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文史 > 内容
北魏六镇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日期:2014/11/24 浏览量:44156次
字体:     

 

     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了防御来自北方的侵扰,拱卫首都平城,道武帝时开始在北部边境(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设置沃野等六镇。
     天兴元年(398),魏道武帝拓跋焘建都平城。当时,在蒙古草原上,有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北魏大军南下作战时,柔然的骑兵经常侵入北魏境内,平城的安全受到威胁。六镇的具体设置时间记载不详。广阳王元渊曾说:“昔皇始(道武帝年号,396~398)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北魏边镇大约在道武帝时代已初具规模,当时统称为“北镇”,有的镇还没有固定的治所。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魏太武帝拓跋焘调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在东起上谷(今北京延庆),西至今山西河曲一带大规模修筑边防工程。太和十八年(494)七月,孝文帝巡视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四镇,下诏六镇及御夷城人,年满八十以上而无子孙兄弟,终身给其廪粟。七十以上家贫者,各赐粟十斛。“六镇”之称,始见于记载。

六镇的地理方位
  沃野镇,始置于汉沃野县故城,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太和十年,迁至汉朔方故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正始元年(504),又迁至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乌加河北。
  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正光四年(523),改置为朔州。
  武川镇,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旧名黑城,后改为武川。武泰元年(528),改镇为郡,更名神武郡,属朔州。
  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
  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
  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此外,在六镇东面,尚有御夷镇。原为御夷城,在今河北沽源东北。后置镇,在今河北赤城西北。武泰元年,改镇为州。

北方“六镇兵变”

  真正给了北魏王朝以致命一击的是北方“六镇兵变”。先前为防柔然,太武帝拓跋焘在北方边境设了六座军镇,后来陆续增加,但仍沿用六镇之称。北方六镇是北魏国防的一道生命线,在北魏国家的军事、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边镇军官成为国家的显贵,享有较高的特权。  
  然而,随着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以及迁都洛阳,北方六镇的作用日渐式微,军镇将领也逐步失去原有的荣耀以及优厚的待遇,以前的天之骄子在短时间内变为时代的弃儿,面临着灭顶之灾。可以说,北魏迁都洛阳使得六镇的政治、军事意义降低到最低限度,全力拓南,北方便无力顾及。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到孝文帝去世(公元499年)的几年间,由于南征和建设新都,北魏国家的财力己基本上被耗尽。在这种情况下,北魏政权已无力支付北部边镇巨大的经费开支,而北方六镇受限于自然地理条件又做不到经济上自给自足。因此,经过孝文帝迁洛后几年的消耗,北方六镇的经济已经完全空虚,自宣武帝元恪登基(公元500年)后,北部边镇便频频告急。  
  与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一样,北方六镇的政治地位也一日不如一日。那些随孝文帝南下的同宗同班同僚们依旧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留居北部边镇者则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倒被时代所轻,“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直侯白;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天壤之别,无怪乎会引发北方六镇同洛阳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  
  由于北部边镇地位日落西山,北方六镇军队成员的组成也今非昔比。军镇设立时,豪强子弟争相从戎入边,而现在则是流刑罪犯的发配地;当时军官的出身为皇亲国戚、高门世家,而现在则所用非人。广阳王深就此上书肃宗分析说:“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有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纵,过弄官府。政以贿立,莫能自改。”《魏书•京兆王传》也载:“政事怠倦,纲纪不举,州镇守宰,多非其人。”北方六镇政治性的丧失,军事性的降低,经济上的破产,组织结构上的混乱,各种矛盾在魏末时交织在一块,爆发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大,可以说是只待东风。  
  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杀镇将,号真王元年。”四月,“高平酋长胡琛反,自称高平王,攻镇以应拔陵。”蓄势已久。六镇变乱终于爆发,敲响了北魏王朝的丧钟。公元523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首义起兵。其他各镇兵士纷纷响应。
     这次兵变通常被解释为底层穷苦士兵的起义,其实是对六镇军士来源的误解。须知北魏六镇及禁军的将卒“往往皆代北部落之苗裔,其初藉之以横行中国者”,是征召于强宗子弟、高门良家,出身鲜卑具有贵族性的职业化军人。北魏以尚武之民族靠军事起家,军事贵族不仅享有各种特权,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但自孝文帝改革尤其是迁都洛阳之后,“以夏变夷”,崇文抑武,使得原本同属统治阶层之人,留居平城的迁到洛阳,接受汉化,继续显贵;而留守边镇的,并未实行汉化,地位已是大不如前。至孝明帝时更彻底丧失了贵族身份,不仅仕途无望,而且沦为永远遭人轻贱的下等府户。此前,洛阳发生的一起羽林军暴乱事件,即因对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不满而群体发难,实际已经是六镇兵变的前奏。六镇兵变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对北魏改革中人为造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巨大差距这一不公正现象进行的一次强有力的抗议和反击,而并非是什么受压迫的底层士兵的起义,或是简单的对汉化政策的反动。
  面对愈演愈烈的兵变,北魏只好反过来勾结原先设立六镇所要防御的柔然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叛乱。破六韩拔陵战死后,北魏把起义失败的六镇兵士20多万人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等地安置。但在葛荣率领下,各路起义兵士复合一处,号称百万,声势更大,洛阳为之震动。这时候,被北魏政丨府安置在秀容(在今山西省)的残余羯族部落的酋长尔朱荣,带领本族8000强悍骑兵,趁葛荣轻敌,设伏山谷,伺机突袭,葛荣兵败被杀。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准备详述六镇变乱的过程。大致上说,在公元530年4月万俟丑奴兵败被擒后,六镇变乱暂时告一段落,但北魏政局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反而在尔朱氏军阀集团干政之下,走向灭亡之途。 
  正当六镇变乱声势浩大之时,北魏朝廷内灵太后与孝明帝之间的母子冲突也日趋激烈,武泰元年(公元528年)二月,孝明帝密诏秀容(今山西朔县北)契胡军阀尔朱荣入京勤王,尔朱荣未至洛阳而孝明帝已被灵太后毒杀,结果尔朱荣攻入洛阳拥立孝庄帝(元子攸),诱杀灵太后及朝士百官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祸”,此后朝政为尔朱氏所把持。

