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下旬,我与自治区政协4名同志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三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途中饱览了南洋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更领略了异国他乡华人的拼搏进取精神。
马来半岛海峡长
23日下午,从首都北京起飞,空中行程6个半小时,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次日早晨,先后参观了马来西亚皇宫外景、国家英雄纪念碑、吉隆坡城市博物馆、英国统治时期的行政中心以及大钟楼、皇家俱乐部和独立广场,下午去云顶山风景区参观。导游是一位来自中国福建的后代孙,名叫范汉杰。他自称祖上“卖猪仔”那辈来到马来西亚,以挖锡矿落生,一口广东味儿的普通话,比较生硬,但还能听得清楚。
马来西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33万平方公里。分成东、西两部分,因时间关系,只对西马来西亚做了了解。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海岸线全长4192公里。马来西亚全国由十三个州组成,人口2900万,马来族占54.6%、华族占24.6%、印度人7.3%。通用语言为英语、马来语和华语。东西两部都在赤道附近,均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
马来西亚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初年,马来半岛便有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治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初,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到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1963年,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独立。追溯其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受印度文明的支配,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的马来西亚;第二阶段是伊斯兰文明的兴盛时期;第三阶段,欧洲殖民势力入侵,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统治马来西亚领土;第四阶段,殖民者大量引入华人和印度人的劳动者,是马来半岛的开发时期。现在的马来西亚共和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总统为国家最高元首,政府设总理。近几年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87.80亿美元,世界排名36位。其中,华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占到50%以上。
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城市面积24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48万,连同巴生河流域的人口约有400万。城市建筑包含有不同民族的风格元素并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印迹,是一座新旧辉映、东西方色彩与文明有机融合的都市。
吉隆坡原意为泥泞河口,于1857年建于鹅麦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当时,雪兰莪州皇族盛行锡矿开采,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矿工。渐渐地,华人成为带动这里经济发展的主体。在英国殖民者统治马来西亚期间,为了扩大锡矿的开采量,曾委任华人“甲必丹”掌管当地华人的事务,来自大陆广东、福建地区的“卖猪仔”们陆续来到这里。可以说,吉隆坡是靠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现在华人占吉隆坡总人口的42%。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在“独立广场”升起,一支高100英尺的旗杆,是马来西亚人脱离英国统治,正式宣布独立的象征。独立广场里是举办国家重要活动的场所,周围有英国人统治时期留下来的钟楼、行政中心、皇家俱乐部。
云顶山旅游开发区在距吉隆坡东北约50公里处的鸟鲁卡里山,海拔1772米,这里林木苍翠,花草繁茂,空气清新怡人。山顶云雾环绕,酷似蓬莱仙阁,“云顶”之名由此而来。马来西亚是个禁赌的国家,唯有云顶娱乐城的赌场例外,是亚洲第二大赌场,24小时恭候世界各地的客人。到云顶除了观光就是赌博。赌场的开办人叫林梧桐,来自中国福建,被称作大马赌王。我们几位只为观光不为赌,因此从赌场穿堂而过,来到山顶的“蓬莱仙境”。上山时,还是骄阳四射,此时又是细雨绵绵,云雾好似帷幕,时遮时开,山顶的人文景观如来弹指、八仙对弈、宝塔凌空、神坛映辉,在云雾中风彩多姿。漫步其间,诗兴油然而生,随作《登马来西亚云顶》诗一首:
