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随笔杂谈 > 内容
漫谈文化
来源:本站 作者:伏来旺 日期:2012/6/14 浏览量:4728次
字体:     

       

 文化充满时空

 

  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本身有大文化、小文化之分。大,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小,即狭义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西方学术界根据启蒙运动以来的传统,对自然科学的概念都要下精确的定义。世界知名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就有300多种,说明对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个总的说法,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这表明文化的范畴十分宽广。“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统一体,是56个民族的统一体。在它的内陆又有亚文化,亚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按照地域分,可分为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按民族分,有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藏族文化、回族文化等等;按行业和社区分,有学校文化、军营文化、商业文化、产业文化。亚文化下面还有次亚文化。比如,内蒙古文化、鄂尔多斯文化、呼伦贝尔文化等等。就中原文化而言,陕西文化和河南文化,湖北文化和湖南文化都有差异。著名学者许嘉璐先生,把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是围绕衣食住行的文化。衣食住行本身是物质的,而对衣食住行的好、恶、去、取,便成为文化。比如,穿衣吃饭,本身不是文化,但喜欢穿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变成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麦当劳、汉堡包进入中国,形成了麦当劳、汉堡包文化。因为小孩喜欢吃,就有了文化的趋向。所谓中层文化,指风俗礼仪、法律制度、艺术宗教,这些是依存物质来体现的一种文化。所谓底层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文化,指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审美观等,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哲者,智也,是智慧的学问。我们常讲的道学、儒学、佛学,其核心是哲学。从许嘉璐先生讲的三个层次文化看,文化充满时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文化的内涵。除文学、艺术等文化外,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有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方言文化、民族文化、婚丧嫁娶文化等。有的东西在此为物质,到彼则为文化,如蒸汽机火车头,在铁轨上运行为物质,存放到博物馆变成了文化。当我们从博物馆走出时,最大的感慨是,古往今来的各种物质都变成了文化。由此推理,我们现在见到或使用的物质将来都会成为文化。过去的书写工具毛笔已成为文化,现在的钢笔、铅笔,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也会走进博物馆。由此我们可以说,失去了使用价值,闲置一旁的东西,年代久远了,便会变成文化。

 

文化凝聚人心


    文化之功用,作为个人,文化是其气质品格之反映;作为民族,文化是其精神风貌之体现;作为国家,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
族演化进步的精神旗帜。近代历史学家曾就中国历史文化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地域辽阔,人口繁盛,先民何以开拓至此?二是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至此?三是历史长久,连绵不断,何以延续至此?结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文化,它给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凝聚力。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用什么来凝聚呢?建立一种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将制度规范化、程序化,这属政治统战手段。树起“小康”大旗,确定各项目标,大家为之奋斗,这属经济统战手段。而要使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做到团结统一,关键是思想上必须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认同。四个认同中,内在的、层次最深的是对文化的认同。中国的统一,中华民族起到了核心作用,中华民族以什么起到核心作用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回顾中国历史,国土的开发、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传承,使各民族逐步地走到一起。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周的大一统观念,为我们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秦汉废掉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为我们建立了大一统的制度;隋唐收获十六国以来丰硕的民族融合的成果,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生机,逐步实现了民族开放、文化繁荣;到了元明清,营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局面,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和民族的分布格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这个过程当中,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文化是中国统一的凝固剂。中国民族众多,但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之辩,辩文化多,辩种族。英国人重血统,把英格兰人分为二分之一血统或四分之一血统,中国人不重血统重文化,虽然中原王朝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之说,但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是用华夏文化维持统治的。比如说,元世祖忽必烈到中原称帝,也效仿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据传,录取进士1100人,当时有10000蒙古人参加考试,录取了300人,这样就把蒙古人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了。我们说,中国汉族为多数,实际上融合了不少的少数民族。史学界争论隋唐是汉族国家,还是鲜卑族国家,还是两个民族合建的国家,我看说不清。北魏大融合后是什么民族,也说不清。如果按英国人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分,越分越乱。用华夏文化的概念,都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文化的凝固剂作用。所以说,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有过不少矛盾冲突,但团结、和睦、相融始终是各个民族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主流。尽管曾有过战争,那好比哥们弟兄打架,打过了又有和解和宽容。然而历史上的文人研究中原文化多,研究边塞文化少,描述民族敌视、排斥、对立多,歌颂团结、和睦、相融少,这一历史的缺憾应由今日文化的统战来填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寻找渊源,我们现在讲的“三个离不开”,可以找到出处,不仅是现在离不开,其实过去就离不开。


  当今世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新时期,要使统战工作上台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