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野,1950年生,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副编审,九三学社成员,内蒙古通志馆馆长。是敕勒川文化忠实的传承者与守护人之一,凭着满腔的热忱与执着,将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不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奔腾长河。组织编修了《内蒙古自治区简志》《内蒙古通志》《内蒙古地域文化通览》等40余部地方志、文史类书籍,还撰写了《中国乌兰牧骑通典》《内蒙古方志通要》等长篇巨帙。出版有《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呼和浩特通志》等多部大型著作。
2019年8月29日,第七届感动内蒙古人物揭晓,邢野众望所归,成为10名感动内蒙古人物之一。
民俗曲艺平生所爱
敕勒川是一个游牧民族和汉族交融的地区,自古以来这里生活过的少数民族犹如浩瀚草原上的花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寒来暑往的更替中相互融合,伴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推陈出新。正是这样杂融交汇的民族历史,创造了敕勒川地区独特的民间地域文化。不论是语言、风俗还是音乐艺术都无不蕴藏着独特的魅丽。
文化之所以称之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特性。敕勒川这片久经战争与和平洗礼的特殊地域,记录着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进程,小到一首山曲、一段故事,都映射出整个民族发展的印迹。将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发掘整理出来,呈现给世人,才能让历史发声,让文明承下去。
1957年,邢野随父母支边来到呼和浩特。1971年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加入了呼和浩特市文工团,从事演奏、作曲、指挥等工作。期间他创作了140多首歌曲、两部交响乐和10部歌剧,个人会演奏十几种乐器。凭着对音乐的喜爱,30多年来,他不断挖掘敕勒川地区的民间曲艺作品,收集整理出一大批反映敕勒川民俗,体现地域特色的民间小调及特色唱词。尤其是对二人台的热衷,使邢野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二人台艺术专家。
敕勒川文化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语言习惯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即保留着山、陕地区的语言特色,同时也融进了蒙古语的发音,人们对于这样的语言称之为“风搅雪”,而这一独特的语言风格又体现在传统的二人台戏曲之中。二人台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典型民间文艺,从曲调到唱词,都结合了蒙汉两族文化的特点与精髓。
早在邢野从事音乐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收集一些有关民间艺术的资料,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就有了把它们分类整理起来的想法。作为内蒙古二人台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野在“二人台”民间艺术学术研究领域具有绝对权威,他编辑出版了《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二人台传统剧目集成》《二人台的形成与成长》《二人台概括论述》《中国爬山调艺术集成》《东路二人台艺术集成》等多部反映二人台艺术成果的专著。尤其是《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被评为内蒙古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邢野对敕勒川民俗曲艺的贡献可谓:半生心血只为心头所爱。
走遍敕勒川只为撰志立说
1983年邢野调到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开始了他的编修生涯。
近40年来,邢野的足迹踏遍敕勒川大地,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和晋、冀、陕、甘、宁等省区,都留下他采访的记录,行程约15万公里,采访对象有专家学者、各行各业员工,甚至是乞丐。不夸张地说,内蒙古的103个旗县,他最少的也去过三遍,最多的去过十几遍。每到一处,他都要去当地的档案局、文史委等部门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将收集来的素材孜孜不倦地整理、归类,形成可读性文字。几十年如一日,他戏称自己就是一名“修志匠”。
现场采访与资料收藏往往相伴而生,藏书的爱好,原于他从资料中查阅各地的风俗民情,原本只是无心插柳,怎奈如今已是藏书浩瀚如海。邢野不断收集各类志书,从各家史记中总结、归纳、提炼,使众多断头的“线索”重新取得联系,使许多片断的历史趋于完整。为了使用方便,他将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设立了“红色文化”“草根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料。这些资料从志书、大事记、年鉴、传记到家谱等,足有十个大类,约合12万册左右。因此,邢野被评为“内蒙古十大藏书家”,文史界称邢野为“地方文献收藏大家”。
据悉,邢野收藏的内蒙古各种方志有两万余册,并成立了一座内蒙古通志馆。如此丰富的文献资源,邢野从未想过要“独自享用”,反而他更加希望这些志史资源能在特定的领域大放异彩,成为文史界一笔共同的财富。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邢野把他收藏的部分重要资料捐给内蒙古文史馆和一些大学图书馆等单位。与此同时,自已的“资源库”也源源不断地接待慕名而来的查询者、借阅者,将手中的资料信息化成有生命力的史学元素供众人分享。十多年来,前来找邢野查询、借阅资料的国内外访者达千余人次。
走进内蒙古通志馆,满满当当地全都是书,邢野几十年的心血足有要压踏楼板的气势。就是这种在常人眼里已经是叹为观止的庞大规模,而对于邢野而言,这只是邢野地方志收藏品中的冰山一脚而已。既是如此,其中还不乏很多是孤本。“观其所藏,知其所养”,积累的丰厚自然胸中底蕴深厚,久而久之,邢野本人也成为了敕勒川上一本活的“地方史博物馆”。
修志立传不怕“冷板凳”
地方文史材料的阅读和自身经验的累积最终催生了邢野编史修志的志向,并且一做就是20多年。
1983年邢野调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工作,他编修的第一本志史是《内蒙古年鉴》。在收集地方志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史资料在官方的志书中并没有体现,如果能把这些直接反映民生、民情的历史串联起来,那将会是文史资料领域的一大贡献。况且文史资料本身就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一套系统完整的历史文献是对历史最真实的体现。邢野说:“官方所记录的历史是有选择性的。风俗民情、婚丧嫁娶、名人要人、奸人妄人、奇闻轶事以及一些正史里不会写出来的重大事件,这些都有记录下来的价值和必要。不要让这些东西随着时间流逝就这么消散了,这是我一直以来不曾放弃修志的原因。”
学术研究与著书立说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人们把耐着性子搞研究说成是“坐在冷板凳上”。每一部著作的问世都要经历孤独而漫长的时期。
2002年,邢野成立了内蒙古地区第一家私人通志馆——内蒙古通志馆有限责任公司。自此,他的人生开启了另一种模式。近20年来,他出版了包括《内蒙古自然灾害通志》《内蒙古文化大革命通志》《内蒙古民俗风情通志》等在内的“内蒙古十通”系列通志,其内容包含了内蒙古的方方面面。
渐渐地,邢野的修志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各领域及各单位纷纷邀请邢野参与本单位的志书年鉴编撰工作。在各方支持下,由邢野编撰的通志越来越多,涵盖面也越来越广。反映敕勒川历史风貌、风俗民情的著作,完整地再现敕勒川历史,为全面诠释内蒙古作出重大贡献。
在邢野的心中,他的每一部著作都如同他的孩子般,是他的心血,更是他的骄傲。他以这些著作为后人留下资料,而这些资料又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他几十年来为文化事业奉献青春的一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邢野投身著书修志,笔耕不辍,即是志向所在,也是兴趣使然。将一方土地上的古今过往尽书于史,留予后人参祥、考证,是每一位文史研究专家的心愿与理想。在敕勒川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上,邢野犹如苍松扎根地方文化建设,用自己的笔书写着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