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内容
敕勒川名镇——萨拉齐
来源:本站 作者:伏来旺 日期:2023/2/2 浏览量:6921次
字体:     


    

      萨拉齐,蒙古语意为“务奶食者”。这一名称最早产生在明代中后期,当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在今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建立王府“大板升城”,后成为大明金国的都城。萨拉齐由于相距王府较近,光照好,土质优,风力小,青山环抱,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成为当年阿勒坦汗王府奶食品的供应基地,故称萨拉齐。这个镇的主要特点:一是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中为广袤的土默特平原,历来是草原与中原的结合部,游牧与农耕的交汇点。二是地肥水美,宜农、宜牧、宜林、宜工,适合农牧结合多种经营。三是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四是历史上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明、清、民国三代,内地“走西口”的人们在此相聚,蒙汉民族相依为命,成为我国民族融合最具典型性的地区。五是多民族的相融,形成多元文化。、土默特文化、西口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叠加累积,文化内涵十分厚重。六是近代的辛亥革命风云、红□ 伏来旺色革命风暴,席卷这块热土,涌现出众多仁人志士。

      (一)萨拉齐镇东10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端60公里是包头市。镇南是广袤的土默川平原。镇北是阴山山脉大青山中段九峰山。九峰山东西两侧向前凸出,中间向后凹回,形成一个类似簸箕的大湾,这里镇西有水涧沟,镇东有美岱沟,镇就在这个大湾之中。早年的黄河从巴彦淖尔流经包头、磴口、萨拉齐、毛岱、双龙到黄河中上游的分界——呼市托克托县河口镇,被称为黄河故道。当年萨拉齐城外有一个黄河渡口,有搬船汉摆渡过往行人。搬船汉,蒙古语译为“萨拉沁”,因此萨拉齐还有一个“萨拉沁”的称谓。今日之黄河已向南移20公里左右,但黄河形成的水系仍然滋润着故地。萨拉齐西有水涧沟,东有美岱沟,南有四条人工渠(民生渠、跃进渠、团结渠、民利渠)。沿黄河有13个扬水站,萨拉齐作为7萨拉齐厅城区管界图旗府所在地,撑控着优越的水利命脉,可谓手把龙王。萨拉齐的气候虽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但有阴山横卧在北,挡住了北来的风寒,山前海拔10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降雨量在3604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309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左右,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还可栽培各类水果树木。由于萨拉齐镇依托北簸箕湾的山势,多数情况下,比东西两端的呼和浩特、包头市区风力低两级,气温高两度,无霜期相对较长,降雨量相对较多。因此,宜农、宜牧、宜林、宜果,为人口聚集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萨拉齐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先后隶属于河南地、敕勒川、白道川、丰州滩、土默川地区。留下不少人类活动的记载。自进入明朝,萨拉齐的地位越来越显赫。明朝后期达延汗孙阿勒坦汗统领土默特部万户之后,原丰州滩改称“土默特川”人都习惯称“土默川”,萨拉齐位于土默川中心地区。阿拉坦汗办了一件顺应时代潮流的大事,即“隆庆和议”。结束了明蒙之间的“烧荒、捣巢、赶马、杀使、绝供”和经济封锁。于隆庆五年(1571年),双方握手言和,实现了通贡互市,阿勒坦汗受封明朝顺义王,使明蒙两方获得双赢。在此之后,阿勒坦汗兴建的汗都大板升城(今美岱召)冠名为“大明金国”。由此形成了供给王府的奶食基地──萨拉齐。清朝建立后,土默特部编为左、右两翼旗,各设一位都统,直属中央理潘院管辖。