山回路转攀云顶,
雨洒车棚雾罩峰。
宝塔神光佛祖殿,
蓬莱仙境月宫灯。
无为清净心能静,
有水穿岩事竟成。
天助人间鸿大业,
东盟华夏共欣荣。
导游介绍到东盟十国情况时,正值写诗过程中后两句无词之时,于是随手加上 “东盟华夏共欣荣”一句。东盟包括老东盟六国,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后加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而形成十国,中国加入谓之十加一,再加日本、南韩叫十加三。云顶之上看东盟,也有欢喜也有愁,但愿东盟像此时的云顶,云开雾散彩虹当空。
从云顶山返回吉隆坡。这座首都城市给我的印象是,不算豪华,但有都市的气魄;虽历史悠久,但有现代化的气息。建筑风格多样,民族元素独具,由于受殖民统治时期较长,英国人留下的痕迹较多,东西文化在此交相融合。城中有一座双峰塔,高达451.9米,一度为世界之最。热带雨林气候下,林木枝繁叶茂,百花争奇斗艳,空气新鲜。飞速穿行于街巷的摩托车,成为这个城市一道风景线。这里的人生活水平虽不高,但悠闲自得,知足长乐。马来土著人、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后裔和睦相处。吉隆坡的夜生活充满动感,圣诞前的平安夜,酒吧、娱乐厅,歌舞升平。晚餐后回到房间,远望宾馆对面的双峰塔,又想到风传一时的"世界末日"谣言,随之写下七律《吉隆坡平安夜》一首:
马来半岛平安夜,
驿馆神堂换盛装。
独立旗红惊世界,
双峰塔辉耀南洋。
清茶慢啜吟华夏,
烈酒交杯赞异邦。
玛雅邪说欣告破,
轻歌曼舞话宁祥。
25日,我们来到距吉隆坡30公里的马来西亚行政中心太子城,从1999年始,马来西亚除国会、国防部、国际贸易部外,首相府并国家各个部委陆续搬迁到这里,目前已形成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市中心的太子湖,由河水引流而成,城郭四周群山环绕,林木青翠,城中楼群造型各异,马路宽阔,广场上花团锦簇,整个设计理念效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首府,不求规模大,而求档次高。据说目前全城仅有1.5万人,城市建设水平堪称世界一流。我们在这里停车驻足,相继参观了首相府前广场、太子湖畔大桥、水上清真寺和植物园。在植物园中,赏罢棕梠、槟榔、菠萝等多种多样的南洋果木,又去观赏橡胶树上挂着的小瓶,看到那洁白的胶乳从皮下不断流入瓶中,方知橡树成胶的工艺流程。大家都对这座小城连连称道,汇总他们的赞誉之词,我在离开太子城前往马六甲的途中,写了一首七律《马来西亚太子城》。
太子新城气势宏,
银湖玉璧色千重。
相衙肃立丛林处,
清寺浮沉圣水中。
集聚官员公事畅,
容融吏署政文通。
国都本是中央地,
驾控一流千城崇。
马六甲海峡长900多公里,最宽处270公里,最窄处只有35公里,呈北宽南窄漏斗状,水深约30~45米,古往今来,这里都是一条重要的海运通道。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的古城,现为马六甲州的首府,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素丹国(满剌加王国)的都城。从16世纪起,曾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统治。数百年来,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暹罗人及爪哇人相继来到马六甲,经过长期的交融繁衍,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汇成多元交杂的文化风貌。市内古道,至今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这里有中国式的住宅、荷兰式的红楼、葡萄牙式的村落。中式房屋的木门上装着传统瑞狮门扣,窗上镶龙嵌凤。居民中,马来人占 50%,华裔占40%,其次是印度后裔和葡萄牙后裔与当地人通婚的后代族群。
沿着马六甲城内的三保街走去,便可看到著名的三保庙,它是为了纪念1405年至1435年间七次下西洋的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建。郑和曾七次到过马六甲,当时马六甲王国首领也曾25次到中国。1411年,马六甲国王拜里米苏刺偕夫人及540名随员到中国南京进行友好访问,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门设宴欢迎,并赠给他许多珍贵的中国特产。拜里米苏刺在中国住了一年半,临行时,明朝政府特地造一艘大船赠予他。1943年,马六甲国王麻利访问中国,同样受到热情的款待。三保庙四周林木遮天、群芳争艳、清凉宁静。门柱两旁写着一副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上有“郑和三保公”横幅。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武将的塑像。这座建于1673年的古庙,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红柱,富含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三保庙后不远处有一小山,名“三保山”,又称“中国山”,相传郑和当年常到此登山散步,远眺海天,后人就在郑和驻足之处修建了一座“三保亭”。
