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文史 > 内容
敕勒川史话—辽西夏金时期
来源:本站 作者:乌 恩 日期:2013/2/4 浏览量:8680次
字体:     

 

  

  唐朝灭亡,中国又一次陷入分裂割据的格局,经历了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近400年的区域性政权分立的局面。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区位的重要性,使敕勒川地区自然成为各种势力角逐的目标。
  唐朝末年经历黄巢起义后,唐王朝日落西山,群雄分立,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历史上将后梁建立到北宋立国这一历史阶段称为“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时期。这一阶段对敕勒川地区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五代”政权中的后晋(936年—947年)、后汉(947年—951年)和后周(951年—960年)政权,后晋和后汉的创建者是沙陀贵族石敬瑭和刘知远,后周的创始人为河北尧山人。三个政权在全盛时期势力范围均进入敕勒川地区。后晋一度将河套以东、呼和浩特以南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后汉和后周的辖地大体在包头至达拉特、准格尔沿黄一线。这一时期生活在敕勒川的民族主要有达旦、沙陀、吐谷浑和党项民族。随后诞生的辽王朝揭开了敕勒川历史的新一页。
  辽朝是由契丹民族建立的。按照“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人起源于西拉沐伦河、老哈河流域,最初的核心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翁牛特旗一带,属于东胡系民族,使用语言与后来的蒙古族相近。在古代北方民族中,契丹民族是一个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早期信仰萨满教,建立政权后佛教成为重要信仰。“契丹”的称谓在南北朝时期已见于汉文史书,9世纪逐渐强大,907年,其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随着契丹族的强大,其势力范围逐渐延伸到敕勒川区域,与盘踞于内蒙古西部的党项政权产生军事冲突。
  党项族属于藏羌语族成员,属古代羌族的分支,但其最高统治集团似乎出身于鲜卑,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拓跋”的后裔。党项族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后受到吐蕃政权的压迫逐渐东移。安史之乱后,唐政府将庆州(在今甘肃)的拓跋朝光党项部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地区(大体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区域),该地区在北朝时期是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国旧地,这部分党项就是西夏皇族的前辈,当时被称为“平夏部”。9世纪末,党项部协助唐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被赐皇家姓氏李,拓跋思恭受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开始成为割据政权。1021年,辽封其为大夏国。1033年,升兴州(今宁夏银川市)为兴庆府,定为国都。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称“大夏”。宋人因其在西方,称之为“西夏”。全盛时期的西夏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关,南临萧关,北抵大漠。虽然建国晚于辽,但党项人自9世纪以来已经成为今陕北、鄂尔多斯地区、贺兰山两麓的割据政权,当辽朝势力西扩时,敕勒川地区便成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兵刃相向在所难免。
