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文史 > 内容
地下党员在美岱召的抗日活动
来源:本站 作者:木子 门三 日期:2017/6/29 浏览量:42565次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严密统治的萨拉齐县和土默川广大地区 ,党组织和隐蔽下来的广大党员、积极分子,积极开展地下斗争,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民族解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938年初冬,大青山支队派遣敌工科长于源,打入伪军张老毛自卫团当了参谋,秘密开展争取伪军工作。同年12月,中共大青山特委派遣动委会干部刘启焕,扮作货郎来到美岱召一带秘密开展抗日工作。不久,党组织又派动委会干部王弼臣,化名李国英,以打苦工、揽活儿人的身份来到美岱召与于源、刘启焕取得联系后,按照中共绥西地委书记杨植霖、动委会主任李维中提供的情况,找到了曾在归绥中山学院上学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进行坚决斗争,家住河子村的进步青年王经雨和美岱桥的地下党员刘深源。经过个别谈话、调查考核,认为他们是思想倾向革命、拥护抗日、态度坚定的爱国知识青年,便让他们秘密带头,串联发动美岱召的蒙古族青年李世昌、李振华和协力气村在萨拉齐上学的赵顺等组建起青年学生抗日救国会,秘密开展抗日工作。派王经雨打入美岱召伪自卫团赵明亮部当了文书,相机与自卫团中的进步同乡、青年拉关系、交朋友,争取其支持或投入抗日工作。同时,以“文书”的合法身份给八路军、游击队征集物资、购置军需、收集传递情报。派刘深源化妆深入城乡周旋于上层、教职员、手工业者、农民、普通百姓中,专做城市地下工作。刘深源变卖了自家的资产做活动经费,在萨拉齐县城内秘密发展了王恒等知识分子和钉鞋、打铁的手工业工人参加抗日救国会。

这时期,于源在农村活动时身穿便服,到萨拉齐、包头活动时,身穿伪自卫团的黄呢子军装,脚蹬高腰子皮靴,腰扎武装带,一副耀武扬威的伪军官气派。他白天在伪自卫团当班,夜晚则在沙图沟的住处董全仁的一间南房里刻印宣传抗日内容的传单,拟写文稿,经常工作到深夜。他还数次让隔壁的贫苦青年农民牛来发当向导,进入附近的美岱沟、沙图沟中考察地形地貌。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到根据地汇报请示工作。王弼臣住在美岱召董玉河家里,借用给地主干活的空档,相机给长工伙计们讲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秘密培养发展对象。在雨天或夜深人静时,则串连一些积极分子布置抗日任务和传授做好工作的方法,在其周围建立了不少堡垒户,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于源、刘启焕、王弼臣以不同的化妆身份和方式,开展秘密抗日工作。结交了不少同情革命和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培养了一些堡垒户,发展了更多的救国会员。尤其刘启焕,更是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结交了不少拜把子兄弟,认下了不少干爹干娘,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摸底、考察,于源、刘启焕、王弼臣在美岱召村采用单线联系和滚雪球的方法,先后秘密发展张二秃、董黑小、董二圪洞、董平、裴守信、董玉河、董新华、杨全、董耀、宋拉柱、高万山、高板头、张永兴、张永秀、王顺顺、董挨富、戴林同、戴林飞、张占海、张志成、钟大厚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河子村用同样的方法,发展了张同、王改朝、杨来发、李登亮、王培玉等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美岱桥村发展刘玉贵、张恒山、张忠、吕增玉、刘玉珍、张三毛、邢德高、刘克文、刘成俊(后叛变)、郭志宏(后叛变)等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沙图沟村发展陈顺、牛来发、陈如山、董来保等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协力气村发展郝宽宽、徐河小等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陶思浩村发展赵庭海等、在北卜子村发展武朱贵等、在何家圐圙发展王均成等、在苏波盖村发展张志峰等为农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美岱召、河子等村发展乔培玲、董玉河母亲等为妇女抗日救国会会员。在美岱召、协力气等村发展云高计、陈炳宇、成义、李世昌、李振华等蒙古族青年为蒙民抗日救国会会员。在美岱召、美岱桥等村发展高志、董玉江等十几个少年儿童为儿童抗日救国会会员。发展美岱召火车站、陶思浩火车站的数名铁路工人为工人抗日救国会会员。到1940年,美岱召一带的抗日救国会会员共发展到200多人,为八路军、游击队收集情报、通风报讯、带路、筹集、运送军粮、物资、选送优秀人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美岱召一带的抗日群众团体称萨托县西区抗日救国会,其总负责人是刘启焕,他深入群众中,通过个别谈心、宣讲、印发传单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抗战形势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帮助群众看到光明前途,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沙图沟青年陈顺当上了地下工作者和游击队的交通员,从1938冬到日寇投降,多次往来于美岱召、沙图沟、河子、一前晌、百只户、德胜沟、大南沟、小乌兰不浪、白青尧、萨拉齐、察素齐、归绥、包头、武川,巧妙地躲过日伪军的搜查、逮捕,多次顺利完成领导交办的所有侦察、转送情报任务。

党的地下工作者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动员活动,得到了当地广大蒙汉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党组织和八路军就如长了千里眼,安上了顺风耳,信息灵通,常常能变被动为主动,由劣势转优势,由危险转安全。这批地下共产党员的抗日活动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