导游讲,大明皇帝曾将自己的女儿汉丽宝嫁给一位年青的国王苏丹为后。这位中国公主远嫁南洋时,随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苏丹大悦,在一座65公顷的山地上专门为汉丽宝公主和她的侍女们修建了宫殿,并把这座山命名为中国山,是否史实,未考。
马六甲名声赫赫,早有所闻,今日到此,方见风光奇异、历史悠长、文化厚重,即兴作诗《马六甲海峡》:
马来西亚风光异,
热带丛林蜜果乡。
千里峡长通大海,
万邦岛众布重洋。
舟帆竞过河床拥,
轮舸争流口岸忙。
三宝庙堂香火旺,
郑公名望赫华章。
几天行程中,大家谈论较多的一是郑和下南洋的丰功,二是东南亚的穆斯林文化。每日傍晚时分,随处都会听到广播里咏诵古兰经的声音,虽然我们听不懂,但可以感受到这里人们的虔诚和穆斯林文化的浓厚氛围。起初我与随行的一位同志切磋诗句,三天后,同行几人都开始作诗,每个人都以诗的形式抒发考察见解与感受,并互发短信,探讨诗词韵律。一个题目《马六甲》成为几人和对的主题,为此我又作了一首《马六甲》律诗:
结伴同游新马印,
南洋留誉郑和名。
焚香默许心头愿,
饮酒感言肺腑情。
广场播听真主语,
餐桌学吟古兰经。
考察东亚研文化,
一路敲诗律韵腾。
花园狮城新加坡
26日,我们从马来西亚乘车过海关进入新加坡,一位1994年从中国大连造船厂来到新加坡的女导游方红,引领我们游览了滨海湾花园、植物园、圣陶沙和巴拉湾海滩。这个小小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南有新加坡海峡可与印尼相望,北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324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乘船到达此岛,在现今的新加坡河口无意中发现一个动物,形若雄狮,于是把这座小岛取名 “狮城”。
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国家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它原系马来西亚共和国一个州,因当时的马来西亚当局不喜欢以中国人为主体的这个州,经国民公投,将新加坡州排出马来西亚共和国,责其独立。当年的李光耀州长含着眼泪于1965年8月9日宣布独立。独立后,这位新任新加坡总理特别注重发扬华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奋创业的精神,在国内建设上一抓绿化,美化家园,二抓治安,维护稳定,三抓最低所得税,大力发展经济。
短短20年,新加坡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目前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其支柱产业一是港务航运业,二是国际金融业,三是成品油炼制业,四是旅游业。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1992年我曾来新加坡考察。当时其国土面积为680平方公里,由于他们不断地填海造田,20年后的今天,国土面积扩大到710平方公里。全国人口531万,其中328万属于新加坡公民,53万人是永久居民。公民中,华人占人口的74.1%,马来人占13.4%,印度人占9.2%,欧亚混血人占3.3%。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和海南省。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整个国家划分为五个社区,五个社区设社区理事会,分为87个选区,包括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形成独特的国家管理模式。
2004年李光耀改任内阁资政,新加坡仿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设总统,内阁为最高行政机构,由总理及各部首长组成。国会采取一院制,由公民投票产生。司法机构有上下两级法院,另设宗教法庭,处理回教徒婚姻等特殊问题。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的执政党,工人党为在野党,此外还有人民党、民主党、民主联盟、国民团结党、革新党。1965年7月组建了武装部队,部队总兵力仅有7.16万人,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
新加坡有汉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自1979年后,政府主导“讲华语运动”,之后,华语成为华裔的母语。在民间,流行的方言有莆田话、粤语、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语、福州话、海南话等。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字。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华裔学生以华语(普通话)为母语。所有新加坡华人都需要学习华语,国内11所特选学校,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来授课。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实行全日制,各中小学校一般采用半日制,这与中国中小学生早起晚睡,背着沉重的书包形成极大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