塑、雕形式多样,从种、采、制、饮、茶仙、茶圣、名人、巨匠、诗杰一应俱全,俨然走进一个茶的王国和乐园。感悟到茶汤里内含人生百味,小壶中深藏宇宙玄机,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无限欢悦。我想,深邃的茶文化,加之“印象武夷山”大型实景表演,对于地方品牌的打造、增强地区知名度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古名人
多年来,考察了不少地区,发现了一个规律,即人杰与地灵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灵产生人杰,人杰激发地灵。大凡好山好水的地方,总有人杰产生,有了人杰,又推动了地区的繁荣。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在挖掘历史文化渊源,寻找人脉资源进行包装打造。在武夷茶博园中立有神农、彭祖、武夷君三尊塑像,还有众多生活或供职武夷,并为地区做出贡献的名人雕塑。可见此处是人杰备出山灵水秀之地。
少年时期,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父子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困,儿子25岁了,不见父亲张罗为他娶妻,心中纳闷,又不好向父亲直言,一天回家后,在白墙上写了两句打油诗:“五五活了二十五,衣衫破了无人补。”父亲看了不高兴,于是在后面加了两句:“要想衣衫有人补,还得再活二十五。”儿子急了,又写两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哪有五十才娶妻。”父亲气了,再加两句:“彭祖活了八百八,他妈还说他小娃娃。”从这里知道彭祖是一个高寿之人。
民间有关彭祖的传说很多,说他曾为玉帝掌管功德簿,却常思人间之美景。一日掌管生死簿的陈抟老祖想睡觉,就把生死簿交他暂管,当他更换生死簿名单时,发现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于是他把此页撕下,捻成纸绳,订在本子上,偷偷下凡,来到人间,隐姓埋名,作了商朝的士大夫。辞去官职后,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今到武夷,彭祖更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当地人说:彭祖,于六月六日生于彭山,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尧帝时,他因为进献雉羹,尧把彭城封给他,后世称为彭祖。舜时,他从师尹寿子,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中,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商王请他作大夫,他推托不了,只好应诺,却常常以病为由,不上朝听政。他精通导引行气、调摄养疗、膳食养生及房中养身术等长寿养生之术,有时身体不适,就导引闭气,攻治患处,使其七窍、五脏、四肢以至毛发都气流通畅,遂康复如初。商王听说后,向他问道,他闭口不语,给他数万金,他如数收下,全分给贫穷的百姓。彭祖一生娶妻四十九,有子五十四,活了880多岁,仍不见衰老,后被玉皇大帝召回天宫。众多儿子中,武夷兄弟最得彭祖喜爱。彭祖临行前交给他们哥俩两件宝,一是刀,二是锄,嘱咐他们一个去征服野兽,保境安民;一个去开发农耕,养育黎民。两个儿子遵父之嘱,开发出武夷山一方宝地,后人为纪念他们,将地名冠名武夷。
有人说,传说就是古人诓今人,今人诓游人,游人回乡诓众人。而这种“诓”我看是善意的,是一种可传承后世的文化。在中国的典籍中,常有“相传”之说,包括我们的祖先“三皇五帝”,生年不详,卒年不清,亦属“相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很多都是“相传”的。口口相传,层层加进了情感色彩,但保留着历史的影子。我想只要不歪曲历史,符合真实性,又在情理之中,即是可信的。武夷山的历史演变肯定是经历了森林狩猎-治理山洪-开发农耕-走向文明的历程。最初,必有开山鼻祖点化、教化,即使不是彭祖,也会是奚祖、范祖或郎祖等先人,带领民众与大自然搏斗、抗争。武和夷,只是社会智贤的化身,由他们指点和带领民众共同奋斗,打造出今日的美好河山。彭祖的传说加进了百姓对先人的崇敬与美化,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武和夷的名称也与现在地名相符,有历史的影子包含其中。这种传说,我看不悖历史规律,尽在情理之中,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构架,使多头叙说的情节吻合,以求自圆其说。
说到朱熹,中国的读书人大概都熟知。我在少年时就读了他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写景:半亩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池塘,在水面上晃动,问那方塘之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源头不断流进池塘。而作者本意是在借景喻理,表达其读书的感受:他将书本比喻为半亩方塘,将“天光”与“云影”比喻为书中的内容,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界。同时揭示了“源头活水”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此,我对诗人产生了崇拜之情,后学历史知道他对儒家思想的贡献之大,没有孔子,没有儒学;没有朱熹,儒学思想就不会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此次来武夷山观瞻了“武夷精舍”,搞清了朱熹的身世、阅历和主要业绩,他一生经历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九年,立于朝为宁宗讲《大学》仅四十日,其余四十年均过着讲学和著书立说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武夷山度过的。
