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专题 > 内容
艺校培养+社区服务 让二人台绽放光芒
来源:本站 作者:杨存旺 日期:2023/9/23 浏览量:486次
字体:     


      内蒙古二人台是在走西口文化背 景下形成的地方小戏,结合了草原文化 与农耕文化,传唱于阴山南北、黄河两 岸、长城内外。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山西、河北北部流传广泛。笔者有幸参 与了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 小组办公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内 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陕北民 歌”和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 状况(内蒙古段)的调研活动。此次调 研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二人台 在学校的教育传承现状、社区居民间的 流传情况和专业团队的发展现状。根据 调研活动梳理了二人台坐腔、民歌与对 唱和表演唱的区别与联系,对今后的创 新与发展做些许思考。


一、人才培养靠教育

呼和浩特市旺旺艺术学校是位于 土默特左旗一所专门进行二人台教育的 职业技术中学。该校于2003年建校,现 有教师十余名,在校学生70余名,校长 杨存旺。学校设置了三个年级,有唱腔 和器乐两个班,并设置了唱腔、教调、 民调、舞蹈、礼仪、主持、声乐、乐理 以及扇子、手绢、软硬鞭等基本科目。 2015年中国民协在此设立中国二人台 教育基地2016年被呼和浩特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 产二人台项目土默特左旗传习基地。教 学目标就是培养二人台专业演员,历届 毕业生考入各地乌兰牧骑和歌舞剧团。 由高年级唱腔班和器乐班进行的汇报表 演中,有牌子曲《大万年欢》,经典作 品《走西口》《双山梁》《挂红灯》及 合唱《亲亲的二人台》。伴奏乐队共6 名扬琴演奏员,4名竹笛演奏员,3名四 胡演奏员,笙演奏员、梆子演奏员、打 二人台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传承与发展还在民间,做为中华文化的 瑰宝,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其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液 的文化元素,杨存旺不断探索与创新。他创办学校,开展文化宣传,通过 教育普及、保护传承等方式,以执棒者的精神将二人台艺术在接力赛道上 代代传承下去,使这门艺术 拥有不断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的根基。

击乐演奏员(包含鼓板、挠拔、锣、手 锣)各1名。《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 年,描写了山西遭年限,太春外出借粮 失败,决定与伙伴相约走西口谋生,新 婚夫妇被迫即将分离,当太春将决定告 知玉莲时,整个故事进入高潮,深刻描 写了二人的难舍难离。9名男生7名女 生,饰演太春和玉莲(其中一名男生反 串饰演玉莲),节目将35分钟版本的 《走西口》压缩为15分钟。《双山梁》 由一男一女进行漫瀚调对唱,在内蒙古 西部地区流传广泛,尤其是准格尔旗一 带,在那里,圪梁梁、圪洼洼成了年轻 人谈情说爱的港湾,该曲描绘了男女之 间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的甜蜜的爱情故事 及年轻男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挂红灯》则采用提前录制好的伴奏, 由5名男生饰演丑角,5名女生饰演旦角 进行展演,展示了扎实过硬的舞蹈、身 段等基本功,道具有扇子、灯笼、彩绸 等。 土默特右旗职业学校于2014年开 设二人台班,隶属于艺术类专业,没有 单独设立院系,课程有乐理、声乐、身 段、台词、表演、二人台历史等课程, 在读学生十余名。他们表演了二人台剧 目《十对花》、唢呐合奏《喜洋洋》和 漫瀚调男女对唱《拉骆驼》。《十对 花》由6名女生(旦角)进行演出,其中 3人为老太角色,3名为年轻女性角色, 老太前期的快板(呱嘴)为即兴,只要 吻合后边主题即可带入《十对花》。二 人台伴奏乐队中通常没有唢呐,该校根 据本校教学特色适当加入了两支唢呐。 《喜洋洋》则是器乐唢呐和笙的合奏作 品。《拉骆驼》坐腔表演由一男一女进 行漫瀚调对唱,内容也是歌唱爱情。 民间文艺学者刘新和认为,应培养 出适应现代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的新型 二人台表演人才,并关注三个方面:将 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层面、体制机制 创新与教学方法革新。

 二、社区服务接地气

土默特左旗白银厂汗文化大院于 2020年被授予中国二人台教育基地实训 基地。这里的演出人员多为退休人员或 当地二人台爱好者。政府提供场所,业 余班社定期排练演出,自主提供电子 琴、扬琴、四胡、枚、梆子、响铃、打 击乐(包含鼓板、铙钹、锣、手锣)等 乐器。他们表演的二人台传统小戏《顶 旺旺艺术学校的学生正在学习牌子曲演奏 会员风采 HUIYUANFENGCAI 敕勒川文化 64 灯》《十对花》及《挂红灯》《拜大 年》选段、民歌表演唱《庆丰收》等节 目为丰富大院文化生活奉献了优质节目 和服务。 萨拉齐综合文化站2019年被内蒙 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一级文化 站。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二人台传统戏 《跳粉墙》《挂红灯》常演常新。土默 特右旗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的保留节 目牌子曲《西江月》、传统小戏《走 西口》、坐腔《三国题》又有拓展和鼎 新。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分文武戏,如 展现唱腔、表现人物故事情节的硬码 戏《走西口》《探病》等,如展现基 本功身段,载歌载舞的带鞭戏《挂 红灯》《打金钱》等。专业剧团区别于 民间剧团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体现在基 本功上,所以二人台在发展变迁过程中 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同舞蹈、杂技相关的 技巧。 打坐腔,就是不化妆没有角色扮 相,乐队和演唱者在家里自娱自乐或去 别人家中演出。土默特右旗乌兰牧骑演 出《三国题》时,特意将乐队放前进行 打坐腔的表演。而在旺旺艺术学校和 土默特右旗职业学校展演中,《双山 梁》和《拉骆驼》则属于民歌——漫瀚 调对唱。因为打坐腔要体现乐队,而这 两个地方在表演时,乐队始终属于从属 地位,在后排演奏。白银厂汗文化大院 《庆丰收》的表演唱,演出者舞台妆容 浓重,且具有道白和表演效果,如骑着 小青马割莜麦等等。因此,在区分三者 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乐队和演唱 地位是同等,还是属于从属地位;演唱 者是否化妆(并非是淡妆,而是角色妆 容);演唱过程中是否有道白表演等因 素。过往的二人台唱腔是原生态唱法, 很多二人台老艺人演唱水平较年轻时大 幅下降,而当下的二人台将现代声乐融 入唱腔,可以适当弥补高龄唱匠的声音 不足。 二人台艺术的普及、传承、传播, 需坚持乡村文化空间布局,兼及城镇社 区特色,将坐腔文化和大院文化结合起 来,促进坐腔文化的传帮带、大院 文化的精新活,擘画新的民间文化 景观。

(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