到雍正年间,土默川上内地汉族逐步增加,两冀都统衙门缺乏管理汉人的机构,又缺乏处理蒙汉交涉事件的经验,于是清廷设置绥远城同知厅。后来又增设归化城、和林、托克托、清水河、萨拉齐五个直隶厅,管理汉民事务。到同治四年(1865年),萨拉齐厅升格为“理事同知厅”(相当于地级),其管辖范围东至今托克托县、毕克齐,西至今巴彦淖尔的磴口县,北至今固阳,南至今鄂尔多斯东8斯诺拍摄的萨拉齐街景(1929年)胜,遂有“萨拉齐的官,管得宽”的民谣。民国元年(1912年),萨拉齐厅改设县,同时成立萨拉齐城关镇。1949919日,萨拉齐随同绥远省一起和平解放,回到人民的怀抱。19503月,萨拉齐县人民政府成立,萨拉齐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584月,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旗人民委员会驻萨拉齐镇。19602月,土默特旗人民委员会迁驻察素齐镇,萨拉齐成为人民公社所在地。1961年,将萨拉齐人民公社划分为萨拉齐、吴埧、沟门3个人民公社。1969年元月,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分设,成为萨拉齐镇土默特右旗革命委员会所在地。1971年,划归包头市管辖。

      (三)有史以来,萨拉齐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农耕—游牧—农耕—手工业—商贸—集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萨拉齐,曾经出现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后来长期以牧业为主。明代前期,土默特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到明正德年间,土默特首领阿勒坦汗看到单一的牧业经济的脆弱性,遂招徕、吸引内地汉民到土默特地区开发农业。在开发的过程中,蒙古包住宅逐步改造为汉室民房结构,被称为“板升”。由于人群的集聚,板升的增多,逐步形成小村落,被称为“板升农业”。“隆庆议和”之后,双方开放了沿边马市,蒙古人以马匹换取大量布匹、绸缎、粮食、盐、茶及铁锅等日用品,粮食和蔬菜在生活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生活方式有了变化。当时土默特地区迁来内地居民近10万人,出现了“开云田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的景象。萨拉齐地处土默特的中心地区,又有较好的地域、自然条件,农业出现可喜景象。这一时期产生“务奶食者”地名,表明这里务奶食的人已不只一个人,而是有了小群体;牧业已不是单纯的放牧,而是有半舍饲畜群;奶食已不是单一的向王府送牛奶、羊奶,而是有了奶食品的粗加工,如酸奶、奶酪、奶皮等,否则不会用这个“务”字。萨拉齐曾有过“圐圙”的称谓。“圐圙”为蒙古语“库仑”,意为圈牲畜的地方,表明这里的畜群已有了一定规模,可谓畜牧业集约化的雏形。为适应土默川由牧转农发展,一批手工业匠人被从内地吸引而来。大批的木匠、铁匠、泥瓦匠、铜匠、银匠的到来,促进了土默特地区手工业的发展,萨拉齐自然形成手工业匠人聚居之地。萨拉齐成为名符其实的集镇,是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清康熙征战蒙古葛尔丹叛乱时曾驻跸归化城。他亲眼看到土默特平原的自然条件好可借地养民,于是放宽了“蒙禁”政策。到雍正年间,大批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居民“走西口”来到塞外,首先在阴山南麓的平原落脚,萨拉齐自然成为首选之地。早年的“走西口”大多是春出秋归的“雁民”,当地人称“跑青牛犋”。随着出塞禁令的放宽和废弛,雁民逐步定居土默川。由外出打工或小本经营到兴办商铺、作坊;由简易工棚到兴建板升;由简单的农牧结合到多种经营;由两地人淳朴的伙伴搭档关系,结为蒙汉民族亲密的安达(兄弟),有的还结为儿女亲家。这一时期,萨拉齐周围形成了不少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落,如,五台营子、定襄营子、祁县营子、繁寺营子。清同治九年,萨拉齐同知文山主持建起萨拉齐城垣,绕城一周九里十三步,城中先后建有4条大街,14条小街,50条巷,很多巷名以山西地名命名,如忻州巷、崞县巷、祁县巷、大同巷等等。