北魏河阴之变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历来血腥残酷,发生在北魏的一次杀戮最让人窒息和胆寒,几乎使北魏在朝官员为之一空,历史上称为“河阴之变”,其中北魏皇族、常山王就死于此次杀戮。1948年,墓志在洛被盗出土,上面记载着这一历史事件。

  在上一篇介绍元怿、元叉墓志时,我们曾提到,北魏皇族、江阳王元叉勾结宦官刘腾囚禁孝明帝之母灵太后,杀害孝明帝的叔父、清河王元怿,控制了朝政。后来,灵太后反政,暴尸刘腾,赐死元叉,重新掌握了北魏政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历来血腥残酷

  北魏末年,北边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高举义旗反抗强暴,各族人民大起义由此拉开序幕。正在这时,公元528年,在北魏都城洛阳却发生了灵太后为长期控制政局,毒死自己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的事件。之后,灵太后另立3岁的元钊做了皇帝。驻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素有政治野心,他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大军南下,准备进军洛阳。

      北魏末年,北边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高举义旗反抗强暴

  尔朱荣系契胡部落酋长,其部善骑射,长期抵御柔然部的南下,是北部边防的重要军事力量,也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为保阴谋得逞,尔朱荣秘密派遣儿子尔朱天光等人悄悄进入洛阳城,与彭城王元勰之子、当时声望很高的长乐王元子攸商议里应外合攻打洛阳,并许诺事成后立元子攸为帝。
  之后,尔朱荣便从晋阳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大军行进到河阳(今焦作孟州)时,尔朱荣遣亲信进洛阳,悄悄将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孝庄帝。随后,尔朱荣率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灵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调集大军与尔朱荣决战,结果被尔朱荣打得落花流水,京城洛阳也被攻占。灵太后见大势已去,下令后宫嫔妃和她一道出家到永宁寺为尼。尽管如此,尔朱荣并没有放过灵太后,他胁迫灵太后、幼帝元钊和他一起退出洛阳,当大军行进到河阴(黄河南岸)时,尔朱荣下令将灵太后和元钊投入洪水滔滔的黄河之中。
  残害了灵太后和元钊以后,尔朱荣假装邀请元子攸带领朝中百官到河阴之陶渚(今孟津东)祭天。
  当2000多名朝中官员陪同元子攸到达陶渚时,尔朱荣下令早已守候在此的士兵将文武百官2000余人全部杀害,北魏诸王中的元雍、元钦、元略、元??等人也在这次杀戮中遇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经过这次事变,尔朱荣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调集大军与尔朱荣决战
  河阴之变以后,尔朱荣意欲称帝的阴谋并没有得逞,他派人将元子攸送到了洛阳,自己却因杀人太多、民愤极大不敢留居洛阳城,一直远据晋阳,对洛阳遥控指挥。这时的洛阳城民心浮动、一片混乱,富家大户害怕动荡危及自身,纷纷弃宅而逃,京城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
  孝庄帝虽然在尔朱荣的扶持下做了皇帝,但他不甘心做傀儡,一心要铲除尔朱荣,弘扬大魏。530年,孝庄帝下诏让尔朱荣进京,趁机将38岁的尔朱荣手刃在明光殿。
    