朱熹于公元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朱熹14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将其托给崇安挚友刘子翚等人,朱熹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里夫。朱熹早年出入佛、道,1148年,19岁时考中进士,三年后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1160年,31岁时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李侗为他取字“元晦”。从此,朱熹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1161年秋,朱熹因一奏章的三项建议得到皇帝与宰相张浚的赏识,被任命为开学博士侍次,但不久张浚罢相、病死。1163年,朱熹回到福建崇安。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之中。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还存在一种人们道德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天理”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讨论学术,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二人辩论争执,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1178年朱熹出任“知南康军”,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门。贪赃之事牵连到王淮,朱熹不徇私情,王淮恼羞成怒,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将朱熹解职还乡。朱熹回乡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招门徒,传播理学。他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
1187年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江州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不久王淮被罢去宰相职,朱熹受新任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南宋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熹为“儒宗”。朱熹每逢双日早晚为宁宗进讲《大学》,而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宁宗渐感不满,四十天后,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主持修复了著名的岳麓书院。之后,这里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理学再次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熹的学说,对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产生于朱熹哲学基础之上。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
我对朱熹的崇敬,初为一首诗,后为他的治学精神和对家人的教诲。他的《朱子家训》百读不厌,并受到很大影响,有些格言成为我做人的准则。留宿武夷山的整个晚上,我翻阅《紫阳朱氏宗谱》,再次细读《朱子家训》,又有新的感悟。家训为文言文之作,读起来有些费解,凭我的理解,大概要意是这样的:
当国君,贵在仁,爱护人民。当人臣,贵在忠,忠君爱国。当人亲,贵在慈,疼爱子女。为人子,贵在孝,孝顺父母。当兄长,贵在友,爱护弟弟。当弟弟,贵在恭,尊敬兄长。当丈夫,贵在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贵在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有礼貌,交朋友重信用。见老人要尊敬,见小孩要爱护。有德之人,即使年纪比我小,也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之人,即使年比我大,一定远离他。不议论别人的缺点,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讲事实、摆道理,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以坦诚正直态度相待。不论得意、失意,顺境、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声色。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以理相劝帮助他。不因细小的好事不去做,不因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帮其改过,不易宣扬其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多加表扬。待人办事,不讲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另立私法。不做损人利己之事,不妒忌贤士能人。不声言愤懑,不做不讲理之人,不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受不义之财,遇合理之事要拥护。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习。子孙要教育,童仆要怜恤。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应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才能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这一席教诲,既严肃,又温馨,讲的是家事,又符合国礼,发自肺腑,又表达了老人对晚辈的期望与关爱,说出了儒家所持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准则。拿到今天,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相悖。朱熹不愧是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值得我们纪念和尊重。
12日晚,离开武夷山,登上飞往上海的飞机,一个小时的航程,一直在回味武夷山区秀丽的风光、厚重的文化、杰出的人物,为此,写下《武夷印象》一首小诗。
武夷印象
神农济世尝百草,
彭祖子孙兴武夷;
朱子重理崇儒道,
闽人尊孔尚茶仪。
九曲托起丹霞貌,
三教撑开文化基。
莫道桂林山水好,
崇安赏景更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