  辽与夏的冲突开始于9世纪末,耶律阿保机的先辈就曾在敕勒川地区与党项发生过激战,如《辽史?地理志》记载:耶律阿保机伯父述鲁曾“西伐党项、土(谷)浑”。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双方的战争开始升级,据《辽史·太祖本纪》记载: 916年(神册元年)“秋七月,(耶律阿保机)亲征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诸部,皆平之。俘其酋长及其户万五千六百,铠甲、兵仗、器服九十余万,宝货、驼马、牛羊不可胜算。……十一月,攻蔚、新、妫、武、儒五州,斩首万四千七百余级。自代北至河曲,逾阴山,尽有其地。遂改武州为归化州,妫州为可汗州,置西南招讨司”。显然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争,阴山两麓的各民族均被辽所征服,辽在这次军事冲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史称“自代北至河曲逾阴山,契丹尽有其地”,战后在此设立了军事管理机构——西南招讨司。相关的史书还记载耶律阿保机为了纪念这次战争,曾“勒石记功于青冢南”(今呼和浩特昭君墓南)。920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军攻占天德军(内蒙古乌梁素海土城子),更其名为应天军。但随后应天军叛辽,耶律阿保机再度出兵,镇压了叛军。因辽朝深感经营后套地区压力较大,遂将其统治范围向东收缩,把丰州和天德军治所由后套迁至今呼和浩特附近(今郊区太平乡白塔村西南)。
  辽代的呼和浩特成为敕勒川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商贸中心。西南路招讨司属军事机构,是负责管理辽朝西南地区政治、军事、边防和各部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治所就设在丰州城,其管辖范围除现今呼和浩特地区外,还包括大青山和乌拉山以南、黄河及古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关于天德军的历史沿革,《辽史》卷四十一《地理志》五记载:“天德军,本中受降城。唐开元中废横塞军,置天安军于大同川。乾元中改天德军,移永济栅,今治是也。太祖平党项,遂破天德,尽掠吏民以东。后置招讨司,渐成井邑,乃以国族为天德军节度使。有黄河、黑山峪、庐城、威塞军、秦长城、唐长城。又有牟那山,钳耳觜在其北”。可见,辽代天德军(后称应天军,不久又恢复旧名)从名称到功能均沿袭了唐朝的制度。
  “丰州”属地方政府,下辖富民、振武两县。振武县管辖范围大体是今天的和林格尔县区域,富民县在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部。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武川县也在丰州的管辖范围之内。辽代的丰州城周边经济发展较快,遍布村落。富民县人口近万,既有从事畜牧业的人,还有从事农业、手工业者,贸易发达。
  辽代的敕勒川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归属西京道,治所设于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今巴彦淖尔市东部、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东部(沿黄河地区)、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均在其管辖范围之内。行政设置除上述丰州之外,还有云内州(治所设在今托克托县古城村),下辖柔服、宁人两县,大致管辖今土默特左旗、包头地区;东胜州(治所设在今托克托县城圐圙)下辖榆林、河滨二县,管理今东胜区、达拉特、准格尔、清水河和托克托县地区;德州(治所设在今凉城县岱海附近)下设宣德县,管辖今卓资县、凉城县。
  辽与西夏的关系,辽在军事上处于上风,尽管双边交往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辽朝一方,但也不具备鲸吞西夏的实力。党项部和西夏政权也曾经不甘受压,多次试图抗争,如983年党项各部数次侵辽边,均被西南面招讨使韩德威、速撒等率部击败。但天德军第一任节度使颓刺在与党项作战时与其子战死;1044年,辽管辖下的党项部落叛。辽附西夏,辽发10万大军西征,西夏主李元昊亲率党项三部来到河曲(托克托县至旗境黄河拐弯处)伏罪。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辽宋西夏三方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始终采取“纵横之术”,通过制约第三方实现自身的目的。辽朝为了获得宋朝在澶渊之盟后每年交付的“助军旅之费”(亦称“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来又有增加),同时防止西夏强大,需要抑制西夏势力扩张。另一方面,辽也需要利用西夏占据的丝绸之路商业通道,双方有必要保持经济往来关系。而西夏作为一个小国,其统治者在与辽宋(包括后来的金宋)三方复杂的关系中,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手段,对辽朝采取整体上妥协、局部抵抗的策略;对宋朝则采取整体上强硬、局部妥协的手段,因而该割据政权得以维系346年(1227年被大蒙古国灭亡)。今河套地区—今包头、东胜以西巴彦淖尔市的五原、临河,乌拉特后旗、乌拉特前旗、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和准格尔旗部分地区均属西夏统治,设黑山威福军司加以管辖。
