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到处都可见到 大小不等、形式多样的敖包。关于敖包, 有多种传说。一说是历史上游牧民族各部 落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用石头 垒成的石堆;二说是各部落打仗的时候, 都要抢占山头。胜利的一方,就把他们战 死的将士遗体埋葬在山头上用石块覆盖, 以作纪念。人们把它称之为敖包;三说是 一个地区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由 部落的首领带头祭祀上天,降雨救灾;四 说是远行的商人们作为马队、驼队指路标 识;五说是部落作为打仗时传递信息之标 志,与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六说是朋友 相约和情人相会的老地方。众多的传说都 有一定的依据,由此在草原人们的心目 中,敖包的地位逐步提升,将它视为神 灵。佛教传入草原以后,敖包祭祀活动和 宗教活动结合起来,又增添了宗教色彩, 使敖包进一步被神化。
草原上敖包祭祀的活动逐渐形 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牧人路过或外 出远行,经过“敖包”都要下马,往“敖 包”上添加几块石头;逢年过节,要到敖 包参拜,祈祷人畜两旺、四季平安。敖包 的种类按不同的规格可分为地区性的盟级 敖包(楚古拉干敖包)、旗级敖包(和硕 敖包)、苏木级敖包(苏木敖包)等等。 有的是单独一个敖包,有的则是敖包群。
敖包群多为1个大敖包居中,四周环围12 个小敖包,传递佛教十三为吉数的理念。 传统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血祭,即宰杀壮牛肥羊供奉在敖包 前以祭祀神灵。二是洒祭,即在敖包前滴 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吉祥。三 是火祭,即在敖包前将干树枝点燃,祭祀 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默念自己的心 愿,然后将祭品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 越好,象征人畜兴旺。历史上的蒙古族十 分崇拜火,认为一切不洁的东西都可以用 火净化,也忌讳往火里扔脏东西。父子分 家另居时,儿子要从父母的炉灶里挖一勺 火种,点燃自家的炉灶,表示家族火种的 延续,生命的延续。
祭敖包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农历五 月或七月。牧人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 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 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糕点等供 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羊。前来祭祀的人们 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长生天保佑 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 利”。祭奠仪式完毕,开始游戏,主要项 目为赛马、摔跤、射箭“男儿三艺”。青 年男女往往祭罢敖包在此相互追逐,谈情 说爱,有的还在敖包前盟定终身。蒙古族 民歌《敖包相会》就是现实生活的文化艺 术再现。 **今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旗 敖包原在白云鄂博。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 年,党中央决定在包头市建立钢铁厂, 将白云鄂博确定为原料基地,白云矿区的 牧民、牧场并敖包需要搬迁。考虑到蒙古 民族的信仰与习俗,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 席的乌兰夫亲自到达茂旗召开了牧民和僧 侣代表座谈会。乌兰夫同志强调:新敖包 选址要由蒙古族及僧侣代表按照宗教传统 来选择吉地,遇到困难由政府出面协调,搬迁方式要按蒙古族的风俗和宗教仪规进 行。之后,白云敖包迁到今达茂旗境内的 巴音宝格达山顶。十多年前,曾亲眼所见 达茂旗在这里举行的敖包祭祀活动。这一天,祭敖包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敖包前摆放全羊和各类供品,由深孚众望的长 者主持,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 祭歌。与此同时,众多喇嘛在敖包前集体 咏诵太平经。接着,由旗领导点燃酥油 灯,放归敖包圣马,乡镇苏木代表并“男 儿三艺”的代表敬献羊背,所有来宾顺时 针绕敖包三圈,祈求好运,保佑平安。然 后,观看精彩的“男儿三艺”比赛。
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载体, 也是游牧文化产生发展的根基。草原多处 耸立的敖包是游牧民族崇尚自然、敬畏生 灵、实践人类与自然和谐的信物;也是牧 人与长生天沟通心灵、寄托美好夙愿的精 神图腾。蒙古民族认为,裸露于地表上的 明石是活性物种,因其经过风雨,见过世 面,拥有千古记忆。使用这种活性物筑起 的敖包,有神通广大的灵通功能。因此, 历史上蒙古民族每当付诸一种重大行为之 前,总是先祭拜敖包,祈福心想事成、所 向披靡、祥和安泰。
对敖包的崇拜现象,反映出游牧民族历史上与游牧生涯相适应的大生态观。他们在漫长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了“自然为本”和“敬畏长生天”的思想,认为天地是父母,水草是衣食,从而形成天地崇拜、草木崇拜、敖包崇拜,进而渗透到文化理念之中。这种自然朴素的思想文化与中华民族“天一合一”的理念相近而不相悖。积极引导,取其合理因素,去其陈腐糟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大有益处。
别了,那些与我为伴的石器
呼和浩特的雪..
故乡的迎喜神.
耍货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