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得知消息,合力调兵攻打洛阳。尔朱兆攻入城中,抓住孝庄帝,先将孝庄帝锁在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的塔里,不久将他押到晋阳杀害,同时遭捕杀的还有临淮王元诲、城阳王元徽等残余王公。

  之后,尔朱兆回到了晋阳,派尔朱世隆等留守洛阳。他们在洛阳城里无恶不作,激起人们的愤恨。晋州刺史高欢于531年乘机攻占洛阳,并于533年进兵晋阳,消灭了尔朱氏的势力。

 

北魏边疆六镇的风俗

  阿尔泰语系  
  鲜卑族拓跋部原是隅居漠北的游牧小部落,后取得联盟世袭大酋长位。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376年前秦灭代绝杀王族,王孙拓跋珪幸免于难。十年后,拓跋珪纠集旧部,复兴代国,即代王位,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魏等。魏灭匈奴独孤部、后燕。公元398年,拓跋珪于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称帝,即魏道武帝。北魏鼎盛时拥有冀、鲁、晋、陇之全部及苏、豫、陕北部与辽西等地,占据北方大部分土地。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之初,远不如其他胡族受汉文化影响之深,因而保留了大量的氏族社会传统。根据拓跋鲜卑的风俗,拓跋珪登位祭天需与七位功臣“蒙毡团拜”,七功臣代表着最早加入联盟的七个部落,史称“帝室七族”。七族与拓跋氏构成宗室八姓。这意味着北魏统治权不归一姓专有,八族机会均等。据此,拓跋珪依照汉魏模式草创的北魏政权是“胡风汉俗”。为巩固皇权,必须稳定以鲜卑诸部为骨干的军事力量,遂实行“颁赐群臣将士各有差”的政策,按将士战功大小分享虏获品,以此刺激鲜卑诸部形成强大的好战集团。公元389年到451年,北魏俘虏人口百余万,均分给鲜卑诸部各级将士为奴隶,为其织绫锦、盖房屋、种蔬菜、牧牛羊。故北魏政权在鲜卑族内部及故地上实行的是奴隶制度。  
  另一方面,北魏占领中原以后,颇具远见卓识的拓跋珪意识到,无论人口、文化,还是生产方式,鲜卑族都无法与汉族地区相比。于是,他非常明智地让中原地区继续实行封建制度,任用汉族士人,凡汉族士大夫“诸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广纳良策,尽量录用。吸收汉族文化,制定朝廷典章制度与赋税制度,建立封建政权机构。拓跋珪采取“计口授田”的封建生产方式,“劝课农桑”,扩大屯田,减轻租赋,并徙民以充实京师,发展农业生产。平城四郊种田人大多来自中原。同时,稳步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之策,推动拓跋鲜卑向封建制度进化。  
  曾经出现过不少光怪陆离之事,如“子贵母死”、“皇子弑君”、“皇后出轨”等。而有一个现象更让人饶有兴趣,即北魏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制”政策:中原及大部分地区沿袭封建制度,鲜卑族内部及故土则实行奴隶制度。这一“国策”自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为汉姓,历经北魏六代皇帝,持续约一个世纪。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