这个时期,萨拉齐的商贸流通兴盛起来,著名晋商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从山西祁县乔家堡来到萨拉齐当铺当伙计,两年后自己开了一家豆腐、豆芽店铺,淘到了第一桶金。尔后到包头,在西脑包开了豆腐作坊。当时的包头,只是一个小村落,而萨拉齐已经是土默川上重要的粮食、皮毛、药材的集散地。据清嘉庆十九年(1814)萨拉齐《重修(玉皇庙)台榭碑记》的记载,当时捐银商户达200多户,担任乡总、纠首的较大商号达30多家。清末民国时期,萨拉齐的工商业形成了九行十六社的规模。除钱、粮、货、当四个行业商字号外,还有驼户80余户,养驼2000多峰;养车户60多家,二套大车1000多辆,形成了一支浩大的行商队伍。此外,饮食、药行、牲畜交易、煤炭开10采与贩卖业务拓展到归化城、张家口、大同、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蒙古国乌兰巴托、买卖城、科布多等地。这一时期,萨拉齐镇百工兴盛,木匠、泥匠、石匠、皮匠、毛匠、毡匠、毯匠、画匠、铁匠、铜匠、银匠、铸匠、干炉匠、编织匠等手工业匠人应有尽有;糖坊、油坊、缸房、粉坊、豆腐坊、酱醋坊、造纸坊、染坊、口袋坊等作坊充盈于闹市街衢。生产的纸张、皮具、铜器、大肚火炉及糖酒等享誉周边地区,远销京、津、中原、新疆、外蒙古。萨拉齐是块儿风水宝地,人民本应安居乐业。然而,由于灾患、兵患、匪患、烟患、官患、外患肆虐,蒙汉各族人民苦不堪言。特别是1937年至1945年日寇占领时期,残暴践踏工商各业,致使萨拉齐经济滑到谷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萨拉齐镇方获得新生,百废俱兴,逐步走向繁荣。

      (四)明清以来,萨拉齐的民族构成变化较大。明代前期,以蒙古民族为多数,“隆庆议和”之后,汉族比例逐步增加,到清朝乾隆年间达到半数。这一时期的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官员多由满族充任。官员随带家属及侍从,萨拉齐始有满族民众定居。此时,少量回族经商来到土默特,有的安家萨拉齐。到清同治年间,大批回族从河西走廊来到归绥地区,一部分来到萨拉齐落脚。各民族在萨拉齐共同生活,逐步走向融合。民国时期,蒙古族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民族风情逐步汉化,仍保留一些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如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节,婚礼的部分仪式,饮食的喝砖茶、吃炒米,逢年过节、喜庆宴席上的手把肉等传统饮食习惯一直保留。回族多数聚居在城内大南街,从事畜牧交易、皮张交易、屠宰、餐饮、驼运等行业。乾隆年间,在大南街建起清真寺,不仅是进行礼拜的教堂,也是商定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会所。回族制作的面食十分精细,深受各个民族喜欢。汉 族 的 生 活 习 惯 兼 容 并 蓄 、 大 众化。不过萨拉齐有几样饮食习惯独具特色:一是莜面,二是烩菜,三是酸饭。莜面有窝窝、条条、鱼鱼等做法,配伍有凉汤、热汤,土豆、辣椒、紫皮蒜。做工特别精细,吃法也很讲究,还常从大青山的沟溪中打回天然矿泉水蒸莜面。烩菜是肉食、薯类、豆类、蔬菜的大杂烩,集炖肉、炒菜、面食等技术为一炉,将七碟八盘汇一碗,里边的原材料各类皆有,营养成分一应俱全。民间常说的:“猪肉豆腐粉条子,点心(馒头)圪蛋糕挠子”是萨拉齐一带迎宾待客的常规饭。酸饭是将糜米发酵制作而成的农家饭,不少人家一天三顿与酸饭为伴,早为酸粥,午为酸焖11饭,午休起来喝碗酸米汤,晚上酸稀粥。之所以爱吃酸饭,皆因沿黄河灌区土质偏碱性,人们为达到体内酸碱平衡,自然形成的饮食调理之法。夏天吃酸饭有泻火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萨拉齐山西籍居民多。山西人嗜酸,当年“走西口”的人刚到口外吃不到醋,酸饭成为醋的上等替代品。萨拉齐人的穿衣习惯,随着时代而变化。清代蒙古族穿蒙古袍,满族妇女穿旗袍,回族穿小坎肩儿,戴小白帽,汉族穿中式对襟衣衫,到民国后期逐步趋同。基层的穷苦百姓钟情白茬子羊皮袄、羊皮裤。民间有“破皮袄,烂皮裤,虱子干咬逮不住。”“白天穿,黑夜盖,天阴下雨毛朝外”的顺口溜。生活稍富裕的人家,在白茬皮袄外罩个布料面子,显得大气又好看。那些富人购买宁夏滩羊皮,外吊上等呢料,是当年十分讲究的服饰。萨拉齐民俗风情与山西多有相似。每年正月的元宵节,都要组织社火活动,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灯、耍狮子、搬旱船、转九曲、踢股子,还有抬阁、脑阁。