  北宋对敕勒川地区的影响十分微弱,管辖地区仅限于今准格尔旗南部,设丰州防御使管理,但这里不是辽宋冲突的主战场。由于清代大量中原农民进入敕勒川地区,一些历史记忆也随之被带入,如传奇故事《杨家将》中的一些人物杨六郎、萧太后、焦赞等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附会于敕勒川某些自然或人文载体,如呼和浩特北郊一土丘被命名为“焦赞坟”(真正的焦赞墓在河北省雄县)、呼和浩特东北大青山蟠龙谷中的“杨六郎箭”(有人考证实为蒙古族“苏鲁德”遗物)。
  12世纪初,女真民族日渐强盛。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阿城区)称帝,建国号为金。1125年灭辽,次年推翻北宋王朝。1153年迁都燕京,改燕京之名为中都大兴府。1234年被大蒙古国灭亡。金国是当时统治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东北到日本海、黑龙江流域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朝灭辽的最后战争是在敕勒川地区结束的。1122年在金兵的攻势下,辽天祚帝出南京(今北京)向西逃亡,受金兵追击,率五千骑兵逃奔丰州。试图以敕勒川地区作为基地与金朝周旋,曾多次经过丰州、天德军,其路线大致从今大同市经呼和浩特过渔阳岭(今大青山蜈蚣坝区域)然后进入夹山(今土默特左旗毕克齐北水磨沟。另有人认为位于阴山西段,今包头市北部)。金辽双方在此一度形成拉锯态势,1122年4月,西南招讨使耶律佛顶降金,云内、东胜等州皆降;同年6月,西夏国王派兵援助辽主,驻扎“天德”之境,被金兵所败。
  1123年4月爆发“青冢(今呼和浩特昭君墓)之战”,金兵围天祚帝辎重于青冢寨,辽军败,辽帝之子秦王、许王和诸妃、公主及从臣皆被金兵俘获,俘获车辆万余乘、辽主宫帐及传国玉玺。1124年7月,辽天祚帝率军出夹山,下渔阳岭,收复了天德军、东胜、云内、宁边等州。继续进军南下,遇金兵,战于奄遏下水(今凉城岱海),再次败溃。此时的辽天祚帝孤立无援,失败已成定局,1125年,天祚帝在山西应县被俘,辽王朝宣告灭亡。
  辽代在敕勒川地区遗留下来的最典型遗物,就是呼和浩特东郊的万部华严经塔(民间俗称白塔),该塔建于辽圣宗时期(983年—1031年。一说建于辽中晚期),是当时丰州城大明寺(一说宣教寺)的藏经塔。该塔建成后,成为辽金元明清五代该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元初名臣刘秉忠在“过丰州城”诗中,留下了“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赞美诗句。清代以“白塔耸光”胜景列入绥远八景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金纷争期间,金朝为了集中力量灭辽,对宋朝和西夏曾采取绥靖政策。据《金史?西夏传》记载:1124年,“初,以山西九州与宋人,而天德远在一隅,缓急不可及,割以与夏”,允诺将敕勒川地区割让西夏,将山西九州割让宋朝。灭辽之后,为了减缓来自西夏的军事压力,再次向西夏承诺割让敕勒川地区。《宋史?西夏传》记载:“金灭辽,粘罕遣撒拇使夏国,许割天德、云内、金肃、河清四军及武州等八馆之地,约攻麟州,以牵河东之势”。然而,当1125年西夏按约进驻上述地区时,金人兀室以数万铁骑,“阳为狩猎,掩至天德军”,驱逐西夏人退回辽之旧界。此后,金朝完全接管了辽朝所控制的敕勒川区域。
  金朝为了防止敕勒川地区军队长期驻扎形成不稳定因素,1123年,将原驻守丰州的天德军调往韩州(今辽宁四平附近),1129年,又从东北迁徙库莫奚族(东胡民族的一支,又被称为奚人,以善于造车闻名于时,史书中有“契丹之车皆资于奚”的说法)第一和第三部落到云内州守戍,敕勒川地区的民族成分进一步多样化。
  金朝在敕勒川地区基本承袭了辽代的行政建制,只是部分名称有所改变。1150年,金王朝改原辽西京道为西京路都总管府。辖二府、七节度使州、八刺史州。其中丰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下辖富民县、振武镇。管理今和林格尔县、呼和浩特市区、武川县等地)、云内州(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乡东北5公里古城,下辖柔服、云川二县和宁仁镇。管理今土默特左旗、包头市东部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南部地区)、东胜州(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城关镇大皇城,下辖东胜县和宁化镇。管理今托克托县、土默特左旗部分地区)、净州支郡(隶属丰州。治所设在天山,今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辖境相当今四子王旗附近一带)、宁边州(今清水河县)等位于敕勒川地区。
  金朝时期的丰州仍然是敕勒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金代边境三十八州中,属十一要州之一。管辖区域很大,北起今四子王旗、南至和林格尔南端,下设富民县、振武镇和支郡净州。军事上仍设天德军。1149年,天德军节度使升为天德总管府,同时设西南路招讨司,治所仍设在丰州。丰州的“榷场”,是辐射面很大的区域性商贸交易场所。较之辽朝,丰州的人口大幅增加,有22683户,人口136098。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