晚上组织观灯,一连活动三天。民间流行的吹打乐班子,被称为“鼓匠”。主要乐器是唢呐,辅之以鼓、钗、锣等打击乐,后来又增加了二胡、笙、箫,演奏的主角以盲人为多,民间的丧事都要请这个班子去吹打,以寄托晚辈对逝者的哀思。萨拉齐居民的住房由蒙古包改建为汉式住宅以来,一直追求坐北朝南的正房。由早期的一门一窗,逐步改建为“满面门窗”;由纸糊窗棂改换为玻璃窗户。这种房屋太阳从东升起,从西落下,一天10个小时能照进屋里,采光极好,符合太阳、空气、水是人类生存三要素的要求。房中一盘火炕,与灶台相连,灶中烟火通过炕洞从房顶烟筒冒出,是自然的暖气装置。炕上铺蓆子,由江南竹皮编织而成。上面再铺一层毛毡,由当地羊毛疏压制成。民国后期,毡子上又铺一块油布,炕上面的墙上彩画一个炕围子,当地人称“腰墙子”。讲究一点的要“开池子”,池中画山水树木、飞禽走兽、花卉鱼虫、历史及现代人物,有故事情节。炕围的作用为保护墙壁,避免衣物、被褥弄脏,后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现在的炕围画艺术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萨拉齐独特的地域环境,产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大批内地汉族过长城出口外,来到塞外草原,带来了内地的文化艺术。如晋剧中的北路梆子是在蒲剧北上晋北后形成的一个剧种,走西口的人最早将其带到塞外,萨拉齐成为主要落脚地。许多北路棒子角儿在萨拉齐成名后,在县城建立娃娃戏班,培养了大批晋剧名伶,县境很多村庄组建了晋剧班子。最值得称道的是:两个地区、两个民族在土默川上共12同生产、劳动、生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二人台”艺术。二人台孕育在晋、陕、冀地区,伴随着走西口,在土默特地区生根开花,萨拉齐是重要的发祥地。现在的萨拉齐镇内有几千家文化大院,在传承二人台文化艺术。萨拉齐十分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末到民国,萨拉齐镇的教育在土默特地区一直是领先的。清同治之前,萨拉齐就有了私塾学堂,同治八年(1869年),萨拉齐同知文山创办了“育才书院”,是萨拉齐官办的第一所学校。光绪三十年(1904年),萨拉齐厅成立了教育会,后改为劝学所。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县立第一小学校。之后萨拉齐学校数量明显增加,还办起清真小学、女子学校、教会学校,教育事业一度名列绥远地区前茅。到1942年,从萨拉齐第一小学毕业后进入大学的45人,其中出国留学的5人。这5个人中,有后来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的祁志厚,有号称“萨县三杰”“塞北三大文豪”的荣祥、白映星、陈志仁。萨拉齐是有名的塞外武术之乡。清同治年间,山东堂邑县的赵老同来到萨拉齐,收徒传授武术。在众弟子中,有游四喇嘛再收弟子郭誉盛、郭誉宏兄弟传习武术。郭誉宏的弟子荣连祯、程全中再收弟子董吉昌、刘世明、刘世蕃、尹如川、吴桐、孙继贤等众多弟子。荣连祯、程全中、孙继贤曾任绥远省国术馆教师,吴桐曾任绥远省国术馆副馆长。刘世明、刘世蕃将门派武术传到北京、天津;尹如川将门派武术传到美国。这一武术门派的独门绝技称萨拉齐阴把缠枪套路,至今已传八代,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六)萨拉齐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他们在国家危亡之时毅然投身革命,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萨拉齐很多有志青年奋勇当先,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1905年,山西同盟会派王建屏来到萨拉齐开展革命活动,秘密发展了蒙、汉、回族青年云亨、经权、满泰、武海、马善元、马子衡、安祥、王子选、王瑚、游梦周、牛青山等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到反清的革命运动中。1911年,在北京读书的云亨被同盟会派回内蒙古,在萨拉齐、归绥(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活动,策动驻地清军起义。1912年革命军攻占包头,萨拉齐咨议局派经权、云亨为代表赶赴包头,迎接革命军进攻萨拉齐。革命军攻占萨拉齐,打开监狱牢门,尽数释放囚徒。将释放人员与经权组织的500多名新参军人员编成敢死队,由经权任管带,狱中释放的萨拉齐人张万顺任队长,参加反清战斗。同盟会对三名蒙古族青年委以重任,云亨为绥远城将军,经权任归化城都统,安祥为归绥道道伊。1915年,经权、满泰等秘密开展了倒戈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次年,云亨、满泰、安祥、刘会文、李雨田在萨拉齐组织发动了起义。起义部队在万家沟被清军包围,安祥、李雨田牺牲,起义失败。此次起义被称为“萨县五英雄起义”,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不朽的名声。经权随革命军撤到山西后,为同盟会做了大量工作,后因倒袁活动被捕入狱而患病,出狱不久病故,享年35岁。云亨受命绥远城将军后,很受孙中山及黄兴的器重,往来于同盟会与山西革命军之间联络。1924年,云亨应冯玉祥派遣,组建新军。1926年,在河南的一次战斗中,中弹身亡,享年42岁。萨拉齐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红色革命工作的地区之一。1925年春,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派蒙古族共产党员吉雅泰回绥远开展工作,发展了萨拉齐一带的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成立了中共萨县工委。在此期间,先后发展30多名进步青年加入了党团的组织,参与到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之中。1929年,乌兰夫自苏联学习回国,任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他以美岱召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恢复和建立了萨拉齐周边阿刀亥、忽洞沟门、美岱召等地党的组织和秘密联络点。同时选送了一批蒙古族青年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占绥远地区。同年1016日,日寇攻陷萨拉齐县城,萨拉齐县城进行了惨无人道屠杀,70多名无辜革命群众丧命。1938年,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八路军120师组建了由李井泉任司令员、姚喆任参谋长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中共萨拉齐县地下党组织和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支队的领导下,萨拉齐人民组织起由王经雨为队长的萨县抗日游击队。在八年的抗战岁月中,这支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49919日,随同绥远省“9· 19”和平起义,萨拉齐获得了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萨拉齐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成为呼、包、鄂地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文化带动极。历史悠久的萨拉齐镇,焕发青春活力,绽放出新时代的华彩。今天的萨拉齐镇作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旗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仅在包头市范围举足轻重,而且在呼、包、鄂城市集群化发展中,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系内蒙古研究会名誉会长)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社会组织机构)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行政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
业务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